1、好厉害的炒作
轰轰然的丽江雪山音乐节早早落幕了,由先前的“中国的伍德斯托克”的宣传最终演变成一出犹抱琵芭半遮面的摇滚、流行商业大混演,此次丽江雪山音乐节多少有些尴尬,尴尬的是主办者对音乐抱有盲目和盲从的信心。侧面的来讲从后期拼凑的演出名单就可以得知(为什么没有更好的外国乐队参加?这个话题自然无法深谈下去,但主办者前期工作显然做
的不够),除了后期宣传中急急加进的几位流行人气或过气的明星,大部分参演乐队是艺术总监崔健的经纪公司的签约或待签约乐队。就前者来讲,首届丽江雪山音乐节的公平性和客观性还有待提高,这离国际性音乐节的水准相距甚远。
“自然就是High”,用似乎代表着新人类的话可真是“拽”极了,呵呵,看得出这是精心的设计(这是要用换人气和票房的),可除了巍然屹立的雪山,这次的演出又有哪些自然和人文呢?
其实事前过于暧昧和疯狂的吵作,已决定了此次音乐节的概念也根本不可能深入人心。做这么一个超大规模的音乐节,应该是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口碑,然后再逐次深入,这是急不来的事情,既然要做一个常年性的音乐节,主要是靠音乐本身的魅力来吸引人,而不是盲人摸象式的宣传和炒作。
看了雪山音乐节浮夸风式的网络主页真的就让人无话可说(后期公布的义演海报则像个去县城走穴歌舞团的广告),这么一个“强强联合”的音乐节,只是一大堆罗列的乱七八糟的商家和所谓的强势媒体,主页上稀稀拉拉的十来条帖子,在中国仍然只有现实的脉搏才是最能让人触动心弦的(想想同期折翼雪山的北大山鹰社几位成员所引起的爆热度)。这么一大批独立音乐人跑得那么远,跑到孤独的雪山下,本来只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有兴趣者自然会跟着关注、加入,而那些卖命的吆喝并不能为本次音乐节带来什么实际的东西,对音乐人本身更是有伤仲永的恶果,做一个全国性的音乐节非得立竿见影才有信心?为什么要这么急不可耐?
此次丽江雪山音乐节好像也没找到那标的为两百万的冠名权,为什么?好像天公也不做美,演出前后一直是阴雨连绵气候较为寒冷,甚至在演出前一天丽江机场还发生飞机降落滑出跑道之事故。
看着那一长串的招商细节真是五花八门:唯一指定饮料、唯一指定移动电话、唯一指定视听产品、唯一指定航空公司、唯一指定保险公司、唯一指定电信服务商、唯一指定快餐(是否要麦当劳、肯德基也来买这个标的?要不然当地的快餐店没必要花这笔广告费吧)、唯一指定医疗机构、唯一指定书店(现场有人要读书吗?)、唯一指定音像店(这跟音乐节有关吗?人们是否会老老实实去指定的店买碟呢?)、唯一指定防晒霜(极具高原特色)、唯一指定太阳镜、唯一指定保险套……
就差没开辟一块收费的雪地让大家撒撒野,就差没让每个人买一块红布包一把雪带回去做个纪念。
2、雪山和音乐
事前的宣传是那么的大张旗鼓,可我们看到的只是低劣的商业趣味如此不顾水准的扑面而来,只怕这些喧嚣的广告会吵醒了一个沉睡的、纯净的雪山,这哪里对得起茫茫雪山,连环保这张牌都不会打,后期宣传虽然加了环保的内容,但那已是亡羊补牢!为什么没有多做环保的工作让更多的环保工作者参与,在中国有环保意的大都是“成功人士”,他们足以支付这笔不低的旅费,而且这钱花了能为环保做些事情谁也会觉得值。一个靠父母供养的学生乐迷哪怕是挤火车连滚带跑,即使赶到了丽江,最后也会倒在那80元进城费和280元的套票上。演出前票价从五折降到八十再降到二十,事实上就这么难堪。
就这次丽江雪山音乐节合作的核心几大家来看,无不是冲着事先盘算的高额回报而来,所以他们准备了几百万广告标的,3—5万人的场地,掐指一算280元的套票就会卖出几百万硬钞,还有相应的吃住行也将为丽江带来非常可观的利润,这个音乐节首届做好了,带来的钱今后每年都有的分,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们看到演出前期后期近似疯狂的宣传恨不得把人都赶到雪山脚下去……
这音乐的抛物线,抛上去的是音乐人的汗水和乐迷的期望,抛下来的会是什么呢?雪山、草旬、丽江、锐舞、帐篷、各种肤色的万人狂欢、激情之旅、双飞、价值不菲的套票,对于大部分爱好音乐的中国人来说只是黄梁一梦罢了。
这次的音乐节过后丽江方面应该有真正难言的苦衷,想必事前那些“热心加入”的其它发起及合作方必定也是把音乐节的盛况描绘得绘声绘色,无坚不摧,在巍峨雪山,有太多东西并不像雪那样的纯净和明朗,面对这些各怀私心的合作方,偏远一方的雪山又能怎样?
