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行商挟贺岁片要求分账比例提高2%

2012年11月16日15:08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彭 骥

  故事总惊人相似,结局或各有不同。昨日,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等五大发行公司联合向院线发出《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发行方票房分账比例从43%提高到45%,涉及到《1942》、《王的盛宴》、《大上海》、《一代宗师》、《十二生肖》、《血滴子》、《泰礮》、《笑过2012》、《秘密花园》等九部贺岁档影片,先发制人掀起2012年贺岁档首轮风波。

  联系到去年张伟平单枪匹马挑战院线未果,此结盟被戏称为“复仇者联盟”。事出突然,院线方匆忙应对,初步计划各大院线组成“守护者联盟”;而五大发行公司在《通知》抛出后都默契地保持沉默。相比片方、院线方的商业利益博弈,票价、影片质量才是观众更关心的话题。

  发行方“抱团”欲提高分账比例

  《通知》由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大发行公司联合盖章落款。《通知》称,近年来,国产影片的制作水平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大量新的制片技术的应用和人工费用的成倍提高,影片的制作成本也在成倍上涨。为了逐步理顺制片、发行、放映环节的经济关系”,五家公司经协商达成共识,自2012年贺岁档上映的《1942》、《王的盛宴》、《大上海》、《一代宗师》、《十二生肖》、《血滴子》、《泰囧》、《笑过2012》、《秘密花园》开始,五家公司发行国产影片所签署的《国产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中,发行方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将不低于45%:55%。同时,似乎是为了避免背“提高票价”之骂名,《通知》还写道:“此次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调整,建议从影院的分成中解决。”

  据了解,目前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惯例是:除了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外,剩余票房所得中,57%左右归院线和影院,43%归制片方。

  张伟平曾单挑赢了院线

  发行方与院线就票房分账问题的较劲似曾相识,去年贺岁档前,张伟平就为《金陵十三钗》单挑院线要求调整比例;五大发行公司借着贺岁档开战前夕的强强联手出招,如此浩大声势,倒是史无前例。

  简单梳理下,2002年,《英雄》向院线争取到的发行方分成比例从当时的35%提高至40%,《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陆续提高至41%、42%。去年,《金陵十三钗》发行方新画面公司向院线要求将分账所得从通行的43%提高到45%,引来热议,上海联和、中影南方新干线等8家院线联合表态,若不协商就拒绝放映《金陵十三钗》,并缺席院线看片会。后经协商双方和解,具体分账比例由院线和新画面进行二轮磋商决定,双方可根据放映情况微调。不久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即下发“关于促进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电影院对于影片首轮放映的分账比例原则上不高于50%”,意味着电影《金陵十三钗》成为受益者。不过,新画面公司负责人张伟平对“赢局”并不满意,在受访对8大院线分账之争发表看法时,称对院线的作为不伤心,伤心的是同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反而落井下石。虽未点名,但矛头直指声称“不涨票价”的博纳影业老总于冬,博纳影业则回应称,不主动参与骂战。

  院线结盟坚决反对“让步”

  面对此次五大发行公司临近贺岁档的联手出招,不少院线工作人员都表示“太突然”。浙江时代院线副总伍少康透露,今天,发行放映协会就会在深圳举行会议,估计会上这件事会成为焦点。上海联和院线吴鹤沪表示,对于该事件,院线处在一个被通知的状态,看到《通知》后,几大院线方经过一天的商量,已组成“守护者联盟”达成共同态度,即“坚决反对”,并拟定“意见”。

  据介绍,“守护者联盟”参与的院线包括全国最大的院线万达院线、排名第二的联和院线以及广州金逸、南方新干线等其余排名前十的数家院线(除了兼有发行和影院的博纳、华谊旗下影院)。“意见”指出,发行方擅自提出提高分账比例的做法,首先在形式上欠妥,对院线不尊重,行业内改规定,应该由相关方协商决定,而不是发《通知》;更关键在内容上,不能以制片成本为理由提高分账比例,“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中小成本的电影就要降低分账比例?他们提出这样的说法,是对他们服务的终端不了解,作为院线来说,已经进行了全面数字化改造,这些设备更新都是院线自己出,为的是让影院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可以放映3D影片,这样反而减低了片方的成本,因为他们不需要再做拷贝,一般一个拷贝一万元,一部影片基本要一千个拷贝左右,这笔费用也是非常可观的。”吴鹤沪还表示,片方想要赚钱,应把精力放在影片的质量上,而不是钻进分账比例里;如果发行方态度很强硬,院线可以选择不放映影片。

  中影南方新干线负责人赵军也发表看法,称电影产业的市场化才刚刚开始,全行业的标准化路径远远没有清晰,利益的调整又要激起内部重重矛盾了,若如此,电影业的经济资源或将通过制片方向那些不合理地拿高酬金的少数人倾斜,“制片方都说制片亏损,难道明星们都亏损了吗?谁在操纵一盘盘亏损的生意呢?就电影产业上下游当下的情形来说,影城的投资和院线的建设已经越来越规范,而制片业大多数到今天还摸不着市场的脉搏。有好的片子影城就能够有好的产出,而纵使有好的档期,制片方也未必拿得出好的片子。”赵军还提出,“好钢要使在刀刃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每张票的5%专资,拿一半来奖励那些市场化的优秀影片。

  影评人:各自逐利,莫涨票价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导尹鸿对此次“联盟之战”态度简单明了,“市场机制本来就是博弈形成的。”

  影评人周黎明[微博]也将“分账之战”称之为“博弈”,“一直以来,放映商相对于发行商在中国的地位和分成均高于美国,但随着银幕数的急剧增加,放映商的相对地位会逐渐降低。跟美国相比,中国的院线因为大多建在闹市区,因此运营成本比美国的要高。放映和发行环节的博弈,是影业步向成熟的一个阶段。”

  然而,“神仙打架,百姓遭殃”,观众最在乎的是电影票价是否又会借机再涨。有影评人就担心地指出,分账比例没变时,票价就年年涨;分账大战不管谁赢,埋单的依旧是观众,“去年万达《金陵十三钗》的票价最低都要90元,比《碟中谍4》还贵。为什么?发行方占去了更多的分成比例,院线方为了保证利润,只能提高票价。”目前,发行方、院线方都在就各自商业利益争夺,暂不涉及票价部分,但可想而知的是,市场压力下,双方的逐利争斗必将对票价有进一步影响。

 

(责编: 子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