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专题 >正文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各奖项票数公布 评审内幕曝光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5月20日11:28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虞晓毅)继4月25日举行了颁奖礼之后,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今日公布了第四届最佳奖项的评审过程。

  公布评审过程在华语电影奖项中不是常见的做法。但这并非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第一次公布评审过程,事实上,作为一个年轻但正逐步壮大的电影奖项,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自第一届起就坚持着公布评审内幕的做法,该奖项的负责人说:“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成熟与透明
三星送你双人雅典游!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三星电子再助2004WCG OLAY洁面乳免费试用!
的电影奖应有的气度,起码可以让大家知道我们是很认真地在做这个奖。”至于为什么这个评审过程在颁奖礼后将近一个月才公布,该负责人说主要是评审讨论的记录与整理过程费时较多,需要与多位评委联络及核对发言记录,务求准确地传达各位评委的意见。

  本报今日先行刊登第四届最佳奖项港台部分的评审过程,舒琪、单志民、岑朗天、梁良等评委在评审过程中多有妙论,希望关心电影的读者不要走宝了。明日我们将继续刊登最佳奖项内地部分的评审过程,敬请留意。

  评审记录及核对:何慧玲 评审总结执笔:虞晓毅

  最佳电影/最佳导演评选——

  《无间道Ⅱ》胜在何处?为什么是《PTU》而不是《大只佬》的杜琪峰?

  港台部分的最佳电影与最佳导演的候选名单是完全对应的——所有最佳导演的候选人都是候选最佳电影的导演。因此,这两部分的讨论是合二为一的。

  汤祯兆认为提名名单中“惟一的新元素是陈果的提名”,但他觉得陈果“没有像过去走草根路线,只有一些奇趣的场面才看得出是陈果特有的古怪东西。但整体来看,他完全不能控制一个公路故事,场景没有了草根式的支撑,拍摄手法变成模仿其他电影……是颇失败的。”李焯桃则说自己“同意汤祯兆对陈果的批评,但亦欣赏他的勇气。他肯去拍一部自己不擅长、不是自己感觉的作品,那完全与他过去作品有别的一部‘high concept’的影片,而且用DV(数码录像)去拍。个中不少对他很新的东西,拍了出来,失败没关系,但起码他肯去试。我觉得他这种精神值得肯定”。舒琪则认为这并非勇气的表现,“而是他预备不足,没有构思好就去尝试,反而有点不负责任”。岑朗天则指出,“陈果这部作品,很受DV这种媒介影响。他自己很不喜欢DV,但因为影片是接来的,要用DV拍摄。他有某种程度的抗拒,但又要拍摄出一些东西来。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极大的矛盾。这矛盾很影响他发挥,以致他甚至将故事扯到电影身上……他干吗突然在印度的故事中,向电影菲林致敬?因为他不喜欢DV,觉得它会渐渐取代菲林,他对此不能释怀,所以插进这奇怪的一段。所以影片不好,可能不是他能力的问题,而是拍摄过程促使他出现问题。”

  舒琪说:“若以剔除的方式去选,我首先会排除《忘不了》。尔冬升这部作品其实走回老路,在创作来说他这是较保守的路线。这作品不够精致,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做得更好,这些瑕疵累积起来,令整部作品缺失很大。例如影片不是没有做资料搜集,但做得不够,它没有这个时间。影片每一个take里,演员的声线与情感,都是欠缺那么一点点。” 

  舒琪表示,自己“很喜欢《大只佬》,不是因为它‘perfect’(完美)或完整,而是因为它‘imperfect’(不完美)。我喜欢它的表现,它突破了很多限制,甚至冲破这些限制。虽然影片的思路或主题或未够清晰或流于偏颇,但我觉得它有表达的勇气、探索的勇气,我再要强调——这使整部电影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很少香港电影能做得到”。李照兴也认为:“《大只佬》……把演员及故事结合得很出色,野心与勇气亦够。整部电影令人觉得赏心悦目,看完后又会认同它。而且你可以简单地谈论它的人物如何有趣,故事如何奇峰突出,另方面又可以谈论一个较高层次的分析,如香港前途的隐喻。”