这个文不是本着全盘否定雪山音乐节的态度去写的,此次雪山音乐节的积极性有目共睹,毕竟又好像离“中国的伍德斯托克”越来越近了,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有太多用心自私之处颇令人不吐不快,是为记之。
这次有太多的遗憾,也有太多不好玩的东西,太多本来可以给音乐的机会,我们有一个美好的音乐梦想,却被太多的“强势”这两个字给弄乱了,愿这个音乐节能持续下去,让音乐成为主角,让这茫茫雪山不再孤独,美好的音乐每年陪陪雪山渡过千年风雪……
3、崔健的盲区和一个更大的盲区
听崔健此次音乐节上演绎的新歌“滚动的蛋”,仍然令人动容,却是因为危机感,他的声音有了数年来少有的感性,那些茫然和无助和当年一无所有一样。
整个雪山音乐节的失利在于崔建超现实的主张,和主办者方先前的过于乐观,使之这场中国摇滚十年来最大的行动却是这样的盲目和草率。
据说窦唯在演出完漠然的对台下的观众说:“摇滚吗?你们喜欢摇滚吗?……有人在欺骗你们。哈哈哈……(大意如此)”,有句他的评语说得好:“他让我看到了这一潭摇滚死水中仍然泛起的活水微澜。”
之后崔健满脸笑容的向当地政府官员献歌,这也没什么不好,做为客人的代表这是一个礼节,可令人不舒服的是他仍然在竭力维持一个第三世界摇滚明星应有的“风度”和“包容”。
如果说同样被神化处在另一个高锋的姜文尚不断在冲刺着,努力寻找并缩小国际距离并颇有心得,而如果说崔建代表着中国摇滚乐的最高水平,那么这根水平线早已被缠在枯藤上,被风化和虫害侵蚀了。
演出前崔健曾经发起过一个反假唱活动,尽管有做秀之感,甚至在演出前还讲了‘春节晚会’和‘同一首歌’就是假唱的代表”这很过瘾的真话。可后来为了救场加上的那几位义演的“万人迷”难保没假唱过?奇怪的是崔健偏偏针对了那些娱乐明星,供人取乐之用,也犯不着跟他们急去捍卫音乐的尊言,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音乐人更应该做的是在国际上去争荣辱,担纲起缩小国际差距的重任吧。
崔健跌入了一个无形的盲区,听听他新作“农村包围城市”就不得而知,这有一种多么可怕的“盲区”。这个盲区是双飞、五星级酒店、高大的舞台、演完就走等等合力造就,他看不到潜在表层之下的音乐现状和社会现实,做为一个的确也讲过真话的艺术家,表面上他似乎超越了自身的能力而显得无所不能甚至洞察一切,但除了看到他频频参加商演我们并没有看到太多。
不知崔健是否看过这句话,这几年他的演出开始活跃了,当崔健去深圳演出随从多达十人以上,重金属乐队Guns N' Roses也喜欢把加长的豪华型卡迪拉克开上舞台,而身价过亿的U2主唱Bono却常年奔波在非洲的大地上考察,游说几个超级大国的政客之间实现他对同是人类的终极关怀,Fugazi和Henry Rollinss也令人尊敬,他们拒绝摆满了诱惑的商业机会,身体力行的去民间演出,极具摇滚的实干精神,自已写作出书自制唱片发行,常年累月唱片卖了百十万张也过得很好。而上一张唱片全球销量达1200万张Red Hot Chili Peppers的主唱前几年在印度流浪时只身趴火车,和流浪汉厮混,去寻找他那不为俗世所动的信仰,我想他们更懂得做人的快乐和自由,人性由他们而活跃、真实……
伍德斯托克情节早就缠上了空望彼岸摇滚烽火不断的我们,可搞大不是说搞大就能搞大的,中国摇滚经不起几次想搞大却屡屡泡灭的折腾了,而“爱、和平”我们身边的人又理解了多少呢?
崔健说这次演出阵容是中国最好的,可中国摇滚怎么样、好不好显然不是他说了算的,这也不用我再说——这只是最好的之一吧,何况还有那么多不好的,宽容并不能带来进步,中国摇滚现在就是这样的不景气,它的贫瘠是事实,没必要去掩饰。中国的摇滚乐还没成长到集体在公众前展示的时候,就更不用说地下音乐了,拔苗助长的背面是可耻的用心。
4、谁能救中国摇滚?
