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导演计划”
“势不可挡的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种大环境下,亚洲区的娱乐同业应该求同存异,不吝分享成功因素,共同创造商机”“为此,我向大家介绍香港的新一代导演。众所周知,香港被誉为‘东方荷里活’,我们得享盛名,端赖很多成功因素,当中令我们引以为傲的,就是香港拥有创意无限的人才资源。我愿意与亚洲区同业分享这个成功要诀,并希望大家可以携手合作,共同创富”,12月底,正值全球的经济因为金融海啸而步入寒冬时,继一些香港电影人表示金融海啸对香港电影并不影响之后,香港电影发展局推出了其“香港电影New Action”计划,而香港电影商协会有限公司的主席林建岳如此的表示了他的“辉煌大计”……
香港电影发展局近几年虽然数次的提出过扶助计划,也不至于像台湾电影辅导金般“越扶越倒”,但往往流于雷声大雨点小。如今的这“新导演”计划,听上去很美,但看看其所列的33位“新导演”,似乎就不大美了:区雪儿、毕国智、陈国新、陈丽英、陈荣照、张伟雄、郑保瑞、赵良骏、朱家宏、崔允信、钟继昌、叶念琛、郭子健、黎妙雪、林爱华、林华全、罗守耀、罗永昌、李公乐、李保樟、梁德森、梁鸿华、劳上政、麦曦茵、彭浩翔(blog)、邓汉强、曾国祥、尹志文、黄精甫、黄真真、黄修平、游乃海、余力为等33人。
这33人之中,固然也包括像麦曦茵(《烈日当空》)、游乃海(《跟踪》)等少数几位只有一两部作品上映的新导演,但更多是像彭浩翔(《买凶拍人》、《出埃及记》)、罗永昌(《每当变幻时》)、黄真真(《六楼后座2家属谢礼》)、叶念琛(《我的最爱》、《绝代双娇》)等作品超过3部甚至将近10部的导演;从第一次担任导演的角度来看,也有像陈国新(1989年凭《最佳男朋友》出道)、赵良骏(1989年凭《神行太保》出道)等几乎有二十年导演经历的导演。不知道,香港电影发展局的这“新导演”是如何界定的,而像赵良骏、彭浩翔、黄真真等看到自己名列“新导演”又有何感想呢?更何况,如果从九十年代来的“新导演”中选择更有代表性的导演的话,或许陈果、叶伟信等更加应该上榜。
近年致力于提拔新人的曾志伟表示,“香港的导演其实是人才济济,每位都挤尽脑汁,到处找投资者,争取开戏的机会。以前香港每一代的电影大亨都能够掌握这个人才库,逐渐打造香港的电影工业。在香港电影下一任电影大亨出现之前,这个责任就需要香港电影发展局来做临时替工咯!”但香港电影发展局的这般“挑选人才”,恐怕难以如曾志伟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