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平 【《国家的孩子》故事梗概】
上世纪60年代初始,国家处于困难时期,饥饿威胁着全国的城市和乡村。上海、南京等城市的福利院人满为患,弃婴激增。周总理、乌兰夫与康克清等领导人共同组织了一场对幼小生命的紧急营救行动。3年中,内蒙古大草原接纳了3000多名南方的孤儿,这些孩子被蒙古族的额吉(母亲)和阿爸称为是“国家的孩子”。
淳朴的牧民认为“国家”比天大,抚养“国家的孩子”责无旁贷。话剧以这段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上海孤儿小根被牧民巴特尔夫妇收养的故事。他的蒙古语名字叫温都苏(也是“根”的意思),幼时患有严重的腿疾,巴特尔变卖了祖传的镶银雕花马鞍,治好了孩子的腿疾……半个世纪之后,温都苏启程来南方认亲。
文艺时评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广袤的草原,硕大的木轮勒勒车,高高悬挂的彩色经幡,天幕上一轮鲜红的太阳,《鸿雁》的歌声和音乐旋律在回荡……上戏剧院的舞台上一派内蒙古大草原的景象,大型话剧《国家的孩子》刚从内蒙古献演载誉归来,近日再度在这里上演。从戏里到戏外,这出戏堪称是汉蒙民族团结的一曲美妙的颂歌。
50年来,上海戏剧学院曾为西藏和内蒙古培养了好几批自己民族话剧演员,受到中央的多次褒奖。话剧《国家的孩子》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2届内蒙古委培班的毕业汇报演出剧目。这是继1986年第一届内蒙古班学生演出《黑骏马》享誉中国剧坛之后的又一台好戏。该剧荣登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专业组“优秀剧目奖”榜首,荣获上海市委宣传部重大项目优秀作品成果奖。
话剧《国家的孩子》由剧作家孙祖平根据蒙族作家萨仁托娅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改编,由龙俊杰任导演。孙祖平表示,自己被上述真实的故事深深打动,决心将其搬上舞台。他深入内蒙古体验生活,访问了好几个“国家的孩子”的原型,听到一个从没有生过孩子的蒙古族额吉,在收养了汉族孩子之后,居然有了奶水的故事。他把这个细节写进了戏里。他在创作剧本时,一边听蒙古族民歌《鸿雁》,写着写着,常被蒙古族人民无疆的大爱感动得泪流满面,他说:“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来写这个剧本的。”一部剧作家投入了真情的作品,八易其稿,终于获得了成功。
民族团结的深情在舞台上得到了动人的演绎。这出戏以温都苏的故事为主线,以嘎鲁组织国家的孩子集体寻亲之旅作副线,两者交叉互动,增加了悬念,使一出正面歌颂民族团结的戏,有了意外的戏剧冲突,更有可看性。50年后,当年的南方福利院汉族男老师孟华当了院长,无意间揭开了嘎鲁身世的真相,原来嘎鲁是孟华和另一位汉族女教师鸿雁相恋生下的女儿,被内蒙古的喇嘛院长所收养。嘎鲁也是一个“国家的孩子”。喇嘛院长和巴特尔一样,都为抚养国家的孩子无私地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孟华提出验血认亲,嘎鲁却拒绝接受喇嘛院长以外的父亲。
内蒙古表演班学生演《国家的孩子》,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是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和生活,舞台上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个动作、一声叫唤、乃至于一个眼神,他们都有生活的积累,因而在表演时放得开,民族特色鲜明。蒙族班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他们配合默契。从主角到配角,以及十几位群众演员,表演一丝不苟,合作堪称完美。饰演温都苏的朝鲁门、饰演喇嘛院长的苏日雅、饰演敖根的卓拉、饰演巴特尔的诺敏达来,都有上佳的表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小温都苏的王莎莎,是个汉族女孩子,她的表演感情真挚,特别是演腿病治好后和巴特尔练习摔跤一场,透出一股不服输的倔劲。整台演出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放射出人性的光辉。
温都苏在剧终时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草、一棵树,而你们就是我生命的草原!温都苏永远永远爱你们!”这是一棵小草对内蒙古大草原发出的宣言。大爱也有言,大爱也有声。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份无私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