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话剧《隆福寺》 寻觅消逝的老北京

2013年05月21日20:29  新浪娱乐 微博
话剧《隆福寺》话剧《隆福寺》

  策划:闫平 徐菲

  撰稿:徐菲 邓斌

  新浪娱乐讯 2013年5月22-26日,由林兆华执导,高亚麟[微博]和李林主演的话剧《隆福寺》即将在东方剧院亮相。该剧是继《茶馆》《窝头会馆》后,林兆华再次执导的京味话剧。日前在排练场介绍该剧,这是一部“不太像戏的戏”,没有三一律,没有精巧勾连的冲突,大多数时候台上只有两个主演,你来我往的讲出了北京城八百多年的沧桑和隆福寺百年间的变化。

  据介绍,《隆福寺》倒叙讲故事,共三幕,第一幕是1976年刚刚经历一场历史浩劫的北京;第二幕是建国初期正面临“旧城新建”的北京城;第三幕则干脆回到1901年世纪之交、处于清朝政府统治之下风云变幻的京城,那个时候的隆福寺还是一座寺庙。

  作为一部京味话剧,不同与《茶馆》、《龙须沟》、《窝头会馆》等拥有不少群戏场面,剧中除了庙会、拆迁等营造声势的场面戏,大多数时候台上只有两个主演,你来我往的讲出了北京城八百多年的沧桑和隆福寺百年间的变化。在三幕的三个时代里,高亚麟和李林两位演员分别饰演三个角色,对此主演之一李林曾调侃,“一幕我演高亚麟的大爷,另一幕高亚麟演我大爷。”而还剩下的一幕,则是俩人一个和尚一个醉汉,舞台上还有一尊隆福寺的大佛。

林兆华再做京味戏林兆华再做京味戏
高亚麟、李林演绎醉汉与和尚
高亚麟、李林演绎醉汉与和尚
高亚麟、李林
高亚麟、李林剧中穿越

  林兆华再导京味戏:不太像戏

  导演林兆华概括《隆福寺》是一部没有精巧勾连冲突的,“不太像戏的戏”。

  但高亚麟和李林两位演员在舞台上你一言我一语,岂不是相声?执行导演王丁一解释,《隆福寺》用的是戏剧的表演方式,而非“相声”的表演方式,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及整部剧的结构,虽然被大导强调看上去“不太像戏”,可终归会落回到“戏”的本体上。

  话剧里唱起京韵大鼓

三弦演奏马小祥三弦演奏马小祥

  林兆华十分推崇中国戏曲以及民间曲艺,在以其名字命名的邀请展上曾力推戏曲大师裴艳玲,平时的座谈采访中也一再强调中国戏曲之博大精深,他的作品中总会体现出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影响。这一次《隆福寺》添加的民间曲艺也不少,京韵大鼓的穿插就让全剧带有了浓郁的北京风情。

  在剧中负责表演包括大鼓、单弦、数来宝在内的4-6种曲艺形式的主演李林,是北京土著,曾在北京市曲剧团学艺5年。说起和《隆福寺》的缘分,李林一面追溯师承,“我师爷当年学徒就在隆福寺”,一面也感慨是大导林兆华“成全”了他,让这份萦绕于心的京味儿文化能在舞台上有个展现。

  而剧中为李林的表演伴奏的是出身曲艺世家的三弦弹奏者马小祥。《京城鼓曲世家》一书中曾记述了马家几代人从艺经历。马小祥的祖父马连登、伯父马增锟、马增奎,父亲马增祥(马岐),姑母马增芬、马增蕙、母亲马静宜等都是京津两地享有盛名的曲艺家。马小祥九岁由“三弦圣手”韩德福开蒙,十岁便有机会为“单弦泰斗”曹宝禄伴奏。剧中,马小祥不仅一展京韵大鼓之精粹,还赋予了“弦子”更丰富的表达形式——带有即兴色彩的声音配合,营造出“弦子和演员对话”的效果,成为舞台上的“第三主角”。

  招募民间高人当群演

  在五月,除了《隆福寺》,大导林兆华还有两部作品在上演,分别是《大将军寇流兰》和《白鹿原》。在这两部戏里,林兆华都启用了大量群众演员,组成声势颇为浩大的群众场面。《隆福寺》虽然只有两个主演,但论起群众演员却延续了大导的风格——三十余位群众演员在舞台上客串了拆迁的工人和逛庙会的百姓,完成了若时代场面呈现,如同在舞台上展开了一副北京版的《清明上河图》,连带观众一起裹进了老北京的历史长卷。

