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团面临生存发展问题:需要体面活着

2013年05月06日09:06  北京青年报

  现在全国有近60个职业和专业交响乐团,他们“各有各的活法”,由于对交响乐团没有统一的扶持规划,各交响乐团事实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自然也就贫富不均、苦乐不均。而乐团的体面根本上来自于艺术上的精进,而不仅仅是“活得很滋润”。但我国大部分乐团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乐团体面,国家才会体面。我国乐团如何才能体面地生存和发展仍然需要费一些周章。

  中国交响乐基金会日前在厦门举办2013中国交响乐峰会,全国近50个交响乐团的领路人聚集在一起,就中国交响乐团运作规范进行探讨。记者在交响乐峰会上了解到,无论是得到政府支持的交响乐团还是依靠自己力量进行运作的交响乐团,对大部分乐团而言,生存还是第一要务。除了几个交响乐团建立了职业艺术管理体制外,更多的交响乐团仍处于寻找艺术定位和市场方向的阶段,中国乐团生存状态依然比较艰难。

  “各有各的活法”恰恰说明乐团还在“靠天吃饭”

  现在全国有近60个职业和专业交响乐团,他们“各有各的活法”。目前他们的生存状态大致分为几类:一类是由政府大力扶植的职业乐团,包括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等。这些乐团由于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因此在艺术管理上和市场开发上有着较规范的模式。这类乐团仅为全国乐团的六分之一;另一类是经过文化体制改革后,专职为文化公司所属的地方乐团和部分经费依靠政府资助的乐团。他们面临转企改制后对市场的摸索;还有一类是不依靠政府经费的乐团。他们有的依靠自己的演出自筹经费,有的则是有志于交响乐事业的企业提供资金的乐团,其中珠江交响乐团、贵阳爱乐乐团和湖北黄石市新爱交响乐团最为典型。

  由于对交响乐团没有统一的扶持规划,各交响乐团事实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自然也就贫富不均,苦乐不均。一位交响乐团团长告诉记者:“我国优秀交响乐团的成就确实源于政府的支持,但各个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并不平衡,有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交响乐团的运作规则并不了解,地方的交响乐环境也差很多。我国大部分乐团乐手的薪酬是靠固定工资加演出费得到的,一些乐团政府虽然支持了部分资金,但因为缺口较大,只能维持乐手固定工资的部分;有的乐团甚至连乐手的全额工资都不能保证,乐团的正常开支难以维持,很多艺术发展和提高必需的资金条件不具备,交响乐团的生存依然是大问题。”

  同时,由于古典音乐的主要观众群依然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在地方城市,交响乐还是更小众的艺术。演一场交响音乐会,大部分观众是凭赠票或企业包场走进音乐厅的。有的城市演出现场观众较少,甚至在演出开始后锁上音乐厅大门怕观众中途退场。培养交响乐的市场和观众,完善交响乐生存环境成为交响乐发展,特别是地方交响乐发展的紧迫话题。一位交响乐团的团长抱怨:“由于我们的生存问题都难以为继,没有办法顾及到生存环境的改善,更没有办法建立固定的观众群。没有好的发展环境,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难以改善交响乐发展环境,交响乐的观众也不可能自己就增多了。”

  活得光鲜不说明活得体面

  除了那些连生存都感到艰难的乐团,那些在外人看来活得光鲜的乐团就真地活得很体面吗?

  珠江交响乐团团长朱杰告诉记者:“由于我们团不是市政府支持的乐团,要靠我们自己的演出来养活自己。我们的主要市场是为政府和企业定制音乐会,演出也不是走市场售票。虽然乐手的工资得到解决,我们也活得很滋润,但是乐团的艺术发展却受到影响。这些音乐会由于是政府或企业出钱,在演奏曲目安排上就不能以我们的艺术发展为目标。乐团没有艺术的发展目标,乐团艺术质量的提升就无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有人说我们的市场经验是成功的,但这不是职业乐团的正常发展,因为乐团缺乏职业化艺术目标。”

  在交响乐峰会上,德国交响乐团协会总监吉拉德·梅腾斯介绍了欧洲交响乐团的行业规范,他告诉现场的中国交响乐团的团长们:“德国和欧洲的交响乐团的运作模式是经过几百年的运作形成的,比如在德国,乐团的资金依靠政府的拨款和企业的支持以及演出门票在维持,其中演出门票并不占重要比例。乐团有董事会,董事会的董事是由支持乐团的企业家们组成,决定着对乐团经费的投入和乐团发展的指导。我们所有乐团在艺术管理上还要坚持演出季的运作模式。”对于欧洲交响乐团的运作模式,参加峰会的我国很多交响乐团的团长十分羡慕,因为这种资金来源由政府加企业支持的运营模式在国内现有机制下很难做到。中国爱乐乐团团长李南说:“欧洲乐团的运作模式已经几百年了,他们的经验在于乐团靠政府和企业投资保障艺术发展的持续性。而这些国际通行的职业化乐团运作模式,恐怕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并不真正了解,有的地方以为把乐团放到市场上就能自己发展,有的地方更认为乐团的运作可以靠类似流行演唱会的运作方式、靠演出票房就能解决资金问题。结果乐团演一场赔一场,乐团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而一些职业运作成熟的乐团,在艺术发展上也有难言之隐。李南直言:“中国爱乐乐团建立初期还能够邀请世界一流的音乐家合作,而现在我们的资金只能邀请到二流甚至更低的音乐家合作。虽然这些音乐家也很不错,但是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就不如几年前。”

  的确,乐团的口碑来自于艺术上的精进,而不仅仅是“活得很滋润”。但我国大部分乐团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交响乐团要想体面地生存需要社会全方位的支持

  乐团体面,国家才会体面。但我国乐团如何才能体面地生存和发展,这仍然需要费些周章。

  建立职业交响乐团是中国交响乐几代人的梦想。职业乐团的标志是有正常的音乐季演出,每年安排几十场对乐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固定演出。目前,在全国近60个乐团中,已有近10个乐团能够坚持自己的职业运作,他们的艺术管理有着职业的规范,有着自己完整的音乐季运作。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等都是相对成熟的职业乐团。这一点得益于国家的支持。谭利华说:“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我们就不可能在去年请来国际一流的艺术家合作,乐团的水准就难以提高。”

  但更多的乐团怎么办?

  乐评人蒋力建议:“地方交响乐团应从演奏中国作品入手,在艺术上走出自己的道路,以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中国的交响乐团应该有自己的艺术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建立自己的艺术特色。”不少乐团也进行了一些实际的探索。广州交响乐团这些年坚持对大中学生的交响乐普及,请学生到音乐厅来,让学生第一次听音乐会就能听到真正的交响乐演出。

  其实,交响乐团要想体面地生存,需要社会全方位的支持。在交响乐的发展中,资金、艺术管理和生存环境缺一不可,只有三方面都到位,交响乐团的生存问题才能有效解决,交响乐才能前途光明。作为国家和民族文化水准的标志,只有交响乐界和全社会团结一心一起努力,交响乐团才能真正不为生机而忙碌,中国才会有更多的职业交响乐团出现,才会有更多高水准的交响乐团涌现,我国交响乐整体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文/本报记者 伦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