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韩剧叔
韩剧又长脸了。
要知道,今年是韩剧现实主义题材的大年。
从tvN到Jtbc,终于,轮到公共台MBC了。一票基层警察、律师、法官为主题的韩剧之后,一部令韩剧叔尊敬的韩剧,粉墨登场。
虽然,看牌面,《我的大叔》令观众念念不忘的最帅高利贷“光日”张基龙、秦基周,还有少年组的南多凛、柳涵妃,怎么看,都是又一个主打悬疑的悲伤爱情故事。
剧名,更是透着一股狗血爱情剧的味道——
《过来抱抱我》。
但韩剧叔告诉你,这部剧,可没这么简单。
先交代一个可怕角色,反社会连环杀人犯——男主父亲。
连环杀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往往意味着残酷的 血案和冰冷的数字,然后,当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逐渐淡忘这件事。
更很少有人问过,身处事件中的人们,他们后来过得如何。
对,我们都很少关心:行凶者和受害者的家属,他们后来的日子,怎么过的。
就像一场生活中的地震,灾难发生当日,其实只是灾难的开始。那些刻骨的伤痛和内心的梦魇,经历过的人要背负一辈子。
这,就是这部韩剧的故事。
过来抱抱我,可不像你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时想到的宠溺、发糖,而是透着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救赎。
爱情故事只是表,剧集真正要说的,是噩梦过后,活下来的无辜者,在受害人的仇视、舆论的鼓噪、甚至别有用心的记者的利用下,近乎绝望的人生。
以及他们要怎么在相互拥抱、相互注视的那一点点暖中,渡过这场残酷的浩劫。
这样悲伤的剧集,在今天的韩剧收视率战场中,算不上宠儿,但就算它只是以3.1%的收视低开,在高口碑加持下,最新收视也不过是5.1%,它还是配得上韩剧叔的年度安利。
这种有良知的韩剧,我有生之年有一部看一部
整部剧,都基于主创出给观众的一个富有良知的思考题:一个反社会人格杀人狂的亲人,有没有资格获得幸福的拥抱?
南多凛饰演的少年男主尹罗武,原本应该拥有一段幸福的人生,虽然八岁妈妈就去世,为人沉默寡言,但性格温顺,善良,是妹控,还是个学霸。
很多人说抵挡不了南弟弟的笑,南弟弟的温柔凝视感受一下?
可惜,爸爸却成了他一辈子逃不掉的梦魇。
演技派大叔许峻豪饰演的变态杀人狂,为了骗取保险金,可以杀死自己的妻子。一个地下室,布满杀人利器。
怎么办?难道举报自己的父亲?
柳韩妃饰演的女主呢?原本拥有樱花般烂漫的青春,妈妈是著名的演员。
直到有一天妈妈带着她和哥哥到乡下定居,遇到了男主。
两个16岁正青春的孩子,忍不住向对方靠近了。
美梦?噩梦!
一个圣诞夜,这个杀人恶魔将女主的爸妈杀死,正准备对女主下手时,南弟弟赶了过来,面对恶魔的斧头,两个孩子互相保护着对方,都喊着让对方离开。
最后少年为了保护少女,举报了爸爸。
雨过天晴了?没有。
九年之后,女主的生活看似已经波澜不惊,但是阴影始终笼罩着她。
父母的死,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她继承母亲的衣钵,成了一个演员。
男主呢?一个一辈子都要背负杀人犯儿子污点的人,成为了一个警察。
可是,因为杀人恶魔满口谎言的自传,两个人的生命,注定再重逢。
看起来,不就是一个一个悲剧命运漩涡中的男女吗?这样的故事,韩剧还见得少?
但同样的故事,却要看主创怎么去讲。过去的韩剧,可能会将故事的重点,放在狗血和撒糖。
《过来抱抱我》却讲叙事的焦点,对准了两个家庭漫长的崩溃与悲伤。
受害者这边,只剩下女主和哥哥,而哥哥则一直活在痛苦和惊惧中,很多观众认定,这个角色,要黑化。
女主呢,患上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只要听到别人问及有关家人的话题就会全身颤抖。
加害者家属呢?
男主虽然能冷静地看待自己父亲的罪恶,但却要忍受周围人们的异样眼光。
继母带着女儿出逃,却依然躲不过找上门的噩梦。
说到底,剧中主要人物没有一个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都因为多年前的命案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创伤。
而男女主的爱情故事,却正因为这样的悲伤,而跳出了狗血的窠臼,被主创赋予了人性的深度。
如果不是遇到男主,如果不是爱上男主,女主会遭遇这样的不幸吗?很可能不会。所以,就应该因此迁怒男主吗?
