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白求恩(《白求恩大夫》)
反映白求恩的电影有两部影片,一部是1964年由中国拍摄的《白求恩大夫》,另一部是1990年由中、法、加联合拍摄的电影《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
《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显然是按照西方电影人的逻辑,只是单向地表现白求
恩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号司令,与中国人民没有发生任何的互动关系,他没有被中国人的任何抗日行为所感染,影片仅仅展现了他的个人主义的单向的行为,而没有强调出这个中华大地为英雄的最后一刻的灿烂所提供的中国文化的滋养。
而在中国的《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一方面给中国医疗人员留下了有益的影响,同时,他也被中国人的精神所感染着。比较一下两片的人物设置,有许多是相似的,如方医生、童翻译,但《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中是没有杨在葆演的那个八路军徐连长的形象的,中国版的影片中,实际上还把根据地的军民作为第二主角来描写,相继表现了一些有血有肉的孟奶奶、老冯、小邵、老张、小虎子等形象,表现了白求恩与中国军民之间建立的相濡以沫的友谊,中加人民在这里呈现出相互的沟通与交流,而不是《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中的单向的救死护伤的恩赐。这反映了不同的国度对一个相同人物的表现的时候,由于角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呈现出的塑造方式上的迥异之处。
吉鸿昌
吉鸿昌(《吉鸿昌》)
影片表现了吉鸿昌从1931年私访苏区结识共产党开始到1933年牺牲于国民党监狱这一段传奇经历,反映了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前一个抗日民族英雄为了民族救亡所付出的毕生努力。吉鸿昌没有死于抗日的战场,却在国民党的监狱里慷慨起义,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国民党在抗日上的虚与委蛇。
影片以较大的篇幅,展现了吉鸿昌在东北沦陷后奋勇抗击日军的英勇壮举。1933年,他组成抗日同盟军,跃马长城,连克察东三城,但是,由于受蒋介石与日本军的前后夹击,同盟军很快瓦解,留下了遗憾。
但吉鸿昌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是无法扑灭的,而这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
杨靖宇(《白山黑水》)
影片表现了杨靖宇牺牲前的一段战斗故事。当时日本鬼子动用70万日伪军讨伐总数仅5千人的抗联部队,使东北抗战面临着空前艰难的形势。在敌人围困三千重的艰难时期,杨靖宇带领战士,与日本鬼子周旋在茫茫雪原中,他不仅要克服缺衣少粮的现实困难,而且更要疏解弥漫在队伍中的消极情绪,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有人因为信心不足,而投靠了敌人,有人因为无法忍受饥寒交迫,离开了队伍,被鬼子抓住后饱餐一顿,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这样的困境面前,杨靖宇绝不言败,与敌人战至最后一颗子弹。
影片中,特别表现了他利用与日军指挥官野副昌德谈判的机遇,慷慨陈辞,指出没有哪一个人能长久灭掉一个国家,消灭一个民族,表现出抗战必胜的信念,并痛斥了叛徒的可耻可悲,令野副昌德无言以对。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也使杨靖宇“满腹棉絮枯草,战斗到最后一人。”
马本斋
马本斋(《回民支队》)
《回民支队》表现了一支回民武装在冀中平原战斗成长的故事,主人公马本斋在影片中也经历着一个成长的过程。开始的时候,马本斋领导着一支回民抗日义勇队,怀着自发的民族精神,抗击日军,在一次战斗中,遭受到敌人的重重围困,是八路军施以援手,使他看到了共产党队伍真正抗日的性质,思想上日益倾向于八路军,他努力克服着身上的杂质成分,而使回民支队成为真正的一支抗日人民武装。
影片还以较大篇幅,表现了马本斋的母亲拒绝日本鬼子威逼利诱、绝食捐躯的英勇行为,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英雄的性格层面。母亲的形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种激励与神圣的象征,在抗战影片中,通过母亲的隐喻象征,不但揭露着敌人的凶残,更表现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母土的支持。马母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激励着马本斋以更加同仇敌忾的精神冲锋陷阵,消灭敌人,构成了英雄不断发展着的命运脉络。 红警苏红不懂爱/文
永不磨灭的形象 品评抗战影片中的十大英雄(上)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