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笛子演奏家周可奇:箫笛一曲醉春风

2014年03月14日14:23  新浪娱乐 微博
著名笛子演奏家周可奇 著名笛子演奏家周可奇

  新浪娱乐讯 近年来,中国笛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笛箫演奏家,他们活跃在各类舞台上,创作笛箫作品,发表音乐专辑,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周可奇,正是这些笛箫演奏家中引人注目的一位,作为集演奏、创作、教学于一体的他,在艺术之路上有怎样的心得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同来走进周可奇的笛箫世界。

  “在舞台上把最闪光的一面展示给观众”

  初见周可奇,你很难将他与“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笛箫演奏家”这些身份联系起来。生活中的他一身随意的着装,面带浅浅的笑容,言辞不多。谁曾想,他多次应邀在美国肯尼迪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波兰国家大剧院、德国UDK音乐厅、香港荃湾大会堂等世界知名音乐厅登台演出。“我把最闪光的一面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周可奇如是说。

  周可奇出生在湖南长沙,他的家在浏阳河的岸边。儿时,母亲用清脆笛声在他幼小的心灵播撒下音乐的种子,也如同故乡的小河一般,涓涓融入到他的血液之中。周可奇是幸运的,翻阅他的简历,不难看出,他的学艺道路可谓是“一路阳光”——自幼受宋树坤老师启蒙,师从湖南省歌舞团一级演员、著名笛子演奏家杨明;考入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演奏专业后,先后师从荣政教授、向思义副教授、胡志平教授学习演奏和理论。聆听他的演奏,可以感受到他的笛音气息流畅、音色通透纯净、指法干净潇洒,演奏风格上既富有充沛的情感,又继承了中原笛韵的特色。他吸取各家之长,得到了专家前辈的认可。业内一位专业人士这样说他:“他的每根头发丝里都充满了音乐”。

  频频在舞台上精彩亮相,让周可奇积累了不少“人气”,他的演奏在圈子内外广受好评。在一些音乐论坛,关于他专辑的热评已经积累了好几十页,大家对他的音乐赞许有加。然而周可奇对这些并不看重,生活中的他喜欢品清茶,读好书,喜欢那种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喜欢大自然的气息。看淡世俗名利,乃得一派洒脱。他曾说:某些时候,“撤退”也上一种“抵达”。当我放弃某些东西的时候,也许我获得了更多。诚哉斯言。

  扎根传统文化,滋润艺术情怀

  周可奇坚持认为,对于艺术工作者而言,只有深厚的人文修养,才可能使艺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众所周知,有着八千年以上悠久历史的中国笛箫,贯穿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因此,箫笛艺术与诗词、书画、舞蹈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可谓深深契合,大道同源,神韵相通,往往简简单单的几笔画、几个音符、几个动作,都可以创造出深远的意境来。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是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笛箫大家的。

  十几年来,周可奇正是如痴如醉地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并孜孜不倦地从汲取养分,陶冶内心,提升修养,并获得灵感。2001年,他成功创作处女作——埙独奏曲《古道》,它以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素材创作而成,为听众展示出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精神世界。而真正让他在音乐创作上崭露头角的,则是《独——一支笛子的独白》这首笛曲。“新题材、新技法、新音响”,是周可奇当时创作所追求的“三新”。而乐曲的灵感,则来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诗《独坐敬亭山》。

  还有一首作品的灵感,同样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书法,那就是唐代书法大家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周可奇说:“在张旭的书帖里观其形,察其色、感其气,其中亦早已具备了节奏的疏密、音色的明暗”。为了用乐器表达出其草书的神韵,周可奇探索出了“悬吹”、“打指”、“吹离转换”、“高位泛音”等传统埙演奏中没有的十几种全新技巧。经过“剪切”、“拼贴”等手法,一首具有独特气质的音乐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佳曲琳琅醉春风,甘为人梯育桃李

  随着周可奇的笛、箫、埙等作品不断问世,他分别于2009年和2013正式出版了《雪夜独酌》、《花自飘零水自流》两张专辑。在这两张专辑里,他不但担任了笛、箫、埙等主奏乐器的演奏,还担任了专辑里所有作品的作曲、配器等创作,是名符其实的个人原创作品专辑。

  传统意境相结合,技术上又不失新意,使得周可奇的作品频频获奖。全国的最高奖“金钟奖”,湖北省的最高奖“金编钟奖”、“楚天文华奖”、“长江之春作品奖”等,都被他拿了个遍。

  尽管在艺术上取得了无数的成绩,但作为老师的周可奇,依然在大学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耕耘不辍。由于教学上的努力,他多次获得湖北省教育厅及武汉音乐学院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他关注基础教材的规范整理和编写,从2005年开始,先后公开出版了《笛子入门》、《箫基础教程》(与荣政教授合作)、《埙基础教程》和《即学即会吹葫芦丝》等多本专业教材。

  对于笛子专业教学,他说:“教育就应如同春风拂面,润物细无声”。专业课方面,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基本功和规范性练习,并且善于因材施教,及时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侧重点不同的指导。他还要求学生们多多读书,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记,提升人文素养。此外,他还经常带着学生们走进武汉各大高校,进行笛艺交流,通过在舞台上的演奏“实战”,锤炼他们的技艺,开阔他们的眼界。走近他的学生们,你会发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周老师不仅仅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兄长、大哥。

  学生们这样评价他

  张宁(研究生一年级):和周老师学习有近五年了。他谦和、平易近人,虽然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但却没有一点架子。在课堂上气氛活跃,总能把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课堂外周老师也很关心我们的生活,碰到周老师是我在武汉最大的荣幸!

  王慧峰(本科四年级):周老师授课认真细心,十分投入,内容纲举目张,条理性很强,而且善于举例,学习起来十分轻松,并且内容深刻。老师为人和蔼,课堂能与同学互动,营造温馨的课堂气氛。

  李庭(研究生二年级):周老师是一位极具文人气息的老师,他为人低调谦和,儒雅大气,并集演奏、创作、教学于一身。在演奏上,他擅长竹笛、埙、箫等乐器的演奏,竹笛是他最擅长的乐器,无论是传统作品还是现代创作的新作品,他都能将作品内涵和意境表达得很透彻;埙和箫也是他很钟爱的两种乐器,他的演奏直入人心、催人泪下。在创作上,他创作面广,不仅创作有多首竹笛作品,还创作有很多埙、箫和葫芦丝的作品,并多次获奖。在教学上,周老师注重和学生的交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多种乐器。

  谢琛(研究生二年级):周老师知识渊博,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课堂上他注重让我们自主学习,不断地引导我们。在课堂上吗,他让我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我们的进步包含着他的心血。听他的课我们感到很轻松,很快乐,是一种美的享受。

  采访至此,我不由得对这位青年的演奏家产生敬佩。据悉,他正在准备录制教学示范碟,而他的下一张个人作品专辑也在酝酿之中。衷心祝愿这位集演奏、创作、教学于一体的艺术家再登艺术新高峰!

  来源:全球艺术文化网

(责编: 阿菲)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