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冯氏贺岁力作《天下无贼》专题 >正文

《无贼》有硬伤 王刚:我和冯小刚没个人恩怨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01:09 北京娱乐信报
《无贼》有硬伤王刚:我和冯小刚没个人恩怨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英格力士》内容简介

  小说描写了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特殊年代,在新疆的乌鲁木齐,一个名叫刘爱十几岁的孩子却对英语情有独钟,他梦寐以求能够拥有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渴望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格力士”。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执著地追求着心目中神圣的优雅与真诚,在他敏锐躁动而又无所顾忌的目光下,一串串隐蔽的事件,一个个复杂的心灵一一呈现。这篇作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那个疯狂年代里对人性的扭曲及对灵魂的摧残。
《无贼》有硬伤王刚:我和冯小刚没个人恩怨
获奖意外

  “在我看来《英格力士》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记者:新作《英格力士》获2202票,成为读者评选的年度长篇小说第一名也是专家评选的第一名,著名作家王蒙的《青狐》都在其后,您对这个奖是否感到意外?

  王刚:我能获这个奖确实没有想到,文学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读者还是评论家都比以往任何时候要苛刻,而且像王蒙先生的作品,像《狼图腾》等都是相当不错的小说。但是由媒体、读者、专家到最后把这个奖项很慷慨地给予了我,我确实没有想到。

  这么多年来这是我第一次获奖,而且是在文学的明星效应都已经彻底失去的这个年代。我开始热爱文学的时候,像王蒙他们都是大明星,人们对他们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今天的影视明星,在那个时候我真是羡慕死他们了。但是你要让我自己去解释这个小说它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关注,我自己也说不太清楚,我只是踏踏实实的、而且不为任何人只是为自己的内心写了一部这样的长篇小说,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这样一个很喧嚣的时代,写了一部在我自己看来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小说,竟然到最后是这样一种效果,我真想不到,但是我很高兴。

  记者:能否说《英格力士》这本书是您创作的小说中迄今为止引起反响最大的?

  王刚:对。其实我创作的路程是坎坷崎岖而漫长的,很多人也认为以前多少次我都应该受到如此的关注。

  记者:最直接的感触是什么?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王刚:最近方方面面找我的人挺多的,采访尤其多,我最近才知道中国有那么多媒体,有那么多报纸,有那么多记者,我是最近才知道的。

  书名真相

  “《英格力士》原名叫《English》”

  记者:对这部小说的书名,你当初怎么设想的?怎么用了这个名字?

  王刚:开始这部小说叫《English》,我没想到把它翻成汉语叫《英格力士》,但是出版的时候编辑们提出来怕跟英语课本弄混了,满大街都卖英语课本,别人还以为这是一本红色封面的英语教材,所以说应该改一个名字。但是我坚决不同意改成如《弯弯的河流》、《中国往事》等等别的名字,我不太喜欢这类名字,我还坚持想用“英语”的名字,因为我觉得它蕴含了我自己所想像的、所思考的一些意义方面的东西,然后双方探讨,责任编辑就说要不叫《英格力士》,我觉得很好,既坚持“英语”这个意思,同时又不给人误解。

  记者:许多网友说故事看完了感觉心里有点悲凉,您说这是您的呕心沥血之作,创作时间真有8年这么久?

  王刚:是这样,1996年我写一本小说《月亮背面》,写完了以后,我就想着写第二部小说,我想到了关于在我童年或者青少年时代我的故乡乌鲁木齐的一些往事,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太平常的东西,想把它写成一部长篇,但是很不成熟。一次一次地思考结构,但真正写没有用那么长时间,真正写是两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把它写完了,用半年的时间翻翻、看一看,有的地方再做做修改,真正写了有两年的时间。

  记者:您写的那些故事应该是在描述自己的成长环境吧?

  王刚:任何一个作家一定有他自己的生活体验,有他当时所看到的东西,有他听到的东西。他周围所有的因素共同构成了他内心的某种积淀,小说就是对这个积淀的表达,因此不能说是完全是我个人的生活经验。

  还有我觉得一个好作家应该善于把别人的故事写得跟自己的故事一样,这是一个作家有才能的表示,我所崇尚的很多作家是这样。

  记者:您对自己的文学道路或者说现在取得的文学成就怎么评价?

  王刚:一个作家有可能会写很多年,他的每一部小说完成以后,就成了过去时了,跟他未来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新的东西总是对他最有诱惑力的。所以我对于无论是《英格力士》也好,还是《月亮背面》也好,都是过去的东西,我希望我以后的小说,也能写得很好。

  心中憾事

  “《天下无贼》剧本确实有硬伤”

  记者:您对于小说的看重远远大于已经从事的编剧创作。可是媒体的关注度,或者受众的关注度也不是说正好相反,有网友甚至提问是否想拿编剧创作奖。

  王刚:前一段时间有媒体采访我说:“你编了电视剧《月亮背面》,你编了电影《甲方乙方》、《天下无贼》,可是我们都不知道你啊。”我就在想这个问题出在谁的身上,我想了一下,一方面出在我的身上,另外一方面我觉得编剧这个阶层在整个影视操作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其实可以提议就由媒体组织一个由广大的观众或者读者投票的最佳编剧奖,把《天下无贼》、《功夫》《十面埋伏》等片子拿出来,评哪部剧本写得比较好一点,让大家投票,这实际上是一个很正常的渠道,把编剧从幕后拉出来。

  大家以前不知道我,这一定不是我个人的事情,而有可能是这帮写字的人(编剧)共同面临的问题。

  记者:有网友说冯小刚曾提到《天下无贼》剧本漏洞百出,是吗?