  李照兴、朗天、单志民对最佳导演的选择都是《PTU》里的杜琪峰。李照兴认为:“《PTU》明显显示了演员与故事的两个环节是弱的,正因为其环节的弱,刚好说明了这是一部导演作品。杜琪峰细心安排的东西,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很能表现其导演功力。”岑朗天补充道:“电影的调度,美学经营,镜头使用,那些如吃火锅一幕典型杜琪峰式的趣味,都融合得很了不起。”单志民也认为:“《PTU》在每一个层面都很纯粹,导演功力显得非常突出……建基传统类型再加以改良及搞出新意。”

  《无间道Ⅱ》在最佳影片的候选名单中受到较多的关注。朗天说,“最佳电影方面,我没有特别取向,过去也是选《无间道Ⅱ》的。我的分析架构不是以戏论戏,而是将五部戏都放在整个香港文化政治背景去阅读。《无间道Ⅱ》……能够借用吴镇宇的黑社会家族史,去平衡《无间道》这警匪类型片透视的后九七的结构,展示出另一种正集及续集的对话……《无间道Ⅱ》重构叙事的努力难免牵强,但若放在社会意义的层面来看,我就会选它为最佳电影。”单志民补充道:“《无间道Ⅱ》我觉得是另立新的一章,是借题发挥(《无间道Ⅲ》则变成死局,没有发挥),有向《教父》致敬的强烈意味,但没有给《教父》的框框窒碍,包括刘嘉玲曾志伟和两个新演员等人的故事线。至于政治阅读方面,我很高兴终于有一部电影甚至将‘9.11’之后——不止是九七后——整个香港的环境交代出来。它说得不刻意,那其实是一种阅读的趣味。它也没有很大野心去这样做,但却的确刻画了‘9.11’后的时代终结:到2003年一切重新开始。这对香港人而言特别有意思,终于有人重新借九七前的故事讲九七后的失败,又再借‘9.11’前的故事,讲911后的危机,即韩森与黄Sir之间的关系——当初是朋友与工具,今天变成大敌。这是《无间道Ⅱ》一个我颇珍视的层面。这部电影不是十全十美,但演员、编剧、导演的表现都比较平衡。最佳电影我会选《无间道Ⅱ》。”

  最佳电影得票情况:

  《无间道Ⅱ》(7票胜出) 

  《PTU》 (3票)

  《大只佬》 (3票)

  《人民公厕》(0票)

  《忘不了》 (1票)

  最佳导演得票情况:

  麦兆辉、刘伟强(《无间道Ⅱ》,2票)

  尔东升(《忘不了》,1票)

  陈果(《人民公厕》,0票)

  杜琪峰、韦家辉(《大只佬》,1票)

  杜琪峰(《PTU》,10票胜出)

  最佳编剧评选——

  最奇峰突起的剧本就是最好的剧本?

  游乃海、欧健儿(《PTU》,1票)

  麦兆辉、庄文强(《无间道Ⅱ》,2票)

  阮世生、方晴(《忘不了》,1票)

  韦家辉、游乃海、欧健儿、叶天成(《大只佬》,6票胜出)

  彭浩翔、叶念琛、李敏(《大丈夫》,1票)

  在最佳编剧奖项中,《PTU》的剧本是最先被否定掉的,单志民说自己“抗拒《PTU》入选最佳编剧,觉得是导演先行的作品。影片拖延两年多的时间才开拍,其实故事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弄通,最后不过是因时制宜,用导演的功力去将它拍得可信。如故事过了午夜之后有些地方是不明所以的。这剧本有意念,但不是出色的剧本。《PTU》这部戏的导演功力最重要”。《PTU》的剧本最后得到了1票。

