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指挥家洛林-马泽尔:没想到这么快回上海

2013年02月01日17:20  新民晚报
马泽尔救场 记者 郭新洋 摄 马泽尔救场 记者 郭新洋 摄

  “一个多星期前,我还根本不会想到会这么快重返上海。现在,我却真实地在这里与大家见面。有时,生活就是这么奇怪和突然,需要我们随时面对。”昨天,洛林·马泽尔在东方艺术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说出的这番话,道出了他对这次飞到中国紧急救场的感慨之情。

  乐团周折颇多

  上海的乐迷都已知晓了穆蒂因患腹股沟疝住院开刀、马泽尔顶替执棒的消息。1月18日,芝加哥交响乐团为了寻找指挥,在焦急和等待中折腾了整整一天。华裔演奏家张立国说:“大家开列出的一份长长名单上,几乎囊括了如今世界上所有著名指挥家。全团的工作人员分头一个个电话联系,但因为时间实在太紧,得到的回音不是档期冲突,就是无法完成整个巡演日程。直到正在纽约的洛林·马泽尔表示可以考虑,我们才落下了悬在半空的心。”但是,芝加哥交响的亚洲巡演,第一站是在台北的两场音乐会,同一时间,马泽尔却要在林肯中心指挥纽约爱乐的音乐会,所以,他只能从第二站香港开始出场。

  大师调整日程

  1月28日晚,芝加哥交响在香港文化中心的音乐会照常举行。当天赶到的洛林·马泽尔从机场直奔排练厅,“我的指挥棒稍一挥动,心里就有了底。因为我与芝加哥交响乐团有40年的合作历史。”这位再过一个月就要度过83岁生日的指挥大师,在决定了要帮老朋友穆蒂的忙之后,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日程,“1月26日晚,我在林肯中心指挥纽约爱乐的音乐会,是没法改变的,因此,我只能遗憾地缺席芝加哥交响的台北演出。根据原定日程,我接下来要在大都会歌剧院排演威尔第的《唐·卡洛》。乐队对这部歌剧很熟悉,所以,我推迟并压缩了排练的日程,腾出的时间,正好可以完成芝加哥交响的亚洲巡演。”说起这些天的经历,洛林·马泽尔颇有兴致地开着玩笑,说自己接下这个救场任务,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和全世界的乐迷一样,是芝加哥交响的忠实粉丝,另外一个原因,是我非常喜爱中国。”

  希望经常来沪

  “我1988年就来到中国,这些年来,我见证着中国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我在谢幕时,每次看到听众席里那么多年轻而又兴奋的面孔,心里就不由得非常感慨。因为在欧洲和北美,听众的年龄越来越老,而年轻人不但能促使我和乐手们激情倍增,而且让我看到了古典音乐的未来。所以,去年我率领英国爱乐在上海的这座音乐厅演出时,说出了‘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国、在亚洲’。据我所知,这句话已被国际上许多媒体引用。显然,这也是我非常乐意接过穆蒂的指挥棒,参加这次亚洲巡演的关键理由。”他还透露,去年他担任慕尼黑爱乐音乐总监后安排的第一个巡演计划,就是来到中国。因此,不久之后,他又将站上东方艺术中心的指挥台。“我可以透露一个消息,明年,我还要带领两支不同的乐团来到中国。我今后经常来上海,一定会给大家不断带来新鲜的音乐感受。”

  资深记者 杨建国

(责编: 小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