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抗战题材电影回顾专题 >正文

永不磨灭的形象 品评抗战影片中的十大英雄(上)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21:31 新浪娱乐
永不磨灭的形象品评抗战影片中的十大英雄(上)

李向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李向阳(《平原游击队》)

  李向阳是一个神话,一个传说。李向阳下山之后,他的魅力是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一是他的神出鬼没,二是他的口碑相传。神出鬼没,是他在影片开始时勇闯敌人封锁线而体现出来的,只见他跃马扬鞭,穿越敌人的层层包围,从一开始就给人一个神奇无比的亮相。这一情节设置,其实我们在007之类的影片中都可以看到大同小异的模式。在每一部007
的影片中,总会在片头设置一段惊险场面,突出007化险为夷的超凡能力。《平原游击队》作为一个类型片,从一开始就突出李向阳的神勇无敌,可以说在抗战影片中是非常罕见的。很多抗战影片喜欢在开头部分表现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严峻,而像《平原游击队》这样开宗明义地交待人物的潜力所在,其实正说明了《平原游击队》受到观众的喜爱,恰恰是因为英雄神话永远有着强大的魅力。

  至于口碑相传,就是李向阳的名字已经对敌人发生了巨大的效力。到处传扬的李向阳的名字,从影片一开始就撼动着敌人的心理防线与真实防线。李向阳在电影中成为一个品牌,具有了强大的威慑力量。以一个名字就能达到如此制敌效果,也是抗日游击战影片中比较少的一种设置。这种设置里,不可避免地带有神话与夸大的成份,但却是英雄传奇的一种特别的塑造方法,正如《三国演义》中,一声“常山赵子龙”具有威震敌胆的神奇效用一样。从中,可以看出,李向阳为什么经久不衰地成为人们念叨的一个英雄形象。

  李向阳的表情是亲和的,嘴角边挂着永不言败的微笑。这是演员郭振清赋予角色的一种外部特征,也是构成李向阳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种乐观主义的光芒,从李向阳身上散发出来,给人一种永远的鼓舞力量。

永不磨灭的形象品评抗战影片中的十大英雄(上)
《铁道游击队》

  刘洪(《铁道游击队》)

  他的英勇,同样是由于他的传奇。在影片中,当他踏上飞驰的火车,脚踩着火车外沿的横棱,其矫健的身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影片上,他并非是高人一等的超人,也有着不成熟的意气用事。当他看到村庄遭受日本人的践踏,难以平抑心中的激愤,带领游击队与日本鬼子殊死一搏,几乎令游击队毁于一旦。影片里,始终暗藏着一个成长的主题。当在微山湖中,面对着战士们的急欲战斗的情绪,他变得成熟与冷静,选择了保存战斗实力的有效办法。

  在电影中,他与芳林嫂的爱情故事,也以极其简约的镜头予以体现出来,给抗战英雄添上了一抹少见的温情的柔光。

永不磨灭的形象品评抗战影片中的十大英雄(上)
高传宝(《地道战》)

  高传宝(《地道战》)

  这个高家庄的民兵队长,在影片中组织了一次次消灭日本鬼子的战斗,不断完善着制敌取胜的法宝——地道战。但影片并没有忽略他的情感世界。

  当他的父亲高老忠在世时,我们看到,影片中,是这位老支书主导学习着《论持久战》,这时候,高传宝作为一个民兵队长,似乎还没有自觉地担负起领导一个村庄反击敌人的使命。高老忠在鬼子偷袭的夜晚,用自己的生命敲响了警报的钟,自己英勇牺牲,至此,高传宝继承着父亲的遗志,承担了整个村庄的领导力量,当他在灯光下,再次学习《论持久战》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成长了,也更加主动地思考起战争的策略问题来了。

  他外表朴质,机智敏锐,影片中有一段假武工队的戏,其实与影片的主题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这一段情节,却充实了“地道战”相对简单的画面,也成为影片中直接与敌交锋的对手戏段落。这是展现戏剧冲突的一个绝佳机会。影片中,高传宝察言观色,识破了假游击队的伎俩,起承转合中,高传宝的性格得到了充分演绎。

永不磨灭的形象品评抗战影片中的十大英雄(上)
赵虎(《地雷战》)

  赵虎(《地雷战》)

  他在影片中的光芒不是非常闪亮,影片是以雷连长的自叙交待情节的,在这种话外音的交待中,相对而言忽略了对角色的塑造,但这个充满着开朗与微笑气质的小伙子,还是给人留下一片阳光灿烂的印象。

