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英雄《麦克白》不是中国版《纸牌屋》

2014年10月08日16:40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收藏本文     
《麦克白》 《麦克白》

  撰文/杨舟 设计/杜雨宸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阴郁而又光明的日子。”麦克白出场。演员们在聚光灯下化做富有雕塑意味的凝练符号,观众中不时有笑声响起。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坐在剧场的最后一排,断续的雨声敲打着利贺山房的屋顶。

  8月23日,由黄盈[微博]执导的莎翁悲剧《麦克白》在2014利贺夏季演出季进行了国际首演,山房剧场内挤满了人,原本120个人的坐席,由于观众太多而不得不挤进190多人。10月10日~13日,此版《麦克白》将回到北京,在国家大剧院[微博]小剧场进行国内首演。铃木忠志评价:“黄盈把一个本身气质较为阴郁的、西方排演极多的莎翁剧目,做出了色彩更加阳光的独特解读。它保持了原著的悲剧性,又令人惊喜地加入了东方色彩的幽默元素。”中国传统戏曲审美与铃木忠志训练法嫁接,在莎士比亚极具洞察力的文本里,变化为一种难忘的荒诞味道。

  黄盈和他的演员们于今年2月第一次应邀来到铃木忠志的戏剧桃源日本利贺。一人高的积雪,清冷的枯枝,避世的温暖山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在训练中度过。冬日出走,夏日回归,黄盈在铃木SCOT剧团的训练过程中,体会到了新的表现形式。“日本的审美非常强调声音与形体静态的表现力。就比如铃木训练法,跺脚或雕塑训练,猛一看没有很高的难度,每个人都可以做,但不一定能做得好看。要做得很好,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这其中有一种精神力量的传达。”在黄盈看来,中国的传统艺术起点更高,比如戏曲中跑圆场等动作——这可不是一开始就能学会的。不过二者都非常强调对日常生活的抽离,这是东方艺术的迷人之处。

  这一版《麦克白》,黄盈要让观众在残酷中笑出声来。英雄的野心与欲望能够左右普通人的命运。他们千夫难挡,铸造史诗,但仍要在最后面对自己。如篡权夺位的麦克白,权力裹挟的执意与怨念把他拉下神坛,直堕入毁灭的深渊。在导演黄盈看来,《麦克白》的情节对中国人的吸引力可能并不大,因为中国历史故事比这个跌宕起伏的实在有的是。但有意思的是,莎士比亚把一个行为不堪的历史人物放在了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进行描述。就像这“阴郁而又光明的日子”,复杂而立体。麦克白有污点,但他在心灵上与普通人相近。伴随欲望膨胀,恐惧感弥漫开来。这种脆弱,是你我能够深深体会的。

  “所有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执念,在《麦克白》的文本里,当这些执意的努力变得非常不堪时,自有它可笑的一面”,导演黄盈说,如果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麦克白身上,或许会看到一个悲剧,但当你放眼在整个事态的发展过程,那些疯狂人群的努力,更加透出滑稽与黑色幽默的特殊气质。

  这是十足的反英雄腔调。在服装道具设计上,黄盈于细节处写入了“吊丝气质”,比如高档西装下的懒汉鞋与乱入的搪瓷盆。麦克白在疯癫中呼喊“明天,又一个明天”,背景音乐却响起猫王的《Stand By Me》,顿生奇异违和感。而马尔康的京腔一起,最严肃的观众都难免有些松动。“用欢乐反衬哀伤,令严肃加剧可笑”。演员专注地在舞台上将日常动作做着凝练表达,赋予舞台难以言喻的戏剧张力。观众笑了,但并不轻松。

  黄盈说,他不会把《麦克白》排成玩弄权术的中国版《纸牌屋》。在利贺的日子里,每天三个时段长达15个小时的高强度排练之下,《麦克白》剧组在享受到纯粹的戏剧生活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野心欲望等充满侵略性的精神能量,与植根于农业文明、有着天人合一思想的东方文化的碰撞,以及后者能够带来的消融和治愈。

(责编: 山水)

文章关键词: 麦克白黄盈莎士比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