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事件
1 210亿
如果单从总数据表现来说,2013年的中国电影当然又是好年头,截至12月8日,内地电影票房正式突破200亿,超过去年全年票房数字30亿,要知道,从1994年电影市场改革开始,内地电影票房达到100亿这个数字可是花了整整16年时间,而从100亿到200亿,却不过3年。用数据说话,直到今年6月,均是捷报,内地票房总数超过108亿,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高达33.8%,国产电影更是战绩喜人,总票房大大超过进口片突破67亿,业内人士普遍相信,到今年年底,内地电影票房冲向220亿大关并不是幻想。而在上半年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国产电影占据四席,且都突破5亿票房大关,而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更是狂收12.45亿票房,不但创下他本人在内地上映电影的票房纪录,迄今为止也仍排在2013年全年票房榜首。
然而,进入12月份,向来乃全年最热的贺岁档表现却颇有些冷意,打头阵的《扫毒》、《无人区》、《四大名捕2》、《风暴》四部电影未能掀起票房高潮,12月第一周电影总票房产出不到4亿,和今年“五一”档的9.42亿、“国庆档”的6.3亿相比,成绩令人失望。来自艺恩咨询的统计表明,本年第50周周末(12.13-12.15)票房累计2.3亿,环比下降48%;观影人次环比下降17%。业内人士称这是近十年来的首次“逆增长”,院线不得不把全副重担都压在冯小刚[微博]的贺岁电影《私人订制》身上,首日排片超过50%,但全年冲击220亿总票房的任务目前看来变得有些艰难。最糟糕的是,在票房数字的背后,是2013全国新增银幕4500多块的前提,而影院平均上座率仅15%,有85%的座位空置,潜藏的危机不言而喻。
2 “富二代”的肆虐
和票房数字相悖的是中国电影的质量,导演冯小宁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一年700部国产片我大概会看500部,其中一大批影片都是平庸之作,制作很粗糙。”做出类似反馈的还有观众,一部《富春山居图》成为现象级“奇葩”电影,郭敬明[微博]的处女作《小时代》也引发价值观上的争相挞伐,李连杰[微博]主演的电影《不二神探》亦是吐槽声一片,可它们对票房的肆虐,令人不得不总结出另一种哭笑不得的高票房营销理念——“审丑”营销。2013年也是新导演新作的井喷年,但这并不意味着新人新气象,以上谈到的这三部话题烂片,统统都出自新导演之手,周刊此前曾有专题论述——“不完全统计,非主旋律类的新导演院线片就有超过50部,其中及格片的概率,仅仅为10%”。
3 《一代宗师》全面大讨论
尽管《一代宗师》并未受到金马[微博]奖的青睐,但从电影的范畴来说,王家卫这部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仍属现象级,因为它将那些言辄谈档期或票房数字的讨论大气候拉回到电影本身,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门户抑或论坛,关于这部电影好与坏的评价,不再局限于网络争论的意气之语,事关电影的全面讨论从影评人到导演,从业内人士到普通观众,其中以凤凰网举办的“《一代宗师》武林大会”最具代表性,活动以公开辩论会形式进行,邀请了十位独立影评人进行正反方激辩,此后,亦有不少媒体承接此股良性讨论风潮,针对《一代宗师》开展讨论。这种重回电影本身的讨论形式可谓一股清流,遗憾的是,仅此一片,昙花一现,此后关于国产电影的评论仍无休止地局限在数据和简单骂娘的粗暴循环里。
4 港片的翻身仗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为今年的“香港制造”开启亮眼序幕,多部电影过亿,口碑方面更可谓打了一个翻身仗,杜琪峰证明了即便是涉足内地警察这个敏感领域,也依然可以拍出《毒战》这样高质量的作品,他另一部今年上映的电影《盲探》则显示了浓浓的港式情调,格外难得。林超贤[微博]则逐渐取代其他熟悉的香港导演名字成为品质保证,他导演的《激战》一片开拓的运动题材亦表明香港制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警匪动作领域。尤其在前几年信誉降至谷底的背景下,今年亮相的香港导演从陈木胜到彭顺[微博]彭发抑或更新的袁锦麟、黄修平、杨采妮[微博]等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香港新晋导演开始发力,在我们挥手告别那个港片情结的年代后,这些在完整工业体系中熏陶长大的年轻人或许会令港片爆发更大能量。
5 怀旧风潮
如果说那些录像厅岁月熏陶的小伙伴已属于上一代观众,今年的内地电影已经开始全面触摸75、80后们的集体回忆。从《致青春》颇具时代气息的先导海报开始,大银幕掀起了一股怀旧风潮。《中国合伙人》、《初恋未满》、《怒放2013》,“友情岁月”从年头贯穿至年尾,属于那些年的点点滴滴被镜头放大,一起读过的新东方、一起追过的四大天王、一起唱过的流行曲,年代标签甚至代替了电影叙事。港片的怀旧情绪稍显不同,无论是《光辉岁月》聚集众多老港星,还是《扫毒》大打兄弟豪情牌,皆有以片喻人之意,企图承接港片黄金年代的荣光。
年度致敬
