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宁浩郭涛刘桦做客新浪聊《疯狂的石头》
新浪娱乐讯 由刘德华投资“亚洲新星导”而拍摄的黑色幽默电影《疯狂的石头》于6月30日在全国上映。6月30日下午15时,导演宁浩、演员郭涛、刘桦做客新浪聊天,与网友分享《疯狂的石头》的精彩看点与拍摄故事。以下为此次聊天实录:
主持人:欢迎各位新浪网友,我是主持人赵宁,现在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的是《疯狂的石头》的“非著名导演和非著名的演员”。欢迎一下三位,中间这位是导演宁浩,旁边那位是郭涛,这边是刘桦。如果看过这位影片的朋友应该非常熟悉,能马上叫出他们戏中的名字,跟新浪的网友打声招呼吧,三位。
郭涛:导演先来。
宁导平时很活跃 曾经想当歌手
主持人:用一种你们自己的幽默来跟大家打招呼(笑)。还没想好?
宁浩:平时不是很幽默。
刘桦:我们的导演看着比较老实的样子,其实生活当中是一个很活跃的人。卡拉OK唱得非常好(笑)。曾经我听他悄悄告诉我,曾经他试着想当歌手,没有成功,我说亏他没有当歌手成功,要是当歌手成功……
主持人:多少人没饭吃了。
刘桦:关键是中国的电影事业就少了一个人才。
宁浩:这是一个关键。
疯迷的诞生过程
刘桦:其实我们三个人都特别希望新浪网上的朋友们能成为今年夏天的疯迷,这是我跟郭老师学的,郭老师说说疯迷的事。
郭涛:疯迷,顾名思义这个戏的名字叫《疯狂的石头》,《疯狂的石头》的影迷就叫疯迷。现在超女有什么玉米、笔迷之类的,我就给如果喜欢这个戏的那些影迷们、好朋友、观众们,起一个名字就叫疯迷。
主持人:这个夏天会有很多疯迷,他们带着《疯狂的石头》风靡了全中国。很有意思。也想提醒各位新浪网友,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我们的聊天之外,还可以拿起手机在移动中关注聊天的全过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
其实我昨天刚看了这部片子,晚上一直在想,我看了这部片子总有点体会,我的体会就是,其实它是一部根本用语言没有办法复述的片子。也可能把某一个片段直接剥离出来跟大家说很好玩,但是没有办法像你亲临影院去感受。当然还有一些专业人士的评价比我高深多了,说《疯狂的石头》是一部令人惊讶的电影,就像一台做工精细、结构巧妙的机械,每一个零件都紧密地咬合在一起。
郭涛:关键是剧本好,导演好,我们演员只是这个机器里的一个零件(笑),导演你把机器先给我们介绍介绍怎么个运转成这么精良的……
主持人:很多人都说剧本非常好。
宁浩: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因为在之前给郭涛、刘桦讲剧本就特别费劲,必须从头到尾讲,结果讲一遍跟电影整个长度差不多。
主持人:那是他们的理解能力太差。
宁浩:后来就试着缩写这个东西,因为无论拿给谁看都有一个故事的梗概、大纲的介绍。总觉得缩写了以后就不像了,就有一点不准。最后干脆我们也不做这个工作。
主持人:就拍吧。
宁浩:还是按照完整的东西在搞。等于在写剧本的时候,这种东西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四个编剧聊了四个月
主持人:听说是启用了4个编剧。
宁浩:还是平常一帮哥们一起聊天。聊了4个月,聊到有瓶颈的时候再请其他人再聊,再听,再聊。前前后后不仅是4个编剧,还有3个策划,还有王宏卫老师,等于在这些人当中又提供了很多新的东西。包括在开机之前,这回提了一个要求,希望所有的演员都能提前几天到位。因为这个事还故意顺延了几天拍摄,必须让演员提前聊剧本。
刘桦:体验生活,聊剧本。
宁浩:我们大概又用了5、6天在一起整个过了一遍剧本,过的时候演员又提出演员的想法。把演员的想法提出了以后,我们又改了一遍剧本,他们在聊,有人在记录,剧本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开会之后他们回去睡了,我就在想哪些好的留下来,哪些不好的回来再改。等于一直在做这样的创作。最后到现场的时候还有这个情况。
主持人:又集中了演员在拍摄现场的一些想法、灵感。
郭涛:因为我们这个集体,刘桦老师年岁相对来说大了一点,我们是一群年轻有朝气的人,特别是导演不到30岁,大家创作的工作方式都比较自由和流畅,比较舒服,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现场演员都可以提出非常不同的东西。导演非常尊重我,经常我有想法,经常按照我的想法去实施,至于剪不剪进去是另外一回事。
郭涛对钥匙串“情有独钟”
主持人:你当时提了一个什么特别得意的想法,最后还放在电影里?
