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探“猫”,不只是华丽

2012年06月28日12:59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李佳杰报道

  音乐剧《猫》中文版的演员们正在海上文化中心紧锣密鼓地进行魔鬼式训练。近日制作方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探班活动,除了媒体与业内人士以外,还吸引了陈村、赵丽宏等知名作家。走进幕后的他们无不感慨,《猫》不只是一场华丽的秀。

  歌舞排练紧张有趣

  在彩排现场,记者和嘉宾们观摩了《猫》的声乐、舞蹈训练, 《麦卡维蒂》一曲中舞步性感妖娆,而《若腾塔格》里“牛排”、“烧卖”还有“酸奶”等生活化的歌词引得观众笑声不断。 《猫》中文版中方导演刘春在介绍时透露了自己对中国猫们的自豪,“一群演员都带着伤”,但“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在声乐教室里,音乐总监菲兹正带领演员进行着 “数数训练法”。演员用看似简单的“12345”作为歌词,但事实上却非常考验演员的应变能力。菲兹在演唱每一个音阶前,都会给出一个屏蔽数字,比如关键字是3,演员们在演唱这段音阶时,唱到“3”需以休止符替代,也就是不能发声,随着音阶的变化,数字排列组合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大脑实在不够用了,演员们开始掰起了手指,场面紧张却妙趣横生。

  手工“猫装”栩栩如生

  被誉为世界仿生造型设计中的经典范本的音乐剧《猫》,造型也是其中一大亮点。在此次探班中,制作方也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已经完成的“猫装”。

  音乐剧中每一只猫的形象都能和现实中的猫一一对应,脸上有写实的彩绘图案,头上粘贴了毛发和耳朵,再加上仿真的紧身服装,猫的形象栩栩如生。所以音乐剧《猫》的服装制作工艺要求非常高,整件紧身衣都是用一块弹性布料绘画、剪裁、缝制完成的。需要5遍染色和特殊工艺蒸制,30遍漂洗检验着色效果无误后,才最终晾干剪裁成衣。中间任何一点失误都要废弃布料,从头来过。工厂还专门从美术学院请来青年艺术家在弹力面料上绘制仿真的猫皮毛。

  《猫》的外方服装总监罗恩对本次“中国制造”的猫装赞不绝口,感叹成品“漂亮得惊人”。每一件服装不仅考虑到猫的年龄、特性,而且均根据对应演员量身定做,全手工打造精美细致,让探班观众连呼“想不到”。

  作家探索文化意义

  专家研讨会上的讨论由探班中的所见所闻展开,上海作协副主席陈村了解了制作过程后连连感慨做一个这样的大戏是一件 “奢侈”的事。这次探班展现出的制作团队的“顶真”也让他赞叹:“从内心,我很感动,这个经典流传了30几年,需要从动作、演唱上一步步训练,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推崇,也造就了《猫》红遍多年的原因。”著名作家马尚龙感慨 “进入排练场探班感觉很新奇”,向出品方建议将彩排过程向更多普通观众展示,让他们体会到制作过程的魅力。

  作家们还对《猫》的文化内核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表示:“《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通过猫的故事折射出一些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思索,是部很有回味的音乐剧。 ”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