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购物指南:李玟还能盛开吗?

2013年07月05日17:42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李玟 李玟

  撰文/李森

  对李玟[微博]来说,那些正努力取代其地位的年轻人,其实根本不是对手。如同新专辑的预告片一样,她身着金光闪闪的华服,用手指轻轻一推,光芒便争先恐后地涌入了画面。而那些光芒,就是一个让人再次注意到李玟的比喻。

  一个让人略感沮丧的事实是:李玟的全盛期,早在10年前就过去了。

  有必要回顾一下李玟的时代,这一时代的成型和姚谦[微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刘若英[微博]类似,李玟也是在遇见姚谦后才开始形成所谓的“固定性格”的。在此之前,她的存在只不过是证明了华语乐坛的多样性。想想看,在玉女歌手呈排山倒海之势的1994年,像李玟这样唱腔明显融合了黑人音乐元素的女花腔是多么稀缺吧,遑论她还是一名性感的女花腔。不过,在姚谦眼里,李玟的卖点并非她能性感到天上去,而是这种性感自有它热情的一面,即爽朗、大方、不羞涩,换句话说,“我签CoCo的初衷就是想放大她ABC的特质,然后和大部分女歌手走的贤淑路线区别开来”,姚谦回忆道,“而且她能唱R&B。当年我去纽约、伦敦、巴黎走了一圈,已经预感到台湾即将掀起一轮R&B的风潮了。”

  素有“笑面虎”之称的姚谦自然没有预料错。加盟索尼唱片后,李玟的同名专辑《李玟》卖了75万张,两年后《DiDaDi》的销量则是前者的两倍有余。这一时期的CoCo,不断向世人展示着她宽泛的音域和在团队指导下的“动感”,在唱功和台风两项指标上都做到了和张惠妹[微博]分庭抗礼,甚至更胜一筹。不夸张地讲,她为华语乐坛奠定的一系列基调,如冷艳与热力共存、暗示与明言共舞,诸如此类,大刀阔斧地将歌手的表现力劈成两种面相,却又水乳交融、互为补充的做法,在10多年过去之后,依然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联系到李玟的分量,再对比一下她和韩红[微博]在《中国梦之声》评委席上迥异的表现,个中滋味,只能用“笑而不语”来形容了。

  但李玟也有她的不幸。2001年的喉疾,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嗓音的过度尝试和在作品上的固步自封——当然,也要考虑到歌坛对“李玟式”的音乐类型的冷淡——让这名曾经做到了数个“业界第一”的天后从巅峰期迅速下滑,且下滑速度之快,简直叫人不敢相信。如果不是还有一首由周杰伦操刀的《刀马旦》,非粉丝群体几乎要忘记了这个名字背后的生命力,而李玟本身,也像王菲所经历的那样,不断依靠非“整块”的作品,或者说,依靠除音乐外的其他新闻,来维持自己的曝光度。

  好在借选秀节目的东风,李玟的新专辑《盛开》巧妙地避开了之前几张作品“打不响”的局面。不过还是能看出来,对于这张专辑的推广,李玟并没有那么“用力”,至少,除了在录制节目的间隙教其他3位评审跳“叩叩舞”外,她不曾借机宣传。连许多李玟的铁粉都感觉到了,这张《盛开》,与其说是一次“回归”,倒不如说是对歌迷的“回馈”。那些正努力取代其地位的年轻人,其实根本没有被李玟视作对手。她的对手,无非是岁月罢了。

  因为岁月会侵蚀一名歌手给人留下的记忆点。就好像曾经我们能随口说出某某歌手这样那样的特质,但时间一长,我们就只能想起其中的某一点了。对于李玟而言,当过去的千变万化都被归纳成了“唱跳俱佳”时,一支被戏称为“高端版《最炫民族风》”的主打歌《叩叩》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无需经典,但必须朗朗上口,并且十足安全——这种安全,可以是弥散着的怀旧感,也可以是放大李玟的本色,唯一的坏处是,团队想让大家看到的李玟和大家真正想拥抱的李玟间,隔了一层尴尬的砂纸。

  至于李玟这么一“敲”,到底叩开了哪扇门,答案实在是不言自明。如同新专辑的预告片一样,她身着金光闪闪的华服,高跟鞋叩在地板上发出“哒哒哒”的回响,用手指轻轻一推,光芒便争先恐后地涌入了画面。是的,那些光芒,就是一个让你再次注意到李玟的比喻,那扇门背后,其实等待李玟的是两个字:注视。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