郭涛:有一个钥匙串,我觉得这个钥匙串设计得很有意思。因为我演的这个角色是一个保卫科的科长。
主持人:他挂了一长串的钥匙。
郭涛:对,他又不是一个警察,又不是多么多么重要的人物,给他设计一些典型道具的时候,我就想到钥匙串的一些作用,平时拿着抖落抖落钥匙串,钥匙串可能象征着他的权威、权力,也有执着的东西在里边,哗啦哗啦响动的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可能在音响上有奇特的东西在里边。
正好有一场我在寺庙里夜里追黑皮的戏,一边动感地在跑,哗啦哗啦的钥匙串的声音可能特比好。我给导演提出了一两次之后,导演觉得特不错。那天都拍完了还没想到拍钥匙串,我说导演别收工,还有钥匙串没拍,结果真用上了,还真不错。
主持人:钥匙串的时候正好配上音乐的鼓点。
郭涛:点都在一块儿。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宁浩是音乐方面也特别有天赋的人,我也想到影片中音乐元素的加入也是很增彩的一部分。
宁浩:本来还想当歌手。
郭涛:还是当导演吧。
演员打斗全是真的
宁浩:里边有郭涛拿皮带打人,也是郭老师提的。
网友:戏中谢小盟那个演员可是在媒体面前真实哭诉了一把,都是真打,尤其是道哥打得真狠。
主持人:是吗,都是真实的?
刘桦:几乎都是。我谈过这个问题,如果网友比较认真,应该能看到我说的这个话,再说一遍也没关系。
因为本身就是戏剧,或者说电影本来就是假的,如果我们可以在所谓我们的创作之中玩一些真的,观众看着是非常舒服的。因为艺术形式就是这样,你说你讲一个故事,观众被强制性黑着灯坐在电影院里还花好几块钱看电影,看完之后觉得假了巴唧,这是给电影或者是影视作品最低、最差的评价,几乎这个电影没得看。反之觉得这个电影好看,跟真的似的。他们坐在电影院里一个多小时会感觉特别舒服,明明是假的,但是他们认为是真的,跟着剧情一起喜怒哀乐。把话题再一延伸到更大一点说,宁浩导演没做歌手,中国电影事业就要向前大踏步地迈进;如果他做了歌手,不拍电影,中国电影事业会受到损失。谢小盟也一样,我也一样,郭老师也一样,摄制组甚至全中国的演员都要为中国做点贡献,他那点皮肉之苦应该不足挂齿,打在脸上算什么。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公司一拿好几百万、上千万,还有好多主创、导演不拿稿酬,天天起早贪黑,我要是刘德华,我宁愿挨那几下打不出这几百万,我拿那几百万去享受生活,挨几下打就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贡献了,他是占了便宜了,不应该埋怨。本身是得了便宜卖乖。
郭涛:另外,跟我们戏的风格有直接关系。当然大家合作的关系都非常好,倒不是因为关系处不好才可能从戏里有什么意外的一些想法。主要是因为这个戏很多的效果的东西,其实都是很真实,而且都来源于生活。如果在拍摄过程当中大家没有很好的真实的刺激,也许不见得能出彩。
其中我跟一个叫三宝的演员有一个打戏,打得昏天黑地。因为那个演员不是专业演员,跟他打的套路,导演又要求不像真正的武打片,非常短的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组合起来才能看得很眩目的一个打斗的场景,我们要求一个长镜头拍摄下来,就要把所有的套路和你做哪个动作,我做哪个动作都要练得非常熟练。他又不是职业演员,你又不能要求他,所以费了很大劲才整个一套打下来。
有的时候拍完一个镜头下来会休息一个多小时,因为太累了,全身都是汗,还要修妆、改妆、补妆,还要等汗没了,再重新开始。
刘桦预备做宁导的“窝子”
主持人:也想告诉各位网友,我们现在说的打戏不是武侠片的打戏,是《疯狂的石头》里需要的一些情节。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来很多演员,包括主创人员,都为这部戏不计稿酬、不计辛劳,不计受伤地这样付出,其实演员也都是很喜欢这部戏,喜欢这个故事。我想问一下你们听说在加盟这部戏的时候,当时对这部戏有什么样的期望?带着什么样的期望拍的?
