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文艺青年邓丽君

2015年05月12日10:31   娱乐专栏  作者:一把青   我有话说

  文/一把青

  五月八号下午五点零八分,邓丽君与王菲的隔空对唱版的《清平调》正式发布,以此作为对邓丽君逝世二十周年的特殊纪念。仔细考据一番,《清平调》原是李白受唐玄宗之命,为取悦杨贵妃所作,总计三则,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古典诗词浩如烟海,邓丽君为什么会单单选择这一首录制小样?除了同为“名花”,女人间的惺惺相惜之外,我想更大的原因大概在于,邓丽君,是一个文艺青年。

  《清平调》这首歌里还有另一处细节也印证了这件事。最末句的“沉香亭北倚阑干”,“北”字的发音,邓丽君有意识地念成“播”,其渊源是京剧中的上口字传统,所谓“上口字”,即京剧中不同于普通话发音的字,更可由此追溯到中州韵的古音,在元代周德清撰写德《中原音韵》中就有过整理。作为邓丽君粉丝的王菲,当然也依葫芦画瓢地学着偶像咬字,前后半段交相辉映,小小的一个音节也这般考究,其中的古韵,更为这首歌增色不少。

  其实,早在1987年的专辑《我只在乎你》中,文艺青年邓丽君就尝试过为自己的三首歌曲填词,例如一首《非龙非螭》,歌名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螭指的是一种似龙而非龙的动物,结合“把青春寄托在那茫茫潮流世界里,我是一个没有过去的女人”的歌词,她似乎想传达的是“本我”与“非我”之辨析的哲学概念,是一段晦涩的自白,所以反响平平。我们不知道邓丽君是在何种机缘之下接触到了这个现在看来依然生僻的古汉语,不过她好像对自己的文学功底无甚自信,不仅始终使用的是化名“桃丽莎”作词,更是屡次三番拒绝了词坛泰斗黄沾“求围观”的要求,紧张腼腆地微笑,连连说拿不出手。不止如此,在许多官方资料上,邓丽君最喜欢的书一栏填写的都是《日瓦戈医生》,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而在她留下的诸多遗物当中,我们还可见到齐全的鲁迅全集、萧红全集、唐诗三百首、各个版本的《红楼梦》,以及方便随身携带的法语小字典——就像后来广拜名作家董桥、蒋勋为师,努力朝“写作者”身份发展的好闺蜜林青霞一样,早早离开学校闯荡江湖的邓丽君也自知“先天不足”,故而对文化圈充满向往,甚至跟画家范曾也有过接触,成为她一生为数不多的与大陆人的交集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在网络上流传的“你没听过的邓丽君”纪念歌单中,除了那些她唱过的,相对小众的英文歌、爵士、舞曲,还收录着一首《山东曼波》,是邓丽君十五六岁初出道时候的歌,她尾音上扬,操着山东方言唱道,“俺说曼波,俺道曼波,俺也说不清什么是曼波”,俏皮滑稽,和后来甜蜜优雅的形象定位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些让人大跌眼镜。这首歌原唱恰好也叫王菲,他是生于1929年的台湾男歌手,在一次演出中听完“曼波女郎”葛兰的演唱后灵感突发,随手写下这首调侃戏作,却因其小调式的诙谐曲风在五六十年代风靡了台湾,故而被初出茅庐的邓丽君所翻唱。那时候的她,刚刚退学,辗转于各大歌舞厅登台演唱,还没有后来的“岛国情歌”系列,更没有变身成为文艺青年,就像初出道时出卡带翻唱邓丽君《风从哪里来》的王菲,一本正经的脸上还带着婴儿肥,她还没有成为王靖雯,还没有树立风格,更没有成为微博拥有数千万粉丝的那个“三姐”。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女神也不是一日就登上了神坛,百炼成钢,文艺青年也都有着青涩的过去。也许多年以后,当再听着《清平调》的旋律回想往事的时候,又会想起些什么,是会让我们追忆不易,感慨唏嘘的呢?

  【2015 05 12 南方都市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邓丽君 王菲 清平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