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之梦》:赖声川眼中的宿命舞台

2013年04月02日09:15  京华时报 微博

  这是一个《云图》一样的轮回故事,一个连环的梦,一个观众与舞台入定的约会。在8个小时的时长里,你坐在观众席中,跟随着舞台上30个演员所扮演的100个角色,经过了几世的颠簸,最终回到了初始的故事点,在一场浩大的旅途结束后,你发现,人生中的生与死,爱与恨,就是一个不断拿起又放下的过程,一种不断重复的生命模式,一场生死循环。 

  幕起,是从30个演员围绕着环形剧场行走,继而奔跑开始的,每一个人或提箱或背包,都是匆匆的旅人模样,这也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这8个小时的基调:一个在路上的故事。 

  讲述是从死亡开始的,一个实习医生对濒死的五号病人的追问,引发了一个又一个似梦非梦的连环故事。坦白地讲,看上本的4个小时时,你会觉得这个故事支离破碎,有些诡异,有些难懂,有些不知所以。进入下本时,面纱才一层层揭开,故事既推进又开始倒流,上本中所埋下的线,所做的铺垫一点一点连接起来,才让你最终为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圆。 

  毫无疑问,四个故事中最精彩最完整最好看的当属下本中的顾香兰,一个旧上海妓女的爱恨情仇,她的盛开、凋落、苦难与释然。顾香兰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女性,但她的人生经历也并非独本。在她的个性中杂糅着隐忍、坚强、不羁和迷茫。她见过最熙攘的纸醉金迷,也尝过最无情的抛弃。她画笼中鸟,给五号病人讲小鸟的故事,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投射。亨利给了她自由,她却挥霍了自由。王德宝给了她爱情,她却说他爱上的只是回忆。她说,我要活下去。而活下去的目的却是为了复仇。当人寰将去之时,她说,我恨了他半生,其实早已原谅。顾香兰,这个在矛盾中挣扎了一生的人,最终还是做到了放下。或许,这就是赖声川[微博]的一种传达。   

  余秋雨在《赖声川的创意学》序言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创意的剧场是一个让人极其疲倦的视听泥潭,创意是一种有迹可循的心灵过程”。不能不说,《如梦之梦》是戏剧舞台上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是赖声川创意学最好的呈现。舞台被前所未有地改造,四面八方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表演区,蒙太奇、意识流的手段在这些无限扩展的空间里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不断穿梭,不断循环。每一个角色都由几名演员同时扮演,自我与内心在不断对话,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交叉出现,多时空多角度地构架起一个大故事链,你会因此而赞叹,人的才华、创意和想象力空间真的是无限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华丽的创意呈现,才保证了你在8个小时的超长观演中被深深吸引,不知疲倦。这一场豪华的观演你怎可缺席?(董芳)

(责编: sunny)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