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 舞台剧《倾城之恋》专题 >正文

图文:《倾城之恋》主创做客新浪--梁家辉开怀大笑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23:31 新浪娱乐独家图片
图文:《倾城之恋》主创做客新浪--梁家辉开怀大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新浪娱乐讯 2月20日晚导演毛俊辉、主演梁家辉做客了新浪聊天室,与网友聊舞台剧《倾城之恋》 。该剧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

  相关介绍

  为纪念张爱玲逝世10周年,香港话剧团联合香港话剧界精英、特邀香港影帝梁家辉制作的新势力话剧《倾城之恋》,继沪港两地演出后,将于今年5月17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

  据悉,该剧聚集了香港话剧界的大批实力派人物,导演毛俊辉是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主演苏玉华、刘雅丽都是香港话剧界顶尖人物,而且都出身香港演艺学院。这部作品无疑代表了目前香港新话剧势力的最高成就。

  爱情攻防战:倾城之后留悬念

  张爱玲笔触细腻、语言

幽默含蓄,善于刻画上世纪30年代十里洋场和英式香港时代大都市青年男女的情爱形象。《倾城之恋》讲述了日军攻陷香港前夕,发生在沪港之间的一段爱情故事,女主人公白流苏出身没落的上海大户人家,带着旧时代女性的生存观和婚姻观,同时又多少受到新式爱情观的影响;男主人公范柳原则是完全接受西方教育,骨子里却渗透着浓厚东方情结的放荡公子。两人的恋爱更像一次次情场斗法,贯穿始终的却是男人和女人各自的爱情法则。直到香港沦陷,两人才在一座城市的倾倒面前大彻大悟,小人物的渺小和大时代的动荡最终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据悉,上世纪80年代,张爱玲本人曾专门将小说《倾城之恋》改为话剧版。而此次由香港著名导演、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重新改编的《倾城之恋》,则进行了大胆创新。毛俊辉针对原作结尾过于平淡的缺陷,设计了与张爱玲原著完全不同的结局,将时光延续到60年后的今天,用现代的眼光回温白流苏与范柳原那段“不在乎一生想随,只在乎一瞬相知”的爱情。张爱玲原著的戛然而止过于平淡的结局如今被大大延伸。

  据演出方介绍,该剧去年在香港和上海上演后,引起空前轰动,特别在香港连续两次加场,原计划上演的16场因为市场反应强烈,后来增加到26场,第一轮演出计划也由8月20日延续到9月中旬。

  梁家辉加盟:成旧上海男人样板

  香港影帝梁家辉的特邀加盟也成为新编话剧《倾城之恋》的一大亮点。《倾城之恋》的排演过程几乎与《长恨歌》同档,同一时期两次饰演旧时代大都市男人,梁家辉几乎已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品味男人样板。

  梁家辉《情人》一片奠定了国际大牌明星的地位,也从此确立了观众心目中的怀旧时代男性的形象。随后的几部影片如1993年的《黑玫瑰对黑玫瑰》以及最近的《长恨歌》都以旧时代新派男人形象出境。而话剧《倾城之恋》中,梁家辉饰演的范柳原风流倜傥不失感情细腻,轻浮之下掩藏浓浓情意,人物刻画恰到好处,生动再现了上世纪上海男人神韵。

  此外,梁家辉曾于2000年担纲演出舞台剧《烟雨红船》,由于扎实的演出功底和舞台表现,大获好评。此次出演话剧《倾城之恋》,梁家辉已经更是运筹帷幄,巧妙借用了电影艺术和舞台艺术之间的微妙差异,风格独特。

  导演毛俊辉留美17年,早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修读戏剧艺术硕士课程,曾参与美国多个职业剧团及电影、电视演或导的工作。1985年毛俊辉返回香港,执教香港演艺学院,享有“香港戏剧教父”的美誉。一直实践尝试西方戏剧理论与中国戏剧理论的结合,努力推动香港本土戏剧艺术,强调原创文本的整理,把话剧本土精神和特色演绎出来。2001年出任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后,他转向探讨剧场的多元性与观众的关系,在香港大学等高校都有广泛影响,是目前香港话剧界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先行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