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女配"王莱:当大江大海成为涓涓细流

2016年12月01日 10:10  娱乐专栏  作者:一把青   我有话说

  文/一把青

  金燕玲再斩金马奖,凭《一念无名》中仅拍摄一天的戏份获得最佳女配角。稍稍关注华语电影的人都会知道,这位有“配角天后”之誉的女演员,三夺金像,六入金马,是各颁奖典礼的常客。但是,金马的“最强女配角”,却非她所属,这样的荣耀,属于从影半世纪,四次获奖,在9月里以88岁高龄去世,并留下佳作无数的黄金绿叶,女演员王莱。

  浮云游子

  王莱的离世,并没有如夏梦一般,引起众多波澜。她的子女透露,会遵从母亲的愿望,将她于香港钻石山坟场与相伴一生的亡夫合葬,对于这个1927年生于北平,战乱年代来到香港的女人来说,初初南下,她与丈夫就住在钻石山片场附近的洋房,拍戏之余,包饺子招待好友,是琐碎的日常,是她最为缅怀的岁月和最深的执念。

  包饺子,宴亲朋,这样的点滴,似乎呼应了王莱最为人熟知的那部经典,李安导演处女作,“父亲三部曲”之一的《推手》中,王莱饰演为了女儿移居美国的陈太太,环境上不适应,她就在华人老年课堂中教厨艺,一堂面点课,她结识了郎雄饰演的,隔壁班教太极拳的朱老先生,同样为代际沟通的障碍与文化隔膜所困,两人惺惺相惜,展开一段欲说还休的黄昏恋曲。戏中,49年随夫迁居台湾的陈太太操一口爽利的京片子,朱老先生赞誉,“北京都听不到这么正宗的京腔了”。

  角色似乎折射了王莱本人——她在1944年加入上海艺人剧团,不顾家中人反对,离家与团长贺宾结婚,在战火中奔走天津、青岛、哈尔滨演爱国话剧,豪情壮志,颠沛流离,这是怎样的一种日子呢?也许就是《色戒》中的与同学投身街头话剧的王佳芝,或是《滚滚红尘》把“放下你的鞭子”挂在嘴边的月凤的真人版,但不同于这些飞蛾扑火式的悲剧性虚构人物,王莱与她们相比,算是把大江大海融汇成了涓涓细流,拥有最好的结局。

  千面女郎

  九死一生的幸运,也是一种不幸。1951年拍第一部电影《神龛记》,在大陆因“宣传资产阶级思想”遭到封禁,直至到了香港重启演艺,她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年纪,27岁便在《春天不是读书天》中扮演女主角林黛的姑母,尽管事实上,她只比林大了7岁。

  这是一种认命吗?未必。五六十年代的殖民地香港,“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空间”中,王莱并非仅仅是寄居于此的流离者,而是参与了彼时的国语电影,那段香港电影史前史岁月的破与立。

  五十年代末的电懋电影,她有时候还会演演少女,黑白画面中,她俏丽短发穿格子裙,作男主角任性的妹妹,后来的几部文艺片,《玉女私情》中,她饰演为了爱情抛夫弃女,多年后回来与孩子相认却内心遭受愧怍折磨的女钢琴家;张爱玲编剧的《小儿女》中,她饰演爱上了丧偶多年男教员的女人,与难以接受她的继子继女们见招拆招;《玉楼三凤》中,她演与一位女作家和一位办公室女郎合租公寓楼的单亲妈妈,身段玲珑,咖啡馆会客,与前夫冷静沟通,她在贤妻良母的身份之余,早早地当起了独立女性的代言人。

  电影中扮演她的儿子,后来成为作家的邓小宇曾撰文指,王莱的不同之处,在于“永远给角色注入一种尊严和气度”,这想必来自于她严格的话剧规训,相信亦归功于她那种随遇而安、不疾不徐的圆融气质,让自己隐匿在角色中。

  七十年代转战邵氏,王莱收起了文艺光芒,演起泼辣的妇人、老鸨甚至酒徒都得心应手,虽然定位常常比男女主角们长了一辈,但她所展现的并非一成不变的,泛滥的母性,而是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味道。她是《风花雪月》中残忍的妓院老鸨,是《金瓶双艳》中搬弄是非的王婆,是《港澳传奇》中坐着轮椅的阔太,看多了她在流行艳情小品中的百变形象,几乎要觉得那个黑白文艺片中的那个摩登女郎恍若前世了,她又能端起架子演《金玉良缘红楼梦》中威严的大家长贾母,永远不是最抢风头的那个,却恰到好处流泻着戏味,卡尔维诺有言,“深度在表面”,的确如此。

  白璧微瑕

  李翰祥有部《三十年戏说从头》,以夸张影射的方式呈现了当年片场的热闹喧嚣。人来人往,满屋都是当红的英雄美人,争奇斗艳,情爱纠缠。然而据与王莱共事的邵氏影人回忆,任名家与大导们指点江山,她总是不发表意见的一个。邵音音形容是“世界上最好的倾听者”,独独提醒女孩子不要为眼前名利所诱,需适时储钱买楼,香港长大的楚湘云,则屡屡在休息室听她教授国语发音,称她为没有架子的前辈。可以想象,她那种北方女性恪守传统的恬淡,与演艺圈背后的功名利禄未必融合,但审时度势,面对现实,她也在该缄默时缄默。

  回到金马奖的话题,温柔如王莱者,对奖项也有执着和脾气。《推手》她分明是女主角戏份却拿了女配的奖,纵然是荣耀,她也不讳言是“被奸人所害,是主办单位的偏见问题”,甚至经再三劝说才愿意上台领奖。她的影龄漫长,真正独当一面的机会却不多,获得女配的次数虽多,却不是与她的电影生涯匹配的艺术认可,这样的遗憾,算是白璧微瑕。

  随着她的离世,华语电影最后一缕的民国印象也气若游丝。作家陶杰颇为伤感地慨叹,王莱是“向大地上寥寥几个懂得国语电影的旧影迷道别了”,但是回看她跌宕的一生际遇,仿佛所有的波澜在她身上都显得光辉,更何况,金马五十余年,获奖者众,真正值得青史留名的却未必那么多,王莱,则必然是其中的一个。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邵氏 王莱 香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