  对于《无间道Ⅱ》的剧本,岑朗天认为“若说野心,《无间道Ⅱ》剧本的野心很大,甚至可以搬出社会层面,牵涉九七(香港回归)问题。而且它难度也挺高的,因为还要解释《无间道》的故事,因为前一集是边拍摄边修改的,现在要填补所有漏洞,还要放在香港九七问题之中,扭得很厉害,有野心又有努力,但结果故事却牵强,连道理也说不通”。《无间道Ⅱ》的剧本最后得到了2票。

  单志民觉得“《忘不了》……剧本完整但野心不大,整体亦无创新。它最强的一环——小巴司机的实际生活,也有令人质疑的地方,不丰富不扎实”。汤祯兆则认为《忘不了》的“角色的真实感算是不错,在港产片中算是比较难得”。这个剧本最后只拿下了1张选票。

  舒琪选择了投《大只佬》一票,原因是:“第一,正如大家所说,影片的野心很大,这在今天的香港电影,还有世界的电影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现香港是个很受限制的环境,但仍可以拍出这样的影片,以导演的地位与明星阵容,肯去拍这样的戏已是一件好事。你说他讲佛理讲不通,但我不懂佛理。这部电影却起码能够刺激我去思考,让我开始去思考一些我不认识的东西。这对观众来说亦然。香港电影几乎都没有尝试过这样做。所以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很高,虽然它不是完全成功。但我觉得它编剧方面非常成功,就是影片由头至尾皆引人入胜,叫人坐在戏院看得趣味盎然……我觉得它的剧本构思奇峰突出,但非曲高和寡,而是结合趣味性的,如描写印度人的场面,就很有趣味。”《大只佬》最后拿到6张选票,成为这一奖项的胜出者。

  梁良指出:“编剧奖其实是一种技术奖,有些戏是小品,说的东西自然小,史诗要说的东西自然宏大,但还要看它具体来说是否说得好,是否统一,塑造人物、布局、情节的时候,是不是写得好。整体来看我会选《大丈夫》,它的设计和人物的描写,如男女斗法,有余韵的结局,表现出来较易为他人接受。”但李焯桃则认为“从类型角度看《大丈夫》,它的颠覆也不算大,只是借类型来‘扭一扭’(变一变),做出一种‘parody’(谐仿),有些小聪明了。”岑朗天进一步指出,“《大丈夫》其实可能性可以更大,它将男女戏分成两部分,故事结构可以安排得更好,但结果这都给浪费了,最后发展成传统的‘走私’(偷情)心态。编剧本来有发挥空间而没有发挥。”《大丈夫》的剧本最后也只拿到了1张选票。 

  最佳男主角评选——

  是刘德华演技生涯不同类型的纷呈?

  任达华(《PTU》,2票)

  刘德华(《大只佬》,8票胜出)

  吴镇宇(《无间道Ⅱ》,1票)

  梁朝伟(《地下铁》,1票)

  刘青云(《忘不了》,2票)

  刘德华在《大只佬》中的表现非常抢眼,单志民认为,“刘德华知道自己是一个明星,知道角色需要他一些什么,他在这方面的掌握比过去好。他在一个‘conceptual’(概念化)的角色设计之中,仍然发挥出角色极多的细节。他的角色除了前段假扮大只佬这个噱头,最重要的其实是山洞的几场戏,到最后卸下一身肌肉,那种入世又出世的演出方法,刘德华掌握得非常好。杜琪峰选角,看中他的型格这一点是很奇特的。刘德华无论走路、穿衣、说话,都有很奇特的型格。他目前对自己这个特点掌握得很好,到最后归于平淡时,也能演出那种平淡的味道。我同意李照兴过去谈《大只佬》的看法,就是整部戏都是为了最后刘德华穿着袈裟、叼着烟走路的一场而拍的。刘德华在这部电影中,无论明星风采还是演出方法,都超出杜琪峰设计的角色范围,交出更多东西。”

  李照兴说自己“以往不太欣赏刘德华的演出,但这一部戏使我对他另眼相看”。因为“香港的演员之中,披上大盔甲(肌肉衣)后的强烈对比,刘德华演起来是比较好的。影片包含几种供他发挥的类型,有喜剧类型,也有警匪类型,是他演技生涯不同类型的纷呈,都是他演过的角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多元的面貌,他每一种演来都恰如其分。”