影像最大的魅力大概就是能够运用视听语言,将人的思想在一个专属的空间中最大化地释放,换句话说,有些电影,是一定要进入电影院观感的,有一些所谓电影,则可以看完碟片随手就扔进垃圾桶。2013年,《一代宗师》、《毒战》、《天注定》三部影片具有非凡的意义。《一代宗师》拍摄4年,是王家卫拍得最久的一部作品,期间还出现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定档和跳票。2013年人们同4个过去的每一年里一样,习惯了它变成《一代失踪》的电影,没想到它惊喜地上映了,王家卫没有获得任何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倒是让章子怡[微博]如愿登上金马奖影后的宝座。《毒战》是杜琪峰的第一部“北上”合拍片,当人带着质疑的心情,以及戴上之前很多北上的香港导演赐予我们的“有色”眼镜进入这部影片时,却发现连讲相声的李菁,在其中都“银河印象”,风格十足。《天注定》是贾樟柯[微博]的第七部电影,该片入围第6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是2013年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天注定》在戛纳电影节展映后的剧透,让许多中国记者问回到国内的贾樟柯“《天注定》在国内上映没有问题吗?”,引得贾樟柯一脸不快地反问“我们很早就说过已经拿到龙标,为什么你觉得《天注定》不能在国内上映?”但是没过多久,众媒体就接到了“不报道《天注定》相关信息”的命令。
三部影片,三位导演,王家卫、杜琪峰、贾樟柯,前两位在今年的各类影展奖项中,纷纷入围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却都空手而归,后一位冲进了戛纳主竞赛单元,拿到了最佳剧本奖,国内观众却仍无缘与他的思想呈现在银幕上进行交流。他们也都有一些共同点:大名鼎鼎,却又少一些亲和力;不是那么地爱抛头露面,却是华语导演界中难得被戴上“偶像”帽子的人选;不是票房导演,却是风格化品质的保证;他们的影片在华语导演中少有地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他们在海外的影响力甚至要比国内的影响力要强。致敬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不是实至名归也是合情合理。
王家卫
王家卫的电影从《旺角卡门》开始,到《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等,一直都在构建他独特的电影空间,重点是他似乎一直离电影市场很远,有口碑无票房的标签紧紧跟着他,他始终不紧不慢、晃晃悠悠,可他的电影一直不缺投资商,他的电影里出现的始终都是大牌明星,光凭这一点,他就已经算是大师。电影圈内唯一一个不写剧本就开拍,拍摄时常未知,超支是常态,不给演员看剧本就能够签下大牌的导演,难数出第二个。正是因为王家卫的慢、他对一个镜头执着的NG,他把影片中的每一秒都当一分钟认真对待,这样种对待电影的态度,我们要向他致敬。他折磨演员的故事也在电影圈中被传得津津乐道,《阿飞正传》里张国荣和张曼玉有一场吻戏,这场戏被NG了几十次,最后梁朝伟在烂屋哭的那3分钟镜头效果,是王家卫逼迫最怕老鼠的梁朝伟在老鼠最多的九龙城寨呆上一周的结果。《一代宗师》他将这种琢磨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拍摄4年就不说了,梁朝伟在拍摄期间骨折、旧伤复发一度停拍,章子怡因“八卦掌”出击无力被王家卫黑面要求加班练习也不只是说说而已。这么一个25年不变的导演,在电影市场层出不穷的变化下,始终如一,可敬可畏。
杜琪峰
杜琪峰被誉为港片坚守者,大家把他和大陆电影商的合作,看成是“最后一位北上”的导演。他的银河映像工作室就像一个电影工厂,有自己的编剧团队、自己的影棚,还有一帮相熟的演员,铁杆的程度可以称为“银河映像帮派”,他的警匪片取景很多都在“银河映像”周边的街道,可以说,杜式警匪片从硬件上,并不需要多大的投资。虽然他和王家卫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帮派,但也有共同点,口碑好票房号召却不是最佳,直至2011年杜琪峰拍的爱情片《单身男女》,内地票房才过亿。他的第一部香港、内地合拍片《毒战》创下了他所有警匪片的票房最高纪录。这样的一位导演,钱不是他担心的,即使国内票房不如人意,海外版权的销售也不会让他坐吃山空。影评人舒琪说杜琪峰是一位“一流的风格家”,这种一流也是从工匠一步步走来,虽然他不爱参加颁奖活动但他会不断自省,在他后来的影片中能看到他自己对前作的继承和修正,才有了《毒战》的北上而不变味。
贾樟柯
贾樟柯一直专注现实主义题材,这在第六代导演逐渐转型的队伍中,比较难得。他影片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像王家卫和杜琪峰的影片那样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贾樟柯喜欢大量朴实的镜头、演员尽量群众化的表演,大量小镇青年和乡土题材的表现也容易引起两极分化的观感反馈。可以说,贾樟柯是从国外电影节上火起来的,拿了奖之后才让众多电影发烧友通过市场上流通的一些盗版碟片认识他。贾樟柯一直关注边缘小人物的生活境况和心理,不论是思想上、内容上,还是拍片的手法上,他都采用客观、冷静记录式关注。当得知贾樟柯首次尝试的古装片《在清朝》已开拍时,本以为他脑子开了窍也要尝试下转型,没想到《天注定》是他在拍摄第一次尝试的古装片《在清朝》中萌生的想法,于是立刻停止《在清朝》的工作转身去拍了《天注定》,现在《天注定》何时在国内上映杳无音讯,如此大气凛然,是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