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造型见仁见智,《那年青春我们正好》真正的软肋还是在于故事本身。初看剧时,因着主演人选加之诱导性的剧名,小浪以为这会是一部青春校园剧,也因此对开篇那种混混江湖式的、大不同于隔壁《最好的我们》等乖学生类型的校园叙事颇有些难以认同。剧中部分情节的过分夸张加剧了这种疏离感,即便对这些足够为人师的演员挑战高中生的演技充满信任,那种成人化的情感表达也很难在观众自己的校园记忆里得到回应。
相对来说,高中之后的戏份,无论是故事走向还是演员本身和角色的契合度,违和感都有所弱化,但遗憾的是,剧情的可看性还是没有明显提升。《那年青春》的故事主线是男主角肖小军在历经情感得失、事业起落之后的成长,这种脉络有些类似《你是我兄弟》《相爱十年》,那两部戏都曾给人一定的情感冲击,走同样路线的《那年青春》本也应达到同样的效果,只可惜,它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些粗疏潦草了。
“巧遇”是《那年青春》中最常用的推进方式,已经泛滥到几乎可以将之称为唯一的矛盾类型。女一男一在一起时永远都会被男二撞见,男一女二碰一起时女一也总会出现,其他人物也都在各自的小圈里兜兜转转、迎头相遇,你们真的以为世界只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同质化桥段设计刻意而生硬,让这个并不新鲜的成长主题愈发显得陈旧。
关于剧中的人物,《那年青春》播至中途时,已有不少观众出面声讨其价值观,这其中确实有对主创现实主义表达意图的误读,但也不能说和剧中人物整体塑造逊色无关。剧中很多角色只是像一个功能性符号,或是势力、或是猜疑、或是不可理喻地扭曲变态,细节的缺失造就的平面脸谱,很难让观众对其产生追看黏性。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想表达情怀,最终却是力有不逮,那对于过往岁月的怀念,只是在人物的抒情自白里,在校园暖阳的光晕中,在那几首或热血或怅然的主题曲的旋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