刘桦:主要还是真是剧本写得特别好。评论的文章说像一部机器一样非常精确地运转,确实是,导演是操纵机器的人。刚才郭涛老师说我们是零件,比喻得特别恰当。我们作为零件来说,应该说我们还做得比较出色(笑)。
主持人:导演赶紧评价一下。
刘桦:自己捧自己。
我说一句更实在一点的话,当然在看剧本之前我就有这种渴望或者说欲望,或者说想法,要跟宁浩导演合作,其实我并不认识这个人,但是我知道他年纪非常轻,我知道他是二十几岁,而且他拍了有一定影响的片子。我的一个朋友跟他是朋友,据说是通过那个朋友还是其他什么人介绍,我们俩见了面,他给我讲了电影的故事。我回去就看剧本,我也知道这个剧本他也参与了创作,也是编剧之一。一看剧本非常好,更坚定了我参加这个戏的信心。最实在的话叫,可能好多网友都知道钓鱼这个事,钓鱼有一个非常专业的词叫“打窝子”,就是在钓之前往鱼坑里撒好多鱼食,而且是非常好的料,香味就在水里蔓延开了,鱼都到这里来,那时下钩钓鱼,叫“打窝子”。我没看剧本之前,我是想打宁浩的窝子,他这么年轻,指不定哪天,我开玩笑,他哪一天成为宁艺谋、宁小刚、宁凯歌,我那时可能成了刘文、刘俐之类的,当然何乐而不为?
角色对郭涛的挑战大
主持人:真的应该鼓鼓掌,说得太好了(鼓掌)。
郭涛:我们导演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不善言词。刘哥说的跟我的想法差不多,我只是觉得……
主持人:你也是打窝子?
郭涛:不是打窝子,一个是看剧本非常好,就欣然接受这个戏。另外,接受这个戏,跟导演也有一些深层次的沟通。接这个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角色对我来讲挑战比较大,因为观众可能看我拍过庸俗的电视剧、高雅的话剧,我是属于两极分化,要么拍挺高雅的挺牛的试验戏剧或者是大的话剧,但是也拍特低俗的电视剧,弄的我这个人找不着北了,这两年我也觉得好像没有接拍一些特别有意思、特别有力度的好的电影能够证实我的实力,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导演开始对这个角色定位跟我最初对这个角色的定位相差挺大的,咱们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对角色的理解相差挺大的。后来我觉得导演说的东西对我来说是非常奇妙的一次创作过程,因为我从来没演过这个类型的人。“保卫科长”在我们的脑海里,可能机关大院保卫科的科长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就是一个看门的,没什么权力,真正打起架来,没准把保卫科长揍一顿,他没有权力抓人,甚至被人揍一顿。也不见得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导演一开始给我设计这个,设计那个,让我留胡子,让我增肥,又让我得前列腺炎什么的,把这个人物糟蹋得够呛,跟我原来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我最后觉得这人怎么这么傻呀?让我演这么一个傻人。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