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蒂勒曼延续维也纳传奇

2013年11月07日10:06  北京青年报

  ◎评家:许渌洋    音乐会:贝多芬交响乐和钢琴曲

  时间:2013年11月2日至11月4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指挥:克里斯蒂安·蒂勒曼、鲁道夫·布赫宾德

  演出团体:维也纳爱乐乐团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当维也纳爱乐—贝多芬—蒂勒曼三者同时出现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舞台上时,德意志音乐传统与维也纳风格彼此交织,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变得触手可及。

  无论金色大厅的神话如何被国内媒体瓦解,也不管有多少打着“维也纳”和“施特劳斯”旗号的乐团不辞辛劳地来华捞金,维也纳爱乐乐团17年来的第四次北京之行还是那样与众不同。那些平时并不常出现在音乐厅中的观众慕名而来,手持高价票的三口之家随处可见,他们中的很多人或许无法在纷乱的演出市场中甄别出,到底哪些才是所谓“世界著名交响乐团”,但他们却清楚地知道“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名字意味着什么。

  不过在忠实的古典乐迷心中,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似乎更像是“维爱”此次中国行的灵魂人物。他和祖宾·梅塔、小泽征尔(两位前三次率团访华的指挥)的区别昭然若揭。这位缔造了去年京城最佳音乐会的指挥家受到了更多关注,风头甚至有盖过乐团的味道,尽管在国人最熟悉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这只备受尊敬的德国“大熊”尚无执棒记录。

  音乐会连开三晚,貌似历史上来京演出场次最多的一次。清一色的贝多芬曲目既正点,又俨然是眼下顶级乐队最不敢触碰的作品。但维也纳人却格外自信,这不仅是因为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乐团总部所在地)资料馆珍藏的贝多芬手稿,也源自其丰厚的贝多芬演奏传统,从魏因加特纳、富特文格勒,到伯姆、伯恩斯坦、克莱伯,维也纳爱乐所留下的每一个贝多芬演绎都令人难忘。

  蒂勒曼同样如此,他与维也纳爱乐2011年发行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一度被诩为德奥音乐传统在21世纪复兴的化身,二者在欧洲各地巡演这套曲目时可谓一路奏凯。宏伟、壮丽、纪念碑式的贝多芬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大师在世的年代。

  音乐上他继承了德国指挥学派的真传,并且主要倾向于尼基什、富特文格勒等浪漫派这一支,强调多变、即兴化和信奉瞬间灵感。在北京,他用迥然的速度思维来对待两天的音乐会,在11月2日的“第一”和“第三”整体呈现出紧凑、迅捷,律动鲜活的特征,并且蒂勒曼刻意削减了其中各个乐章的反复段落,好似要为观众带来一种无比简洁,一气呵成的贝多芬体验。第二天则不然,第四交响曲步调沉着,平稳异常,尤其慢板乐章;而在“命运”中尽管蒂勒曼强调结构间的速度对比,但速度较为保守,同时次日的两部交响曲都添加了反复段落。

  然而这只是对演奏特征的粗略观察,更大的区别在于和两年前在维也纳的录音相比,北京的贝多芬被赋予了更多乐观、昂然和人性色彩。如果说富特文格勒等前辈大师的贝多芬堪称造神运动,彰显着对伟岸、崇高和肃穆的古希腊艺术精神的追求,那么蒂勒曼的贝多芬则是人性的,血肉丰满,耐人寻味,以丰富无比的细节激发着聆听趣味。

  在著名“命运”交响曲中,能看到一个标准热尔曼人形象,集勤劳的农民与勇敢的战士于一身,有思索、有奋斗、有七情六欲。他贝多芬中的情感要素是淳朴的,但其音乐手法却是难以揣测的主观风格,比如“英雄”交响曲的谐谑曲乐章,他以两种截然不同的伸缩速度(Rubato)来结构中段著名的圆号轮奏;而在维也纳的演出中,“第五”末乐章在反复段落明显比前一次更快更凌厉,但在北京则保持了匀称的速度。

  历史上,富特文格勒等人曾经将这种多变浪漫化手法与超然的精神意念统一,但蒂勒曼背道而驰,一方面他继承着伟大的德国传统,但同时又对贝多芬进行着个人化的解读。对于从未亲历过“大师年代”的中国乐迷来说,当维也纳爱乐—贝多芬—蒂勒曼三者同时出现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舞台上时,德意志音乐传统与维也纳风格彼此交织,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变得触手可及。

  交响曲专场过后,聆听三首维也纳爱乐伴奏的钢琴协奏曲是相当奢侈的。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身兼指挥、钢琴二职,表现却大相径庭。作为钢琴家,他的贝多芬演绎有着诸多亮色,但作为指挥家却多少形同儿戏。一方面布赫宾德以充满表现欲的姿态演奏,拥有刻意的装饰音和多变的音色,同时强化了音乐的律动感。只是在维也纳爱乐端庄、稳健、充满古典主义气质的协奏面前,不免流露出浮夸的痕迹,特别是最后的“皇帝”协奏曲,犹如两位风格迥异的舞者上演着步调错位的舞蹈。

  拥有171年历史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则一如既往地卓越,既经验丰富,又老到圆滑,贝多芬的交响曲让乐团平衡、纯净、光滑的音响纹理呼之欲出。但再优质的音响质地也只是媒介和平台,维也纳传奇的延续仍然有赖于指挥家的才华,马勒、富特文格勒、卡拉扬、伯恩斯坦、克莱伯,如今能等量齐观者不多,但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绝对是其中之一。

  摄影/王小京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