  梁良则说自己“其实颇抗拒这部片子,觉得它很混杂很不统一,尤其是‘飞天大盗’那桥段,是天方夜谭。影片其实是主题先行,为了表现这个主题,用了很多奇怪的手法。影片本身不是很成熟”。“从角色统一方面看,我会选吴镇宇。他在《无间道Ⅱ》把自己的形象与演出都压得非常低调,这戏的主角该是他与曾志伟,两人一刚一柔,他用低调的方式演出,却在众多角色中演得最有感染力。因此,我觉得他对这部戏的贡献最大。这部戏好看,有中心,都是靠他的演出,他很成功地成为整部影片的核心,演得亦很完美。”

  至于梁朝伟,李焯桃说自己是有份提名他的,“《地下铁》这部戏这么难看,但有他出场即变得可观。他喜剧的一面,在奖项评分的场合颇受忽视。”

  最佳女主角评选——

  只能在张柏芝和张柏芝之间作选择?

  吴君如(《金鸡Ⅱ》,1票)

  张柏芝(《大只佬》,6票)

  刘嘉玲(《无间道Ⅱ》,0票)

  毛舜筠(《大丈夫》,0票)

  张柏芝(《忘不了》,7票胜出)

  最佳女主角的评选其实是胜者已定的选择——因为基本是在《大只佬》里的张柏芝还是《忘不了》里的张柏芝之间做选择。在这个奖项的评选中,刘嘉玲和毛舜筠都没有拿到选票,而吴君如只拿到1票。

  梁良选择了《忘不了》里的张柏芝,他认为:“这部电影成功,很大因素来自张柏芝,她完全是牺牲的演出。她演得很贴切,也很投入角色,完全不理会自己一直在银幕上建立的形象。她演得颇细腻,有些场面演得很激情,特别是刚做小巴司机时整晚没睡的逼切感,演绎得很配合角色。在感情戏方面,她演来亦吻合整部片子的风格,因此这部电影该是她从影最佳代表作。”汤祯兆也同意选择《忘不了》,他说“《忘不了》实际上是需要体力的场面,需要张柏芝在与角色吻合的实际环境中,演出歇斯底里的反应,便更加显出她的力度,与整部戏的风格较配合。”

  李照兴则倾向于选《大只佬》里的张柏芝,他说:“张柏芝饰演小巴司机,在视觉上我觉得很不习惯,哪有这么漂亮的小巴司机?且不理会她演得怎样,在视觉上就是觉得不习惯。这里亦牵涉角色的设计,那是传统的,虽然她的演绎是高水平的,但对我来说却没有太大的惊喜。相反在《大只佬》中,演出的层次与角色前后对比较为强烈,她将明星的本色融进影片之中,令片子生色不少。她两种演出我都喜欢,但我嫌《忘不了》的角色较传统,而《大只佬》这个奇峰突出的故事却给她丰富与彰显出来,因此我更喜欢她在《大只佬》中的演出。”岑朗天称:“我也会选择《大只佬》的张柏芝。《忘不了》是个正剧的演出,她意识到自己是大女主角的位置,把自己演出推向这个位置。而在《大只佬》中,张柏芝的位置虽然重要,但却需要衬托刘德华修炼自己的过程;虽是女主角,实际却是辅助男主角的。张柏芝这个演员的特色,总是在没有意识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本色演技。正因不用去衡量轻重,可供她发挥的空间更大。说这是明星也好,本色也好,又或者是无意识也好,她的演技流露得更自然、更畅通。《大只佬》中她饰演的是一个清纯少女,与她自己的性格相反,在一个相反的角色中发挥本色,又非全然做回自己,演起来对她有一定难度,但她在与自己相反的角色中流露本色,我觉得她做得很好。”

