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林-马泽尔指挥芝加哥乐团献演东艺

2013年02月01日12:43  天天新报
洛林-马泽尔 洛林-马泽尔

  得知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会即将举行,近2000张门票早在1个月前就已宣告售罄。然而,在离演出不足半个月的时候,意想不到“插曲”发生,连日抱恙的指挥穆蒂继流感后被查出患有腹股沟疝,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眼看穆蒂的缺席恐要导致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出取消,在各方邀请协调下,终得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拨冗助阵。

  昨晚,临危接棒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洛林·马泽尔在东方艺术中心为近千名乐迷奉上了精彩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展示其非凡实力。

  马泽尔接棒“芝加哥”

  睿智、激情、沉稳……很难用一个词概括出洛林·马泽尔,这位在世界乐团独具影响力的指挥大师,在积聚着很高艺术造诣的同时,有着令人钦佩的艺术修养和人文品格。作为当今古典乐团最杰出的指挥家之一,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马泽尔已经指挥了200多个交响乐团,演出7000多场歌剧和音乐会,他还定期出现在世界著名的音乐厅和歌剧院。

  从柏林德国剧院到克利夫兰管弦乐团,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到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虽年事已高,但凭借对艺术的挚爱与虔诚,马泽尔依然活跃于世界古典音乐舞台,2012年,他正式出任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纽约时报》曾盛赞这位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的指挥充满魔力,冷静的控制力与炽烈的爆发力相得益彰。从他手中流淌出的音乐洋溢着勃勃生机,锐利穿透,色彩斑斓。”

  无巧不成书,今年也正逢马泽尔与芝加哥交响乐团首次合作40周年纪念,在昨日的媒体见面会上,马泽尔也感慨表示:“虽说乐团近年来有些变化,比如有越来越多女性乐手,她们都很年轻,还有许多并非来自美国本土。但就这次合作的感受,让我欣慰的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传统被继承了下来,属于‘芝加哥’的独一无二的声音没有改变。”

  在芝加哥交响乐团中也有不少中国面孔,当中国乐手们谈及和大师的合作时,也是感受良多:“马泽尔是大师级的指挥家,他对乐曲的理解都从指挥棒中流淌而出,排练中他没有过多的语言,他准确娴熟的手势会给我们最清晰的指示。在亚洲巡演香港首场演出时,他的指挥棒落下的瞬间,大家就都安心了,他对曲子理解太深,可谓胸有成竹。”

  看到年轻观众很欣喜

  此度临危接棒芝加哥交响乐团,马泽尔自己都深觉惊讶:“一周前都想不到现在会在上海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也就是上周某晚接到‘芝加哥’的求救电话,说穆蒂大师要开刀,幸好未来两周我的工作计划也有调整,才有了这份荣幸参与演出。能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我很乐意,我和许多乐迷一样也是他们的粉丝。”

  回想首度来到中国是1988年,之后屡次造访都深感中国变化之快,马泽尔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世界古典音乐的希望在亚洲,在中国”:“我在这里看到了最年轻的古典乐爱好者,要知道就是在欧美这样古典交响历史悠久的过度,观众老龄化也是越来越普遍的问题。当然,我对老年观众没有偏见,但看到那些如同我孩子般年纪的新观众,确实令人鼓舞。”

  上海的乐迷对于马泽尔并不陌生,他曾于去年4月率领英国爱乐乐团携手上海本土小提琴新秀陈佳峰献演东艺,奏响柴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演出一票难求,深受观众好评。上海以及上海的乐迷也给这位指挥大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被问及如此频繁来中国演出,会否担心乐迷审美疲劳,而大师又如何保持艺术活力和新鲜度?对此,马泽尔笑说:“或许你们太常看到我会觉得闷吧!但我总会尽我所能地做到最好,至于新鲜度,每场演出都是由我和台下不同观众互动完成,每次演绎都是那一次、那一刻的化学反应,我相信现场观众能感受到其中微妙差别和即兴部分。”

  新报记者 朱 渊 文 朱良城 摄

 

(责编: 羊小米)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