  王刚:我觉得冯小刚说的是对的,这个剧本它的确是有很多问题,而且当票房有一个亿的时候,我心里面觉得挺惭愧的,因为毕竟作为这部片子的编剧,我们使足了劲也没有真正能够解决这个剧本里面存在的硬伤,我觉得还是挺不应该的。

  即使是这样,作为编剧我也做了我最大的努力,把这个剧本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尽可能地去找新的平衡点,通过一些其他方面的手段,转移观众的视线,使大家不要眼睛老是盯着那些硬伤,而是被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这部电影的气质所吸引,现在看起来好像效果还是不错,要不怎么会有一个亿的票房,要不怎么很多人甚至评价说这是冯小刚最好的电影。

  被娱乐化

  “我和冯小刚没有个人恩怨”

  记者:你怎么看待与冯小刚之间的合作,据说也有不快?

  王刚:我和冯小刚合作三次,我觉得我俩的合作还是挺愉快的。如果合作不愉快,我干吗要跟他三次合作。反过来说冯小刚跟我之间如果说不好,为什么要跟我三次合作?而且冯小刚几任助手都对我不错,对我的生活各方面照顾得非常好。所以我觉得冯小刚那个创作集体真像一个家庭一样,其实挺好的,我反复强调有些事不是我跟冯小刚个人之间的恩怨。

  这次发生这个事使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我被娱乐化的问题。比如我写《英格力士》,陆川导演喜欢《英格力士》,而且他多次表述对这部作品的理解,这本来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可是媒体当中出现的文章,我要说了标题你们都觉得可笑,“冯小刚的御用编剧移情陆川”,我跟冯小刚、陆川三个人都是男人,“移情”他们都用,这绝对是被娱乐化的。

  第二次被娱乐化,是《英格力士》获奖,这本身我觉得是严肃的问题,一些大报报道出来的标题却多是“《英格力士》战胜了《狼图腾》”,但是我觉得它都没有出格。可是就有一篇报道说是“编剧王刚对于冯小刚不满”,我再次莫名其妙地被娱乐化了,第二天早上我还没有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冯小刚给我打电话了,说“第一对你得了双奖表示祝贺,第二看了报纸但我觉得我们关系不错,如果你要是别人,我都不会给你打这个电话,我之所以给你打这个电话,是因为我们这么多年在一起……”我问他文章里面说的一些什么东西,我一听用词就觉得肯定不是我的语词习惯,然后我说我回头看看这个报道。

  我回去找着这篇文章一看,觉得确实没有想到会被人这么写,所以我就试图通过别的媒体来把这个事情有所澄清,但是我发现很多人,你说别的他们不见得听也不一定给你报道,对这种事却特别关注,以至于到最后大家都觉得好像在我跟冯小刚之间真发生了什么事。

  我想找这个记者,采访人很多,究竟是男的还是女的我想不起来了,但是我确实想找他。可是当我仔细一想,我觉得好像我不应该去找他,为什么?因为我无法证明当时我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改编剧本

  “我不会自己改编《英格力士》”

  记者:许多读者想知道您对包括《英格力士》的电影改编有什么想法,谁改编?谁来拍?

  王刚:关于《英格力士》的编剧,我推荐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黄丹(音),我觉得他是一个我比较信任的好编剧,他编了我的《我的1919》《西洋镜》、《台湾往事》,他对于艺术电影的研究我觉得很到位。我为什么自己不编?一个是自己写的小说,可能会陷得比较深,自己再改编可能是有问题的。第二编剧搞得我很累,越编剧我就越很难写小说,因为编剧这个事情照顾方方面面的事情,它是不自由的,小说是自由的。我希望我不断写出好小说,让别人编我的小说。

  至于导演得要由公司去定,从我个人的角度,我非常欣赏陆川,他的《可可西里》我觉得也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电影,而且他对于这部小说的理解我觉得也很好。

  记者:现在在孕育下一部作品?

  王刚:是,我经常有好几部作品的想法在头脑里来回转,因为我的经历比较丰富,所以我觉得我可以尝试写多种题材的东西。可是现在让我提前说出来,我下一部小说的名字和内容,我觉得很难,一个是我自己本身没有确定,另一个是我确实是对于目前那么猖獗的盗版有点恐惧,所以很多事最好现在不要随便说。现在一年有1000多部长篇小说出来,因此我对我自己的要求不要太快。

  采访手记

  作为实力派作家,直到长篇《英格力士》的获奖才引起众媒体的聚焦,对于王刚来说似乎有点迟,事实上,早在1987年他陆续就发表了小说《冰凉的阳光》、《博格达童话》、《红手》、《秋天的男人》、《遥远的阳光》等一堆作品,纯文学不景气?那电影《甲方乙方》、《天下无贼》总该是商业娱乐成功的典范了吧?王刚正是这两部片子的编剧。两部大片的红火并未把他从幕后推至台前,一提“王刚”俩字,人们想到的还是那个演和坤闻名的演员。虽然王刚自己也呼吁“媒体应该关注一下编剧”,因为“剧本乃一剧之本,如果故事不好很多地方你要使很多劲儿,片子还是有问题”,但中国人向来只重视聚光灯下的神话,而不愿探头去看一眼帷幕后的真实。

  但这迟来的关注毕竟还是来到了,在由《当代》杂志社组织的“长篇小说年度奖”活动中,王刚新作《英格力士》继之前夺得读者评选最佳之后,又成为专家评选的最佳,包揽双奖。于是成了各家“势利”的媒体竞相采访的香饽饽。1月5日,王刚应邀做客新浪网,本报记者通过主持人马骧对其进行了采访。信报记者李冰/文 宇昕/摄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天下无贼》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