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评《哈姆雷特》艺术家创造世界

2015年06月16日12:47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 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
拉斯·艾丁格 拉斯·艾丁格
田沁鑫导演与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院长托比亚斯-维特 田沁鑫导演与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院长托比亚斯-维特

  编者按:导演田沁鑫[微博]在德国邵宾纳剧院的《哈姆雷特》演出初毕之时,提笔写下一篇剧评。

  笔快,思健,字句有力。

  她喜欢导演奥斯特玛雅的强烈表达,喜欢“德国王子”艾丁格的准确把握。

  她在朋友圈里“任性”地说:“难得我赞一个戏,戏漂亮,戏剧精神伟大,演了十年。”

  她在文末想到了德国的戏剧体制——

  “艺术家们如此大胆地玩弄观念,狂热的进行着戏剧实验,和它的体制有关系。德国在文化财政及公共财政方面的投放支持,令其他国家的艺术家羡慕。”

  哲学家解释世界,艺术家创造世界

  by 田沁鑫

  13日晚,在天津大剧院观看柏林邵宾纳剧院演出《哈姆雷特》。舞台上充满“德国表达”!激烈的肢体冲突,激昂的语言暴力,激越的表达。“莎士比亚”被德国化占领。不由想起,日耳曼民族的代表性人物希特勒。理性、严谨的外表,肆意妄为的内心。

  我的印象:强悍!

  昨天晚上的演出,我不错眼珠。开场,墓地,送葬丹麦国王,无声而激烈的动作性的组织动作,为了安放一口棺材;演员现场喷水,不断摔倒在泥泞的土地上;爆发性的摇滚乐声,不断加强,刺激观众的注意力!强悍!这是戏的开场给我留下的印象。然后,演员手持摄像机不断拍摄自己和他人,强调自我,突出自我,认可自我,张扬自我,自我的纠结,自我的矛盾,自我的情感,自我的自卑,自我的自负。我看到的是德国人的哲学,德国人的表达,德国人的认为,德国的文化。然后,角色转换迅猛,几乎没有过程。我喜欢导演奥斯特玛雅的这种强烈表达,看得出来有梅耶荷德和质朴戏剧的接受和变种。介绍说奥斯特玛雅喜欢推陈出新,喜欢重构经典,喜欢大胆改编,喜欢直面当代现实。他说:希望在我的舞台上看到精彩的经典重现,是今天可以感受的生活的真实与残酷。

  我看见了这些,他用强烈的抽象力量,颠覆了剧场印象!

  看不上不演灵魂和精神的演员

  一个劲爆的哈姆雷特向你走来,艾丁格身材健美,我私下里和他聊天看到的。台上的他扮演的王子是个胖子,为此,演员明场让观众看到他换上制作好的“胖袄”穿在身上,舞台上,一个灵活的胖子活跃的展现,他的翻滚,他的跳跃,他的摔倒,他的扭打,他的登梯爬高。关键是他的表情拿捏有度,他的语言暴力,如此的酣畅淋漓。他骂的两个女人,一个他妈,一个他女友。妈是妈来,友是友的清晰的阶层认识和亲疏关系,艾丁格的把握是准确的。

  我看到了他处理这个王子时候的创作态度,一个精致的手工艺人,打造了立体和鲜活的一个穿现代衣服的王子,或者说一个纠结的人的灵魂。

  我看不上塑造人物不演灵魂和精神的演员。所以,我喜欢拉斯·艾丁格。

  德国的文化政策

  听说,德国是以公共财政支持剧团的。沈林博士撰文介绍“柏林一个市的年度政府艺术拨款是9158万欧元,相当于7830万英镑,英国政府对艺术的资助是5730万英镑,而美国,全国的国家艺术赞助是1550万美元,即970万欧元,全美国给艺术家的赞助是柏林的1/10左右。”

  听说,德国一些演出商意图削减体制给剧团的经费,遭到普遍德国艺术家的抵制,怕把艺术家逼进市场,落入了资本家的圈套。我想,在柏林墙拆倒以前,东、西德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个政权 阵营,拆倒柏林墙的刹那间,震撼点被推向了高潮,人们似乎头皮发麻,目光如炬,全世界瞩目!那一推,让很多德国人终身难忘!随着时间的流逝,体制的溶解, 文化阵痛之下的震撼点似乎裂开了缝隙,居然被不明不暗的保持了。

  毕竟这个民族有着理性的狂热,德国艺术家们如此大胆地玩弄观念,狂热的进行着戏剧实验,和它的体制有关系。德国在文化财政及公共财政方面的投放支持,令其他国家的艺术家羡慕。每年10月飘小雪的时节,德国,以柏林戏剧节迎来四方宾朋,凛然的季节,高洁的帷幕拉开,然后便可以看到整齐又肆意,有力又放纵的德国戏剧。几乎有点儿模式化的属于德国人的倾力表演,让人热血沸腾。

(责编: pp)

文章关键词: 德国艺术家哈姆雷特田沁鑫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