  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他学成回来、初试锋芒的旗开得胜。与所有的类型片一样,在特定的环境里,展现角色的特定的风采,是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技巧。赵虎就以这样的第一个形象,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而影片更是以许多细节,展现了他对研制地雷的不懈努力,其实最为有趣的细节,是他生拉硬扯地从女民兵玉兰的头上,“偷窃”头发丝的行动。其实,向一个姑娘阐述清楚,借她几根秀发谅也不是难事,但是青年人嘛,总喜欢有一些出格之举,赵虎同志愣是不发一言,造成了姑娘的极大的误会。当玉兰知道赵虎需要头发是为了研制发丝雷的时候,她立刻把自己的全部长发贡献了出来。这一细节,也给影片带来了些许轻松的笑意与烂漫。

  张嘎(《小兵张嘎》)

永不磨灭的形象品评抗战影片中的十大英雄(上)
张嘎

  他是一个儿童,更是一个战士。用《地雷战》中雷主任的话讲:“每一个村庄都组织起来,每一个人都武装起来,只要咱们坚持斗争,就一定能保住家乡,最后把敌人赶出去。”

  没有多少的大道理,一个儿童,一个小孩走上了战士的道路,仅仅是因为“保住家乡”,这还需要别的理由吗?

  想到姜文拍摄《鬼子来了》的时候,提到他的拍摄动机,就是为了改变老抗战影片带来的一种误会,好像那种老影片里宣扬的“全民皆兵”的观念,给日本人肆意屠杀以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好像只有当顺民被杀,才能证明被屠杀的无辜。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嘎子身上的这种反抗精神,是朴素的,但也是伟大的。战争中没有女性,也没有儿童,而只有战士。不管屠杀是种族灭绝的屠杀,还是因为抵抗造成的屠杀,都无法把责任推到反抗上来。因此,小兵张嘎永远是我们的英雄,并且应该成为我们大声宣扬的英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多少看来,我们对日本鬼子的野蛮与凶残,多从他们报复性的屠杀入手,好像是游击队的抵抗,造成了鬼子的残暴,很少去表现单纯性的类似于德国法西斯那种种族灭绝性的罪行。这使得中国电影对日本鬼子凶残性的清算上,与对德国法西斯的审视相比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也许是中国抗战影片的软肋吧。我们始终惧怕去表现无辜的中国人像羔羊一般被宰杀的残酷,实际上,也使我们失去了揭露日本鬼子凶残的一个良好契机。在西方影片中,《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都纯粹表现的是无辜的平民遭受的德国法西斯的凶残对待,里面始终有一个观念,就是“活着也是一种抗争”,而对中国影片来说,显然没有这种概念。这也造成了姜文所认为的也应该表现平民的无辜。但《鬼子来了》仅仅有这样的一种意象,也没有达到姜文设想的那种目标。影片中的鬼子之所以进行屠杀,是因为村民们有杀鬼子的嫌疑,且向鬼子施加压力,向日军索要粮食,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反抗,因此,姜文在企图揭示中国人的劣根性的同时,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载体。

  因此,我们依然相信嘎子作为一个儿童参与到本不该儿童涉足的战争,是值得我们赞颂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嘎子虽然是一个儿童,但他的身上的那种成长经历,也是一个成人的游击队员所可能面对的。这也是嘎子这个形象,超越了儿童的意义,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对应性的原因。

  赵一曼(《赵一曼》)

永不磨灭的形象品评抗战影片中的十大英雄(上)
赵一曼

  影片从1933年开始,表现了赵一曼如何从城里组织罢工斗争,直到直接领导抗日武装斗争,与日本鬼子进行战斗的较量。

  影片是较早一部表现抗联战士的影片。而女人在战争中的身影,更有着特别的那一份柔情的光辉。影片中,表现了赵一曼的丈夫老曹在哈尔滨日本特务机关里牺牲了,这对女人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这并没有影响赵一曼战斗的意志与决心。

  在被敌人被捕后,赵一曼更是发挥了女性特别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她被敌人送入医院救治的过程中,她成功地争取了护理她的护士小韩和监视她的看守老董,几乎已经成功逃出敌人的重围,不幸再次被俘,壮烈牺牲。

  这一个女人的传奇,写下了抗日女英雄的辉煌的篇章。红警苏红不懂爱/文

  永不磨灭的形象 品评抗战影片中的十大英雄(下)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