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迈向48周年:传媒巨擘尚能饭否

2014年11月19日09:52   娱乐专栏  作者:达泰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达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句经典台词从大荧幕上迸发出来的时候,恰逢香港娱乐工业的黄金年代。那时候电影制片公司、电视台人头攒动、你来我往,大家都在这丰饶的行业中拼搏。人与江湖,互为佐证,无论是为理想还是为淘金,总之这片沃土给人信心、给人机遇。那时的TVB,作为华语电视一座无法忽视的高山坐标,它的辉煌,到如今越发捉襟见肘,恰恰也验证着江湖的浪起潮落。

  在这寸土寸金的山巅,没有人能够永立不败之地,从来没有。而参照那些经典,江湖里的侠客,也总能在腹背受敌的窘境之中,打通任督二脉、先破后立。胜败其实只是外人的眼光,只是TVB这样在江湖上已经飘荡47载的“大佬”,早已经和时代一样成为印记,它的一点点波澜起伏,都总能引起所有人的侧目和揣摩来。(TVB今年实际年龄其实是47岁,因为忌讳所以使用的48一说,这种风格,也宛如江湖里的行事作风,颇让人玩味。)

  江湖全盛时代:“在TVB是件幸福的事”

  和电影一样,港剧经典之作们是在那个娱乐意识方兴未艾的年代里,从香港横渡深圳河,爆炸式地点燃了第一代年轻观众热血沸腾的青春。从《射雕英雄传》为代表的金庸、古龙武侠剧,到《大时代》、《陀枪师姐》等为翘楚的家族剧、系列剧,都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港剧迷们如数家珍的至宝。TVB创作的黄金时代,亦是如同宝石一般,镌刻在了港式娱乐的黄金时代。

  大约是90年代后期到世纪之交的这段时间里,伴随影碟机的普及和地面电视台的大规模播放,TVB与内地的节奏逐渐同步,一时间涌现出了无数经典,每一部都堪称观众的青春纪念册。TVB塑造的“娥姐”们,陪伴着观众一起成长,在今天看来,这大约便是TVB最好的黄金年代了。大热倒灶的电影里,萧红借着汤唯的口,绵绵地说出了“黄金时代”几个字,而这放在人生、或者每一段充满意义的旅途上,却其实字字珠玑。在曾经的TVB人眼里,位于清水湾的这片电视城,是划时代的传媒巨擘,它的黄金时代远元超过了年轻人们的想象。

  创作出《溏心风暴》、《家好月圆》的资深编剧张华标回忆说,“我觉得香港电视剧真正的黄金时代,应该在八十、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平均每三个剧就有一个会火。”在他看来,“那个年代在香港做电视编剧、监制或者是演员,都是挺幸福的一件事,因为在那个年代,每个年龄段的角色,都有极其出色的演员把关。”

  在张华标所说的那个黄金时代里,TVB为华语娱乐圈贡献了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一批演员,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周星驰,或许那时他们尚未崛起,但毫无疑问,这时候的新生代们组成了最好的江湖,TVB把持着演技卓越的实力派和冉冉升起的偶像咖,先人一步的平台体制确保了自身的创作优势,大量的高效、优质创作,赢得了观众。

  在TVB的辉煌造星史上,不得不提到“真正亲生女”汪明荃,她1971年便与TVB正式签约,在第一部电视剧《私恋》就饰演了女主角,可谓风头无二,而此后的几十年里,她为TVB拍了几十部电视剧,“当家女花旦”这桂冠给了她,TVB其他的女演员恐怕也不会有人敢不服。

  汪明荃直言不讳地表示,和电视剧比起来,拍电影反而并不那么享受,在电视台的表演舞台上,她自己更快乐也更放松。因此,仰仗着香港电视的黄金时代,汪明荃即使远离电影大荧幕,却也能够享受着巨星的无上尊荣。有人说,汪明荃是香港娱乐圈的异数,而在星光的背后,实在与TVB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最好的时代里,找到了最好的一批演员,大约也是属于TVB的一份幸福吧。

  江湖斗转星移:传媒巨擘,尚能饭否?

  TVB作为传媒巨擘,是舰艇一般的存在,但在江湖上漂泊,人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和港片同样经历了黄金一般的八九十年代之后,TVB固步自封的人才策略也显露出严重的弊端。

  据网友爆料,TVB台内编导的薪资一般比外界公司同等职位低至少三成,即使工作两三年之后晋升至监制级别,薪资可能也不到3万港币。对于底层员工而言,TVB的升职之路也越来越坎坷。甚至为了让员工无法轻松轻松跳转其他公司,TVB会要求编导职员使用特定的剪辑软件,因此在TVB所学的技巧都无法直接在外应用,这些无形中都给TVB的员工带来了不小的就业压力。