  作为年过七十又做了一辈子戏的导演,林兆华对于舞台上“装腔作势”的表演很不以为然。这次《隆福寺》的群众演员,他也像在《大将军寇流兰》和《白鹿原》中一样,启用没学过表演的普通人。为此,剧组和景山街道组织了群众演员“海选”活动,希望能挖掘出一些想要玩票儿的“民间高人”,让《隆福寺》变得更加接地气儿,让这部“不太像戏的戏”能够展现出真真切切的北京人生活。那么这些群众演员需要跟大导学习怎么演吗?大导一挥手,“不用,到时候换上衣服,自然地往台上一站就成。”遛鸟的、耍空竹的、坐下来喝豆汁儿的、围观杂耍卖艺的……一干人自自然然的出现在台上,带着活生生的烟火气,衬着大幕上老北京的图像记忆,透着一股熟悉又亲切的感觉。

  高亚麟零片酬支持大导

高亚麟对话媒体高亚麟对话媒体

  除了80后的演员李林外,剧中的另一位主演就是因《家有儿女》而被广大观众熟识的高亚麟。在《隆福寺》之前,高亚麟已经出演了大导的三部戏《说客》《刺客》和《伊凡诺夫》。据高亚麟介绍,他与大导合作的缘分起源于大导的女儿林丛。“当时大导的《说客》排了很久,剧中角色子路找不到合适的。林丛和我熟悉,就让我试试,结果演起来很合适,和濮哥(濮存昕[微博])搭戏也舒服。我和濮哥每场都在变,都有即兴,都不一样,观众的刺激,对手的刺激,真实的交流,每天都在进行新的创作,是电影电视不能得到的。”

  谈及这次零片酬出演《隆福寺》,高亚麟直言是因为大导排戏的方式和风格是他想要的,也是他对戏剧的理解,“对的人做了对的事,很自然的就在一起了,他找我,只要我觉得能演的,我就演,不计较报酬。”

  高亚麟坦言自己虽然不是北京人,但19岁来京,大半辈子在北京度过的,对隆福寺也很熟悉。“我单位就在灯市口,离隆福寺着很近,当时老往这边儿来,买吃的用的。隆福寺和颐和园、故宫[微博]不一样,更平民化,吆喝遍地,是普通人去的地方,包含着很多人的记忆,很多人的汗水快乐,有点儿像过去的天桥。不过,我要是不排戏,都不知道过去的由来和故事,不知道楼上还有寺。这戏是和过去隔着时空对话,不然空看那些颓垣败壁有什么意思呢。”

  “听不懂”的北京话?

  老舍先生创作的《茶馆》和《龙须沟》开创了京味儿话剧的传统,近年来《窝头会馆》、《我这一辈子》等新作的上演,也传承延续了京味话剧的格调。京味儿戏的特点之一就是台词中大量使用的北京土话,如果不是“北京土著”,有时候还真不太容易理解话里话外的含义。在话剧《窝头会馆》上演之后,就有观众“抱怨”京味儿太足,有些台词听不懂跟不上,“见天儿”“麻利儿的”“幺蛾子”等一些北京俚语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隆福寺》讲得是老北京百年间的兴衰,其台词自然也加重了“京味儿幽默”的分量,北京土话的融入显得韵味十足。一部《隆福寺》,不仅让老北京们听到了熟悉的腔调,也让观众们趁机检验一下自己的北京话水平,看看自己是否能够从容过关。

  京味儿戏中的北京话——北京话测试题

  

  《茶馆》

  王利发:“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不合适)

  刘麻子:“得啦,今天我孝敬不了二位,改天我必有一份儿人心!”(孝心,意为贿赂)

  康顺子:“是呀!我走,好让你们省点嚼谷呀!”(食物,口粮)

  小吴祥子:“甭跟我们拍老腔,说真的吧!”(倚老卖老,大言训人)

  《窝头会馆》

  金穆蓉: “您这着的是哪门子急啊?”(着什么急)

  金穆蓉: “我们拿出来使,再硌着人家,人家不给钱也就罢了,真要算计我们,讹我们一道,我们找谁讲理去?(让别人心里不痛快)

  田翠兰 :“您吃浆子吃多了吧?”(人糊涂了)

  古月宗 :“我怕乐大发了挺被窝儿里,出来透透气儿。”(乐极生悲,死在床上)

  《隆福寺》

  你别在这儿胡吣!(胡说八道)

  这要是搁在以前,其实有六扔多远。(极疏远的关系)

  我看您还是摔得不够厉害,还有功夫跟这儿逗闷子。(东拉西扯的开玩笑)

  您说横不能上去二话不就给他掐死吧。(总不能)

  哎哟,算了,我跟您掰扯不清了。(解释,争辩)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