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过八旬,必须借助听器和大声嚷嚷才能交谈的谢晋回顾当年的许多影片,都会提到“形势”二字。
在1957年之前,有过一段宽松岁月。譬如,据郑洞天回忆,并不是中共党员的金焰当过上影演员剧团团长和上海电影制片厂艺委会副主任。
从“反右”到“四清”到“文革”,主要报纸和《大众电影》上,都会刊发电影批判或争鸣文章。许多文章背后,蕴藏着路线斗争和运动前兆。1980年代以后,陆续创刊的《电影新作》、《电影评介》、《当代电影》乃至《读书》、《当代文坛》等等,则是各种思潮粉墨登场。
当时的上影厂已由于伶、钟敬之等第一代人传到徐桑楚手中。他回忆说,“文革”后上影合并了海燕、天马两个厂,职工总共1400多人,其中编、导、演、摄、录、美、服、化、道这些基本创作人员还有500多,里面不少八级技工,手艺好,经验也特别丰富。“我算了一下,当时厂里文艺六级以上的高级人才还有108位,号称上影厂‘一百单八将’,这就是‘文革’以后保存下来的家底。”
当时导演室有不少老导演,像汤晓丹、桑弧、沈浮、黄佐临、鲁韧、刘琼;一批很有实力的中年导演,像傅超武、岑范、黄祖模、汤化达、谢晋;青年导演则有吴贻弓、赵焕章、宋崇、李歇浦、于本正、杨延晋、黄蜀芹、石晓华等一大批。
2004年,黄蜀芹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讲述了从影第一部戏《啊!摇篮》的故事。1979年,《啊!摇篮》编剧到上海,指名要谢晋来导。在厂里扫地的谢晋被叫到厂长室,剧本递过来。谢晋看完提要求,说要两个副导演,厂长问谁,他说一个石晓华,一个黄蜀芹。
“就这样,本来也在改造的我们俩被解放出来。”黄蜀芹说:“我1964年从电影学院毕业分配到上影厂,15年里连电影的边还没沾上,谢导自己刚刚有了点转机,就想办法把我们也解救出来。这份恩情,我一直记着。”
现在的电影,文学基础太差了
1950年代起,各大电影厂都设置了文学部,上影厂文学部坐落在永福路52号,负责供应剧本。徐桑楚回忆说:“谢晋一天到晚东打听西打听,发现好剧本二话不说,拿回去一个通宵就看完。《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秋瑾》都是厂里提供剧本,《芙蓉镇》完全是他自己找来的。”
浏览谢晋电影的文学班底:写《红色娘子军》后梁信又为上影厂写了《从奴隶到将军》;《青春》是当时海军一个20多岁的作家李云良写的;李准改编了张贤亮(blog)的《牧马人》,鲁彦周写了《天云山传奇》,山东作家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最早发在《十月》1982年第6期,古华的《芙蓉镇》首发在《当代》1981年第1期 ;1996年的《鸦片战争》,由大陆作家朱苏进、麦天枢,香港作家倪震等编剧。
《芙蓉镇》中令人刮目相看的“秦书田扫街”在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
秦书田扫街还讲究一点姿态步伐,大约跟他当年当过歌舞剧团的编导有关系。他将扫帚整得和人一般高,腰杆挺得笔直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握着扫帚就和舞蹈演员在台上握着片船桨一样,一摆一摆地挥洒自如;两脚则是脚尖落地,一前一后地移动着,也像在舞台上合着音乐节拍滑行一般。由于动作轻捷协调,他总是扫得又快又好,汗都少出。而且每天都要帮着胡玉音扫上一长截。胡玉音则每天早晨都是累出一身汗,看着秦癫子挥动扫帚的姿态感到羡慕。这本是一件女人要强过男人的活路。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