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可辛台北演讲:有生之年致力华语电影市场(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18:17  新浪娱乐

  有时候回过头来想,如果我现在是个年轻导演而没有那最初的10年,以我的才华、级数,到现在肯定生存不了。我渐渐明白的是,其实最重要不是在一个阶段做什么,而是在这个阶段当中对待外在环境变化时候的心态和态度,我相信有态度永远比坐在那里等运气要好――这也许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香港精神”。

  我常常会拿一个很香港的例子来讲:我碰到一个到现在还很疯很崇拜的偶像,因为他启发了我很多事情,包括我做的很多事情、拍的很多电影。他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平常载我去机场的司机。他本来是一个律师,虽然没有律师的学历,但在律师楼里当学徒,做到比很多律师都懂法律,英文也非常好――这种人在香港很多,中产阶级,家里状况很好。

  金融风暴他就什么都没了,然后他就去当司机。在尖沙咀看到满街的出租车都没生意,觉得这样不行,就去郊外,有一天接了一个从沙田到中环的行政人员,一趟车就做到一天都做不来的生意,200块,于是他就跟她说以后我都去接你,你打电话我就马上来,结果他就每天载那个人,每天有200多块。接着,就慢慢开始去找长途的客人,找到很多,愈来愈多,他每天就赚很多钱了。但是他又得罪了很多客人,因为有客人打来而他不能去接,开始有投诉,他最后回到尖沙咀跟其它等客人的司机说,你要不要帮我载客人,我不收你钱。结果就慢慢整合成一百多人的车队,现在一个月6万多块收入。他说,我现在再也不会回去做生意,这辈子到老都做出租车司机。

  我觉得这个人就是很典型的生存主义,不管他以前是律师,还是什么。

  我觉得他非常成功,也引发了我的灵感去拍《金鸡》――别管过程,最后我能拍到我喜欢、我有热情的电影,能够继续使到我能拍电影,我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我不是讲这样情形还可能会重复在年轻导演身上,但起码那个态度是很关键的。也许每个年代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但是那个态度是不变的。如果我们永远把资金、投资方看成对立面,不把它包容过来变我们的人,不管是用骗也好用编也好,最后倒霉的一定是我们,最后就没有人要拍电影。好莱坞是老板要拍电影,是股票市场要拍电影,因为电影是赚钱的事,在亚洲是没有人要拍电影,除了导演跟演员之外,做任何生意都比电影好赚,拍电影要干嘛呢?那么我们能把这些人看成对立吗?其实是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必要那么需要拍电影,只有我们自己是有必要有需要拍电影,所以我们只能用这个态度去面对环境和压力。

  到现在为止,我开了四扇门,其实每一扇门回来之后,都是给我这个导演更多的自由度。对年轻导演来说,这个题材你在这里不行,到大陆去拍,大陆不行再到别的地方拍,最后真的都不行,还可以用独立电影的形式拍。真的不卖也没关系,搞不好老外很喜欢,可以在美国用英文拍……真正的艺术家是可以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真正的艺术能够跨越文化表达心里的诉求,不可能只用一个语言、一个城市、一个种族才能表达你的艺术诉求――有些电影比较地域性是没错,但不是每一部电影都需要地域性;当你有四扇门的时候,你的本钱就大很多,我觉得这些都是导演本身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是挺重要的一件事情。

  以《海角七号》为例:本土市场很重要,但本土化电影未必保证本土市场。

  之所以做合拍片,是因为香港再不能拍本土电影了。当时我拍的其实就是本土电影,包括《风尘三侠》、《甜蜜蜜》《金枝玉叶》等等,来到台湾都被看成是精致电影。它是有市场,但是市场并不怎么好,当时喜欢是武侠片的。

  本土电影为什么以前在香港能生存?因为香港这种背景,已经在亚洲用了20年去认可。香港背景不是给香港人看的题材,就像美国片。美国片尽管也是本土电影,但因为有庞大的本土市场,能拿最多的资金做最好的东西,而又因其购买力是二战后全世界的冠军,也因此使得美国电影弘大了世界,他的口味主宰了全世界人的口味,这个就是在说本土市场有多重要。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市场够大,当然指的是整个华语电影市场,要是我们有足够的购买力,30、50年后,也许有一天是美国人看华语片学中文了,所以本土市场有多重要。如果我们有本土市场,就应该要争取保留。

  但如果本土人不够,本土市场就更无从谈起,台湾比香港好一点。韩国电影前年有40%的市占率,只要有3部电影一垮,宣传费回不来,市占率从40%掉到不到20%,一年掉30%,是比金融风暴更恐怖的。如只以本土市场为依归,在这个状况之下就会失败,因为没有合拍的经验、技巧与能力。

  所以我们还是要把每扇门都打开,不要有歧视,电影只有好电影跟坏电影,好电影是没有限制、怎样都能拍的,要是有限制拍不了好电影是自己能力的问题,不是制度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开放。

  《海角七号》在外埠还没上,有多大回响很难说,也不一定有在台湾这么乐观,因为它还是一个很本土的电影。做合拍电影,工业的氛围就更重要了,因为工业是讲计算、讲前科的,在一年有3到5部《海角七号》之前,生意人的计算还不完全可以说是计算。

  一部《海角七号》可能使到10个行外人来投资电影,但是这10部电影不一定都能够成为《海角七号》――《海角七号》愈成功,就会有愈多人利用它的名声来宣传自己的商品,但那些电影若都不成功,反之则将把《海角七号》的品牌及梦想打碎。这个循环是不可避免的。很快,热潮被后续不成功的案例给冲淡后,工业就被打回原形――在不可能不利用《海角七号》知名度的状况下,也许产业环境会落入比《海角》之前更悲观的状态。

  因此,外销与国际化,恰恰就是工业的最佳保证,尽管也没有那么绝对。

  乐观地去看,有了《海角七号》这部作品,也许能激发更多不同的创意及想象力,但请负责任地去拍,需对观众及投资方负责任,才有机会能有与《海角七号》相比的案子出现。

  拍片资金

  我个人在找资金的时候,永远希望找电影圈里面的钱,我相信我的东西就是我的价值。政府的钱也好,基金的钱也好,都是有专业判断的钱,但因为这些钱不是电影审查人的钱,所以他们无法用工业的角度去判断。以工业的氛围来讲,政府的钱也好,基金的钱也好,他们可来可不来,但我不能把我的生计、未来,赌在一个随时会改变的政策或突然想投资电影的外行老板上,因为他们随时会离开。

  如果作品的商业性与观众有关,其实应该找圈内的钱,比如发行的钱、电影院的钱、录像带的钱……站在商业的角度,这是公平的交易,因为我们提供产品让他们赚钱,而产品与投资方的业务有互相依存的关系,这是最有议价能力的合作方式。台湾有辅导金,关于辅导金的部份对训练新导演来说是好的,但是很重要的是在于拿辅导金的心态――别把它看成这个钱是不需回收、不拿白不拿的,就算不需回收且不影响个人发展,对整个工业发展还是有影响的,这是公德心的问题!

  资金都很透明,可参考片末出品公司名单。估算依据主要还是在于发行各地评估影片规格及明星阵容。当工业健康运作时,资金多来自于之后会收到的钱,不足的费用可再找一个投资方,最好是产品对对方收益相关的合作方。

  合拍的困难度在于,合约及项目评估的讨价还价是比较麻烦的。其实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科学,虽然可能在某些时候有些片能有不错的机会,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本土市场,才是最根本的。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陈可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