但当男主报案之后,一个人穿着单薄的衣服瘫坐在黑夜的雪地里,女主却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他一定要活下去。
是对女主的爱,让男主没有坠入恶的深渊。
两人快要分别时,男主说了一句,对不起,喜欢你。
女主说,谢谢你,喜欢我。
这是爱情的狗血吗?是人性的救赎。即使爱上男主让女主失去了一切,她依然愿意感谢这个男主对她的喜欢。
是,悲痛彻底击垮了这两个家庭,但打不倒人性,摧不毁两个孩子的善良。
而在成年之后,男主为了阻止父亲写的自传出版,不惜被那些受害人家属认为是做秀,在毕业典礼上被他们追打,也要勇敢地站出来,正是因为少年的善良没有被黑暗压垮。
而当女主看到男主被被害人家属打骂后一个人孤零零走在街道上时,那个温暖的拥抱,也不再是发糖,而是又一次温暖的救赎。
你看,这部剧,真的只是狗血?
但,这么动人的故事,如果用咱们国产饱和度极高的影像、一个场景用多镜头切换无数次的拍法来拍,又要悬。
剧集突破狗血窠臼,来源于对编导对镜头语言的独特理解。
烂俗的狗血剧中,所有的色彩、打光都是一种失真状态,被人为地使用柔光,或是滤镜。
但本剧却善于用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对比,长镜头和短镜头的切换,去塑造一个真实可感的戏剧情境。帮助观众进入这个主人公的世界中。
那个贯穿少年和成年,在剧中反复出现的樱花场景,则完成了对绝望氛围中男女主美好爱情的隐喻。
所谓悲剧,就是如同环形结构的衔尾蛇。什么是衔尾蛇?首尾相连,自我吞噬,形成完美而稳定的闭环,象征着悲剧的无限循环。
在《过来抱抱我》里,悲伤本是一条无限循环的衔尾蛇,因为魔鬼的存在,让它的循环成为了一出不断重复,仿佛永远不会停止的悲剧。
男女主各自挣扎了九年,最终还是回到无止境的绝望之中。
直观的看,这样一个逃不出去、停不下来悲剧,往大了说,是对这个社会现象的深沉反思。
而往小了说,这也是两个深深相爱的人之间的悲剧。
真正的作恶者,自得其乐,享受着作恶的感觉。
而受害者和加害者家庭每个人都在社会舆论的重压下苟活,推着永远推不倒顶的巨石。
耗尽力气,画了个圆圈,再回到原点。
看上去,这是个永远无法打破的玄幻,但,当男女主相互拥抱,衔尾蛇的悲剧循环,被打破了。
南多凛的微笑和张基龙的眼泪,哪一样你忍心拒绝?
韩剧圈似乎正在形成一条铁律:绝不要接着南多凛演过少年演,因为很难有人可以抵挡南弟弟的微笑。
但张基龙的眼泪,太强大了。
也正是他的笑与泪,赋予了整部剧集,一种充满生气的悲伤。
甚至可以说,整部剧都压在张基龙的表演上,如果张基龙的表演输了,整部剧就输了。
为什么呢?因为整部剧虽然是从受害者家属、加害人家属两个角度探讨生命权、社会舆论、善恶这些问题,单很少有这么一个男主角,在这么恶的环境下,依然主动选择不去作恶。
张基龙的演出,不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在整部剧浓到化不开的悲伤中,赋予了整部剧一种内在的坚韧。
独自面对世界巨大的而已,直到无力承担,眼神空洞地怆然泪下。
后母为了维护她被人推搡了,他是怎么做的呢?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为后母弹掉膝盖上的泥土。
被人指着鼻子骂的隐忍和痛苦,愤怒和委屈,绝望和坚持,都藏在眼神里。
嗯,这才叫表演。
但悲伤与隐忍只是表演的一部分,平日里看到女主的人性立板,对着立板撩妹的样子,简直太可爱了,萌出一脸血。
假扮粉丝贱贱的样子,又让人笑出猪叫。
在他的表演里,这种笑泪交织的段落俯拾即是。
张基龙的表演,从来不是声嘶力竭的喜悲,而是琐碎细节中隐藏的戏。
他的眼睛里,藏着一座深渊,但深渊中,却又透出光明。
他演的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而是经历绝望深谷的普通人。
在内心里,他不允许自己走出伤痛,不允许自己被原谅。但又忍不住从深渊中伸出一只手,想要拥抱自己的爱人。
