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英雄》主创人员(1):李冯:我的《英雄》
城市晚报《娱乐无限》记者金雪航 特约记者子时北京报道 张艺谋的新片《英雄》已经上市了,这是国内第一部具有真正国际水准的电影,所以,从一开始就惹来无数注意力。《英雄》的最初制造者——青年小说家李冯也由此走进人们的视线。
本报记者第一时间约会该剧的编剧李冯,虽然已是子夜时分,但电话那端的李冯依然谈性正浓,他言称是在《英雄》剧组练出来的。于是一番“侃大山”的对话也便形成文字跃然纸上。
-关于《英雄》
李冯是《英雄》小说版的作者,也是《英雄》剧本的文字创作者。李冯小说中的众多历史英雄人物使张艺谋颇为欣赏,这也成为他们这次合作的基础。两年前,他被张艺谋请出担任《英雄》的编剧。
与一般武侠电影不同的是,《英雄》要探究的是“何谓英雄”,这是一次极为大胆的尝试和实验,因为商业电影一般都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商业创作的套路,这个套路是经过多少年电影史的证明,按照这个套路去创作,电影是不会失败的。但《英雄》显然走了一个险招儿,套用艺术片的模式拍了一部商业电影。
在这部片子里,故事不是按照时间逻辑而发展的,因而显得扑朔迷离。毫无疑问,《英雄》的结构是典型的艺术外壳商业内核,承载它的形式是艺术片的形式,但当中的元素却又是商业电影的。
这也是《英雄》的最大卖点。将艺术形式引入商业电影,又使商业元素注入艺术电影,极大地提升了商业片,特别是武侠片的分量。
《英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记不住影片当中的人,因为这里面每一个故事,就是几十分钟,而且每一个人物讲法都不一样,它在某种形式上与日本的大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罗生门》,你记不住它的人物了,但你记住了它的结论:“真理是相对的”。《英雄》让我们记住的是:谁是英雄?
所以,其间传言《英雄》是《罗生门》版的《卧虎藏龙》。但是仔细看就完全不一样:《罗生门》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而《英雄》却是一个是假的,一个是想象的,还有一个才是真的。如果一部电影的故事走的是传统的叙事方式,比如类型模式,就没有人认为它是在模仿。但是只要走出偏离常规的叙述方式,马上就会出现“模仿”这种质疑。这很正常,但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大家喜欢不喜欢《英雄》,它会不会成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这才是李冯最为关心的。
-关于小说
李冯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1996年辞去工作,到北京自由写作,是新生代的重要作家。
李冯的小说创作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以《另一种声音》、《16世纪的卖油郎》等作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另一类小说,如《多米诺女孩》等,是将心理展示和文体实验糅合起来。所以,李冯的小说飘忽不定。
李冯认为:写作就是闭上眼睛往黑暗中一跳,就算信心十足,也依然前途渺茫。同时,他又宣称自己喜欢帕斯捷尔纳克说的一句话:作家之所以发言,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所以他们的声音才响亮如同雷鸣。这种犹豫不决式的狐疑,在某种程度上,恰好是他作品的最好阐释。
-关于编剧
李冯的本行是写小说,对于为什么突然写起武侠电影剧本,他认为是很自然的事,用他的话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导演来找,又可以挣钱糊口,所以就写了。”他还戏称:小说是给自己干长工的,编剧是给导演打短工的,各有各的快乐和活法。
张艺谋被看成是中国作家的发掘者,有不少作家的影响力是通过张艺谋的电影扩展的,莫言、苏童、余华、毕飞宇、陈源斌、述平等,现在又轮到李冯。对于这样的机遇,李冯觉得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幸运,他也不反对。
其实,李冯跟张艺谋的合作早就开始了,他以前写过《武则天》,是众多写过《武则天》的作家之一,后来就写《英雄》了。跟张艺谋合作的最大感受就是他很敬业,是李冯见过的最敬业的人。写《英雄》经常有推倒重来的时候,编剧工作通常都会有很多人介入,侃故事、侃剧情。但不像误传的那样,给张艺谋看的剧本脚本修改多达几十稿,而且李冯很乐意能使这个电影越改越好。
从文学写作到电影编剧,李冯并没有转型的困难,对他来说只是多干了一种工作,而且他感觉做电影编剧很快乐。
随着《英雄》的诞生,李冯在电影界也有了一定的影响,而现在文学刊物以及出版业都异常艰难,搞电影却获益很大。对于这种看法,李冯称,自己在近一段时间里会毫不犹豫为经济利益做某种取舍。
目前,李冯在为张艺谋创作一个新的剧本,还是武侠题材。每天他都会离开家,到另一个地方去写作,如同上班一样。他在不同的时间写小说,又在不同的时间写剧本。
-关于小说
李冯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1996年辞去工作,到北京自由写作,是新生代的重要作家。
李冯的小说创作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以《另一种声音》、《16世纪的卖油郎》等作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另一类小说,如《多米诺女孩》等,是将心理展示和文体实验糅合起来。所以,李冯的小说飘忽不定。
李冯认为:写作就是闭上眼睛往黑暗中一跳,就算信心十足,也依然前途渺茫。同时,他又宣称自己喜欢帕斯捷尔纳克说的一句话:作家之所以发言,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所以他们的声音才响亮如同雷鸣。这种犹豫不决式的狐疑,在某种程度上,恰好是他作品的最好阐释。
对话英雄主创(2)-谭盾:《英雄》直指“奥斯卡”
对话《英雄》主创(3)-王斌:我和《英雄》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