“可以这样说,今天的中国摇滚,圈子之小,真的比京剧还窄。摇滚要生存自然离不开市场,可也正是市场狠狠踩了摇滚一脚,中国有13亿的人,如果只有1/13在听摇滚,那么摇滚的前景也将是欣喜的。是谁让大部分民众没有了感觉?认为摇滚是嘈杂的、另类的半疯狂的有害的东西?模仿国外、跟风式的生搬硬套不仅倒了原本铁杆儿乐迷的胃口,也离大众越来越远。骂过去、躲着现实、空构着未来,大众是不会理解也无法原谅的。我不相信我们没有创造力,我只知道我们曾辉煌过,看见过希望。自身的停滞不前,以及音乐上的一味抄袭,再加上吸毒(笔者注:吸毒早就是一个社会现象,社会上的吸毒者比例远远大于摇滚乐界),中国摇滚不用打击就足以完蛋了。”
以上这段话足够触目惊心,更惊的是“崔健要救中国摇滚”——演出前北京某报曾用这一骇人听闻的大标题来刊发对这次演出前的报道,这当然这可能只是媒体制造新闻轰动效应的手段罢了。
中国摇滚是病得不轻,但病——还未到该死的时候更实在的说应该是医治。“救”是一个针对弱者的词,往往被用在神化的祭礼中,救世主只对弱者而言,毕竟我们身边有了更多比崔健更强大的声音,尽管它们还在那些目光更坚定的灵魂上兜转。摇滚乐本来就是一个走在社会前面的东西,它不迎合大众,也不需要大众来安抚它,就算它在中国暂时自成不了体系,这也是急不来的。
首先我们并没有得到准确的来自崔健方面的信心,至少在音乐上他是缺失的,就这个话题谈下去是其创作力的涣散。音乐人应该是用音乐作品来说话的,用手,而不单单是嘴,列侬在音乐生涯的后期还写出了“想像”那样的传世之作,在摇滚史上这样佳作不断贯穿一生的音乐人太多太多,而崔健自九十年代以来的专辑在音乐语言是一张比一张失落,从最处小学水平都能听懂的“一无所有”到中国知识分子也无法理解也不关心的“无能的力量”,他是在“农村包围城市”?
做为中国摇滚先行者之一的崔健在八十年代一声赤诚的呐喊中倍受热爱,随后全国巡演的记录至今无人能破,而90年代初期国内其它摇滚力量的异军突起,带来了比崔更活跃的音乐态势,使之崔一度冷落和静观其变,直至21世纪初始,国内主流摇滚完全没落之后,崔健再次被“请”了出来,不亦乐乎的游走于媒体和舞台之间,地下的声音虽然层出不穷,却因声望和资历比之崔建过于悬殊,崔健当仁不让的成了中国摇滚的“新闻发言人和形象大使”,他被周而复始的邀请做访谈、做嘉宾、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讨论各种现实问题,甚至成了商业活动的“另类”标兵。
这几年凡是有崔健参加的摇滚演出,门票必定在百元以上甚至三五百元(不知他是否知道中国的国情,三五百元意味着什么?),演完就走,少有跟观众做交流,本来是民间本色的摇滚乐被高高挂起。凡是他参于的演出虽然跟自由的摇滚乐没什么关系,媒体对摇滚的窥探兴趣度也远远要大于音乐本身,来看演出的人大都是些冲着他的“一无所有”而来,而参加这样演出的乐队和乐迷只会被这种怀有怀旧欲望和看热闹心理的人潮所淹没,真正具有创新力的音乐只会被他们漠视,甚至引起嘲讽、退场和对新生代摇滚的误会,你看看这次雪山音乐节又有几个新乐队的音乐被理解或者说被接受呢?
这几年我们听到也看到崔健一直在坚持不唱和少唱老歌,可他每每也拗不过现场固执的观众,他的眼神是悲哀的,面对一个音乐素质无从谈起的公众,他很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而耐心又显然不够,更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拿出更好的作品去说明这个问题,发言倒是隔三岔五有惊人之举,一会儿对流行音乐的腐烂痛心疾首,一方面又对中国摇滚恨铁不成钢,他乐于用口水把自已浇铸成雕塑、偶像和图腾,用权力、金钱、愚昧、迷信把自已的伟大戳在青年们的脑门上。只是我想目前音乐资讯和资源比之他那个年代已经愈见丰富,既然能听到世界上最好最强大的音乐,谁还会痴痴的用那几首干涸成化石的歌来堵塞耳朵?
幸好这是很懂得镀金镀银、一片生造了“秀”的庸地,集体需取了一个叫“崔建”的文化符号,他们喜欢听话,听人说话不用费什么脑子,而听音乐——对于国人来说可是一件费神费心的事,毕竟我们的上古发明的一干子乐器都只是高音而没有低音。没有低音的音乐是不饱满的,没有音乐的人不懂得快乐,只喜欢高调的民族众人迷醉权力崇拜、疯狂撕扯名誉、抢掠话语权而频频飙到高潮,这嘴上一切的景况已不幸约翰.列侬被言中,“如果你像迪伦一样有许多话要说,你就得先让自己出名,出名后人们就会更加注意你说的话了,”他是这样评迪伦为什么住豪华酒店的。
彭洪武/文
——载自《非音乐》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