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只能靠读信的老父亲挽尊?

2018年05月04日 16:54  娱乐专栏  作者:知影   我有话说

  贯穿五一档前后的话题之作无疑落到了《后来的我们》头上,前前后后方方面面的讨论度都高得不得了。

  前期噱头是这是刘若英的导演处女作以及它超过一亿的预售票房,上映期间是退票风波和价值观讨论,这会儿后续还没完,牵带出各部电影、各个平台关于电影票房造假的各种声音,已经形成了关于整个行业问题的讨论。

  连带起来的风波很大,不过但还是想回到电影本身去讲讲它。

  电影最主要的主题是爱情,但是因为背景制定在北京,所以再确切一点讲,这是一个北漂爱情故事。

  这两部分拆分开来说。

  爱情的部分,尽管剧本被很多人诟病,它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个人觉得,因为周冬雨实在是太适合演谈恋爱的小女孩了,井柏然的演技在小生里又算得上出挑,两个人搭起来的感觉也相当不错,实在矫情的段落以及台词有之,但前半段部分一些单纯谈恋爱的段落也还是过得去的。

  周冬雨就真的非常百搭,从下乡青年窦骁到中年大叔金城武再到北漂青年井柏然,每一对都很有cp感,感觉她身上自带一种恋爱甜女孩的feel,特别适合拍爱情文艺片。

  

    这是演员的表现能够部分弥补剧本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关于北漂的部分,却是这两个年轻的主角救也救不回来的。

  这其实也不仅仅是这一部电影的问题了,近几年的影视剧,都有一种一触及到北京就悬浮起来又大又空的感觉。动不动就“这座城市xxxx”,又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无病呻吟的空话一堆,脚踏实地的细节没有。

  在这些影视作品里,北京是一个完全被符号化的北京,看不出导演和编剧有任何现实观察的北京,主人公的故事线就像全都活在从来没有去过北京的人对北京的虚浮想象里,还是很多年前的想象。

  就像井柏然饰演的林见清明明念了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对游戏有满腔的赤诚和热爱,也是多年的玩家,结果创业方式就是和朋友一起在电脑城里卖电脑硬盘或者在地下通道卖毛片,还是货都比不上别人家全的那种。

  一起卖硬盘的伙伴逐一离开,其中一个的理由是他坚持不下去了,而且畅游一直在邀请他入职。喂,你早就应该离开了好吗?请问这个坚持是在坚持啥?

  生活艰难依旧还是主要靠房子来体现。虽然在北京,住房问题的确是主要矛盾,但电影里的表现又单一又老套,没有更多更新鲜更细致能够触动到人的表达。

  奋斗过程就更简陋了。女主角跑了,于是男主角发奋图强,一边送快递一边自己上手做游戏,然后他下一次送快递的时候,就看到大街小巷民宅网吧都在玩他的游戏,银行卡瞬间多出几十万,然后飞黄腾达,上专访,买房。

  想让他穷,他就以大学生的身份蹲在地下通道卖毛片,一直穷着;想让他被生活暴击,就得有不讲道理的顾客指着鼻子骂他穷鬼傻逼;想让他有钱了,他就发愤图强努力工作游戏大爆瞬间有钱。

  这就是把这份爱情设定在北京的作用。

  导演和编剧完全把北京当成一个道具,用来给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制造冲突和转折,无非是什么“可以共苦却不能同甘”,又或者是什么“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遗忘了当初的自己”,这当然可以,但问题是,他们却甚至不肯用心一点去构造一个真实的有细节的生动的城市。

  某些老套的桥段,更是看着就让人起鸡皮疙瘩,类似于很穷的时候在出租车上伸出头对北京喊话啦。

  又或者是一要表现主角工作受挫,就是低着头被上司拿文件砸。

  临了临了,还要让主角说出“北京还是没有过年的感觉”啊,“没有归属感啊”,“始终不是我们自己的家啊”这类台词。

  你当然可以让主角这样觉得,但电影里所呈现的主角的奋斗过程就是谈恋爱作来作去,最后发出这种感慨,听起来就完全是无病呻吟。

  反而是留守在家的老父亲,田壮壮饰演的林父这条线,把这份感情解释得比较清楚。

  一个儿子外出漂泊,自己却始终坚持留守在故土的老人是什么样子?

  他会做好吃的饭菜,这是出远门的儿女们最大的念想,彷如一条始终存在的脐带,始终牵连着两方。

  非常多人看完之后都想尝尝出镜率很高的粘豆包了

  他有一个怎么也学不会使用的电视遥控器和教起他来总是不耐烦的儿子,在这份不耐烦的前面,他会说,算了,反正我也看不了了,眼睛不行了。

  即使曾经无比热闹的年夜饭桌在一年一年中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也依然执着坚持地守着故土,面对要带自己去大城市过好日子的儿子,他说:

 

那是你们的好日子,不是我的。

  有点犟,有点执拗,同时人物也立住了。

  电影末尾那封信,更是很大程度上给这部电影的口碑留了一点余地。

  他在台灯前,离纸张很近,一笔一笔写下这封信,电影里苍老的声音响起:

 

小晓:

 

又快过年了,刚刚蒸了两屉粘豆包,起锅的时候,嘘到了眼睛,今年还是给你留了一屉。我老和你们说,吃什么还是家里好,那些外卖能好吃吗?

一直想给你寄点吃的,又不好问见清。这些年他好像突然长大了,我知道那是因为你。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能不负此生真的很难。这些可能都得等你们老了,才能体会得到。做父母的,你们和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

像我老了,眼睛瞎了,见清也总说我什么都不懂。那年在火车站,我还以为我握住的是你的手,却发现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们俩走不到一块,我们也会是一家人。

小晓,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

  蒸粘豆包的时候嘘到了眼睛,特别家常的开头。

  依然还是关心你在外面吃得好不好,那些外卖能好吃吗?虽然我没吃过,但是肯定不如家里的饭菜。

  虽然你们不说,但是我知道你们是分开啦,不过彼此没有辜负就好,要共度一生是需要缘分的,这是我活了这么久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你们以后就会懂的。

  也没关系了,做父母的其实不图你们什么,只希望你们健康。

  结尾的那句,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更是超级大杀器。因为林父这个角色有行为有细节,所以有血有肉,他是立体的、合理的,能够激发感情共鸣的。

  这封信在电影里起到的作用,让人想起前几年的电影《剩者为王》里金士杰被广为称道的那段独白。

  金士杰的这段独白基本上也是《剩者为王》里唯一值得称道的段落了。电影的主题是“剩女为王”,但是通篇都是“剩女可耻”,依然主张个人选择被家庭亲情绑架。女主角妈妈那些老套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女主角喊口号式地抗争着,最后还是要因为母亲进了医院而匆匆找一个男人结婚。

  而至于它实际想主张的所谓坚持自己的原则,追求自己的爱情,却因为感情线缺乏说服力而显得非常空洞。

  现在很多的影视作品,像《后来的我们》和《剩者为王》这样,在描述当下的世界、年轻人的生活、时代的问题的时候,总是悬浮又脱节,只凭借自己的印象去构建一个老套的故事。

  最后还是得靠有普世意义的家庭亲情,加持以老戏骨的表演,来给前面的烂俗挽尊。

  好好讲真正的现实的时代、生活和年轻人,真的有那么难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后来的我们 井柏然 周冬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