  底层职员难做,TVB艺员、主创的待遇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关于“翅膀硬了就要跳槽”的说法,外界更是早就吐槽了无数遍。TVB签约艺员参与剧集、节目,唯一收入就是是“show钱”(出场费),费用会合约上订明。除此之外,任何TVB活动例如推广、影相、商场活动、节目推广片,全部是员工义务,不会获任何金钱补偿。

  这种过于严苛的人才管理制度,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尽管TVB是优良平台,资源数不胜数,但却也很难留住人,甚至留住了人也留不住人心。有的艺人在审时度势之后,决定彻底离开TVB转而来内地发展,也有邓萃雯等资深演员和TVB保持良好的关系,以“部头约”的形式继续合作,但无论是怎样的方式,TVB的人才流失已经成为它的最大窘境。

  TVB的2015年月历出炉之后,更加显出了“港剧大佬,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捧红的花旦小生销声匿迹,而陈豪、黎耀祥、胡杏儿、黄宗泽等继续坚守的模范生们,只能纷纷与新人搭档,作为TVB创作保障以及平衡人气的下下之策。不少翻拍剧的亮相,更是不免让人对TVB的原创团队有更多的担忧:由马国明、周丽淇主演的《流氓皇帝》,翻拍自1981年由郑少秋、李司棋主演的同名喜剧;黎耀祥、黄宗泽、郭羡妮主演的神话剧《无双谱》,亦是翻拍自1981年李司棋、汤镇业主演的版本。新瓶装旧酒,看不到以往的明星阵容和实力原创,转而以剧集创意、颠覆经典来笼络观众,这一系列招数在武林之中是否还管用,都还要等作品出炉之后,才能看出高下了。

  除了核心的人才,TVB制播同步的工作方式也长期遭人诟病,香港电视产业发展进步远不如别人快。内地卫视、韩国、日本台湾等地都已经实现了制播分离,制作公司、播出平台之间的竞争的激烈程度足以用“凶残”来形容。

  在这样的局面下,TVB仍然坚持了制播一体的创作流程,编剧、拍摄和播出固守“一条龙”,人才流失和创作体制的弊端,都变成了尾大不掉的难题。然而这世界的现实在于,即使人们能够清醒地了解症结所在,往往也很难轻易解决。面对内外交困的窘态,传媒巨擘TVB尚能饭否?已然成为人们对于TVB深怀感情的一句沉重发问。

  江湖壮士断腕:小荧屏和大荧幕的左右手互博

  如何巩固港剧的地位,华语圈在看,香港人也在看,这是抛给TVB的首要难题。在邵逸夫先生这位名义上的“掌舵人”逝世之后,已经坚挺了47个年头的TVB究竟还要做些什么,才能真正让自己逆天回春。

  一方面,TVB作为业内巨擘,孤芳自赏的态度由来已久,这一点远不如内地的湖南卫视,接地气的创作、针对性的投放,甚至时刻不放松紧跟互联网小屏的动态,绝对是“后生可畏”。而通过与香港电视台的合作,湖南卫视作为内地的娱乐平台大佬,已经冲进TVB的传统领域,甚至包括一些内地视频网站也纷纷重视起香港市场,如何接住内地积极合作的这朵玫瑰,对于TVB是挑战,但也是机遇。

  另一方面,TVB针对年度热门剧集或者自家经典所做的延伸,也是“壮士断腕式”的尝试,《冲上云霄》、《十月初五的月光》纷纷借助电影化制作,横冲直撞打进内地大荧幕企图分一杯羹,足见TVB的野心。然而,这些借助经典作品的投资与回报前景,其实并不明朗,观众是否会为港剧情怀买单,“口碑牌”、“怀旧牌”能否帮助TVB渡过难关,都难下定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现在这样的时代里,“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早已经成为谬论。TVB人的奋斗与自救,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头破血流,才能换来答案。

  对于观众而言,TVB留下的回忆比现实更有参考价值,编剧张华标回忆自己离开TVB之后,“和一群大陆的年轻编剧合作,他们到现在都能回忆起《封神榜》、《射雕英雄传》的画面,这些画面我自己都不太记得了。”他说自己有一次去新加坡,有一位记者从小就是看港剧长大的,谈起港剧十几年的变迁,竟然流下了两行热泪。

  观众的这份情感,恰恰就是TVB最大的财富,而从TVB舞台离开的这些主创、演员们,内心其实也都饱含复杂的情绪。其实没有人能为它找到明路,但很多人却都期待着、或者希望自己也能为它做一些什么。

  虽然江湖险恶,但TVB却在湍流涌动的险滩里,一边稳固着舰船的航行,一边想方设法,为自己探出一条出路来。这气魄,就算“廉颇老矣”,但终究还是令人慨叹的吧。至少在一年一度的台庆之前,我们又再一次想到了TVB,想到了它所构筑的江湖世界。由浩瀚深邃的人心组成,接着平常生命的地气儿,意味深长、令人回味不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TVB 台庆 邵逸夫 TVB迈向48 tvb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