说到底,他的精神创伤可能永远都无法愈合。
那些一个人时才敢大声哭泣的段落,于舒缓的细节里,包含着无尽的戏剧性,这需要演员有丰富的表现力来挖掘。
而张基龙真的是演出了那种萦绕在角色中隐晦的丧感。
不用哭天喊地,不必狗血奇情,但每一个眼神,都惊心动魄。
从《我的大叔》到《过来抱抱我》,这真是属于张基龙的夏天。
至于秦基州的女主,讲真,却是没有男主好。
不是没有少女时代的泰梨美的问题,而是秦基州没能演出张基龙那种角色的丰富层次感。
但她的确演出了角色的创伤感。
在这部剧集里,需要每一个人战胜自己的创伤。
因为缺陷并不全然是负面的,而是包含着与另一个人相互倚靠与治愈的可能性。
最后这两个人的演出,就让剧集跳出了狗血剧的层次,变得简单又复杂。
简单在于,观众可以很容易感受到角色的悲喜。
复杂又在于,越是贴近日常的镜头,所包涵的意味又是那么的丰富。
从剧作到表演,都没有简单利用生死来煽动人物和观众的悲伤情绪。虽然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可真正的悲苦都在日常。
演员表演的精彩,就在于演出了这种日常。
韩剧叔突然发现,一部题材如此沉重的剧集,居然不是在向观众倾倒悲伤,而是在和观众交流的。
这样的表演,很高级。
在高收视的霸总玛丽苏和低收视的治愈良知剧之间,我永远选择好剧
但打动我的,不仅是男女主的善,还是这部剧集里隐含的,各种的恶。
最直接的,是男主爸爸那种绝对的恶,人性是什么,对他来说不存在的。
只用一个凌厉的眼神,就让人心惊胆寒。
还有一种隐晦的恶,比如剧中的那位试图将舆论掌控于股掌之间的女记者。
那种和极恶者近乎惺惺相惜,却对受难者冷眼旁观的眼神,真是人性最大的黑暗。
但这就完了?其实最难以抵御的恶,是平庸之恶,除了那些将愤怒发泄在加害者家属身上的人。
不断罪犯和受害人双方家属,不断给善良的人贴上标签,一次次用言论将两个家庭一步步逼入死角的公众,难道就全然可以置身事外吗?
但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恶是可以选择的。
当年那个让弟弟放下锤子的哥哥,却在恶的环境中,自己举起了锤子,这才是恶最可怕的地方。
它会一下又一下,用力砸向人心里善的部分,直到将它完全吞噬。
比这些还要令人恶心的是,恶甚至是可以保装的。
因为家庭的原因成为杀人犯,成为杀人犯依然深爱着儿子,这些话说得无比漂亮。
即使这些不是谎言,但一个杀人犯的罪恶,真的可以因此被原谅吗?
反之,作恶者的亲人,是否就要一生在别人的指责与谩骂中?
而媒体在进行无底线报道时,是否可以不在意这些对这些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呢?
正因为这种厚重的反思,男女主的一次次“重聚”,才不会让人感到重复,而是感到慰藉。
命运让他们再次重聚,还是因为这个噩梦而重聚,而生命的重建,从这时候才真正开始。
他们都是当年那场噩梦的受害者,都时时刻刻怀着对过去的恐惧,但还是加入到这次的重建当中去。
本剧的故事发展节奏很慢,没有太多高潮迭起。更像一篇忧伤的散文,去完成一场悲伤中伴随中恐惧的漫长重建。
是啊,这种具有深度的剧集,扔到大众手上,难免引起消化不良,结果就造成了现在的收视败北。
但这样的败北剧,却是弥足珍贵。反思人性之恶、社会之疾,总是不如直接发糖讨好的,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不时有这种的剧集,去为公众敲响警钟。
虽然剧中的爱情线还是有些套路,但由于故事铺垫得到位,还是让人觉得受过创伤的人相互取暖,真的很治愈。尤其是张基龙的演出,更是赋予了剧集,一种沉实的厚重。
“恶不是培养的,而是选择的”,永远不要轻视别人经历过的伤痛和苦难,更永远不要作恶。
这种让人振聋发聩的剧集,有生之年,有一部韩剧叔看一部。
相信我,就算成不了爆款,这样的张基龙也值得你追到底。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