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填补人艺外出巡演空白而生,“首都剧场戏剧邀请展”如今却发展成了意料之外的洋荤大餐。且不同于往年都是莫斯科来的老大哥唱主角,这次的菜码丰富成了欧陆三国志。从戏到腕儿,无一不够大牌,做好准备:它们即将刷新你的上限。文 黄哲
剧场尝试电影,“卷福”尝试怪物
本次邀请展出票最快的作品,表演时舞台上却空无一人,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戏剧电影《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首都剧场变身影院,为此还牺牲整个二楼观众席,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能让它纡尊降贵的自然也大有来头。这部曾获英国戏剧最高大奖劳伦斯·奥利弗奖的戏剧电影,2011年由英国伦敦国家剧院出品,改编自玛丽·雪莱1818年创作的、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导演是鼎鼎大名、曾获奥斯卡金像奖的丹尼·博伊尔。
这是生命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与他创造出的怪人的故事。“这是一次人性化的,富于智慧的对原版故事的重述,大部分聚焦是在这位有着强烈妄想的科学家造出的悲哀造物所陷入的困境,而怪人也成为了另一个他,成为了他的死敌”,英国《卫报》如此评价。
老子曰:福无双至。圣人的话在本剧不适用,最大的看点正是两位: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与约翰尼·李·米勒,一个是电影里的“卷福”,一个是美剧《基本演绎法》里的转世福尔摩斯。最好看的还不光是双福聚首,而是双福“轮流做人”。“我只是想让两个嚣张的好演员没有任何恐惧的感觉,”谈到拍摄两个主角互换版本的初衷,导演博伊尔解释,“实际上,怪人模仿科学家的方式对整个叙事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们就像是一对影印件,在镜子中看到已被扭曲的彼此。”
出演《弗兰肯斯坦》时,卷福还不是万人迷,为了表示自己这个文质彬彬的学院派能演好怪人,试戏时他一下子脱了衣服趴在地上,结果吓坏了导演:“别别,我们不用潜规则。”由于过于入戏,卷福甚至拼到胳膊脱臼还不自知。那时的“米福”也还没有大红大紫,草根出身的他有点让卷福这位名校艺术硕士瞧不上,后者多少怀疑:这位《猜火车》里的野小子能抓住弗兰肯斯坦的灵魂吗?起初,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俩人搞得还有些不愉快,但戏演完就成了铁哥们。
两年前“艺述英伦”的内部放映,不仅容量有限,且只放了卷福饰怪物的版本,这次首都剧场的四场连映则是两个版本各放两场,“双福”的粉丝们可算是能过足瘾了。
此俄非彼俄,斯坦尼还是斯坦尼
俄罗斯戏是咱的老熟人,这次多了个“白”,就是头一回见了。作为白俄罗斯国家话剧院的扬卡·库帕拉模范剧院,也是一家经典的斯坦尼剧院。
作为“白俄文化年”活动的一部分和该国话剧来华的处子秀,剧院带来两部扛鼎之作:2月28日至3月2日率先登场的《婚礼》,改编自契诃夫作品,除了经典台词,载歌载舞也是这一版本的特色。相比之下,还是即将接棒的《哑巴》更斯坦尼一些。战争是前苏联戏剧永恒的富矿,作为前线的白俄罗斯更是近水楼台。但不同于之前莫艺带来的宏大和钢铁感,白俄剧人带来的是一个卫国战争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让侵略者和村民真挚相爱的阿达西·阿列莫维奇,早在前苏联时就堪称国宝级作家,但曾经在红色时代被看做主旋律作家,丝毫不妨碍他在转型期后依然在前苏联全境拥有顶级声望。这位坚持以开放思维书写正统历史的作家,被视作白俄罗斯的良心,也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哑巴》的演出阵容同样顶级。领衔的亚历山大·加尔楚耶夫,地位相当于白俄罗斯的姜文。这位白俄第一小生表导俱佳,具体到该剧,既是帅气的男主角,也身兼导演大任。
去年剧院艺委会研究引进《哑巴》时,郑榕老爷子看完影像资料第一时间就投出了赞成票,“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找到瞬间进入人物的方法的,但现实主义的表演,在人家那儿还特别灵。”90岁的他,这次还要摇着轮椅来看这部戏,为的是看“那最珍贵的、真正被人内心情感照亮的价值”。
“酒腻子的奇幻漂流”,三个半钟头坐稳喽
芭蕾迷都知道,举世闻名的俄罗斯学派技分莫斯科、彼得堡两大帮。其实话剧领域也是同样的双城记:莫帮始终恪守民族传统,彼帮由于地处看西方的窗口、风气更加活跃先锋。作为彼得堡帮的旗帜,波罗的海国家剧院此番来京,带来的是俄罗斯戏剧史上的前卫经典《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细心的观众会在票面上发现些蹊跷:一般首都剧场都是晚7点半开戏,这出戏破例提前了半个钟头。而这出角色不多,却长达三个半钟头的戏,可能将是史上最累的观剧体验之一。因为那位看似醉醺醺、实则无比清醒的“酒腻子”主人公,将带着你对半世纪的苏联史以及几个世纪的俄苏文学来场信息量极大的巡礼。
其实,其同名原著比戏来头更大,被誉为苏俄后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直到写成20年后才被本国人民知道厉害。台词中可以听出几乎每一位苏俄文豪的影子,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原来是作家用自己的方式在向恩师们一一致敬。唯独中国人最熟悉的高尔基那句“人,这个字多么骄傲!”到剧中成了“为了不使人过分骄傲”如何如何。只因为原作者最不喜欢高尔基。
据说为了把这部经典搬上舞台,身为剧院外援身份的乌克兰大导安德烈·卓达克,专门写成一篇研究原作者叶罗菲耶夫的论文。如此吃重的角色,担纲的又是何方高人?演员表上,弗拉德斯·巴格多纳斯的名字看着眼熟,原来,这位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2012年他曾在上海电影节凭《指挥家》斩获影帝。要知道,此前这位舞台剧演员从未触电,功力可见一斑。据参与了该电影节组织工作的电影人郭永浩介绍,“那一届整体不尽如人意,那部电影也只能说矬子里面拔将军,征服评委的恐怕就是这位处子影帝自身超强的舞台功底了。”
只是绝大部分观众没有这么高的段位,入不了戏怎么办?不妨听听20多年前原作者在生前给出的建议吧:“我劝你也和我一样放开来喝,否则你就不会懂。”至于是伏特加还是二锅头,只要没开车,您看着办吧。
首都剧场:《哑巴》3月6-8日,《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3月9日,《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3月14日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