  舒琪也认为这一奖项是两部电影的张柏芝之间的竞争,并总结道:“这证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张柏芝的确是一个很难得的演员,在新演员中她具备很高的天分,有明星气质,观众又真的喜欢她。虽然新闻界对她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但她无论在什么电影中出现,都有一种吸引力。她在《忘不了》和《大只佬》的角色都有一定难度,但《忘不了》对她来说难度较小,她在《星愿》里也演过这样一个可怜与倔强的角色,但她成功拿捏超越自己年龄的一种成熟,如那种母性,以及生活的抉择与坚强。我其实倾向于选择《大只佬》,角色的构思较奇特,而张柏芝演的角色也可能是超越自己智能的,特别是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身世和‘大只佬’身份后所表现出的那种震惊和焦虑,她掌握得非常好,那是角色本身所要求的东西。她要做个少女,又要做女警,再加上背负前生的复杂背景,但她演得很努力,也设法去把这角色组合统一起来,所以我觉得她在这部电影中演得特别好。”最后《大只佬》的张柏芝获得了6票,而《忘不了》里的张柏芝拿到了7票。

  最佳男配角评选——

  廖启智的口琴到底吹得好不好?

  黄秋生(《老鼠爱上猫》,3票)

  杜汶泽(《无间道Ⅱ》,2票)

  张耀扬(《无间道Ⅱ》,2票)

  廖启智(《无间道Ⅱ》,5票胜出)

  梁家辉(《大丈夫》,2票)

  最佳男配角的评选过程则显得有些困难。许多评委认为黄秋生在《老鼠爱上猫》中的表现实在没什么可说,但他最后还是拿到3张选票。

  汤祯兆认为杜汶泽这次“希望利用第一集已经做出的漂亮成绩,但却把握得不好。他在第二集的演出都是颇自觉的,那变成一种颇难看的造作。我觉得大家像是在纵容他,不是一件好事”。舒琪也认为,“杜汶泽是个成功后变得非常放任自己的演员,这也是香港演员,特别是配角演员很容易出现的现象,因为电影公司每逢有他‘煞食’的形象与戏路(适合他受欢迎形象的角色)一定会找他,他也因为观众受落而不断放大夸张角色。”杜汶泽最后在这个奖项的评选中拿到2票。至于张耀扬,汤祯兆认为他“把角色演得很低调,令你真的不知道他是卧底。他演低调演得很好,令电影产生一重悬疑性”。岑朗天则认为“张耀扬的表演只是给人‘酷’的感觉”而已。他最后也拿到了2张选票。

  至于廖启智,岑朗天说自己“一定是”选他的。他说:“他带着《福伯》的影子去演《无间道Ⅱ》,他演‘三叔’的角色,也是扮演一个默默帮助吴镇宇的配角,犹如香港版《教父续集》里他的那个位置。有一场他吹着口琴,冷酷的神色背后,暗藏着一种对家族的感情,是以毫无表情、冷酷的神态去表达一种深情,以至反过来变成感情的跃动。我觉得他做得很好。讲传统演技,我觉得廖启智在这一部演得非常出众。”舒琪则认为:“廖启智演的角色对他没什么难度可言。第一,演绎这个角色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大家互斗深沉,他比吴镇宇更深沉就行了。我对这部影片的保留就在这一点,那是一个相当单调、没有创意的戏,导演对角色的处理亦是单调、没创意。戏中最有创意的就是‘吹口琴’那一场,但又正是影片突兀的一幕。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角色有音乐才华,也不知道他干吗吹口琴。那安排是非常矫情的,廖是个好演员,但这角色没什么难度,他演得好,似乎是很基本的要求。”但廖启智在这一奖项的评选中,最后还是拿到5票而胜出。

  梁家辉的角色,大家普遍认为对他来说难度不大,“只是个‘parody’(谐仿)或是‘借镜’而已”(舒琪语)。李照兴更指出:“梁家辉的角色是一个‘inter-text’(文本互涉),他只需摆出一个纸板(模)便可以,根本不需要深入研究角色。”梁家辉最后拿到了两张选票。

  最佳女配角评选——

  何超仪到底是在避镜头,还是大胆奔放?

  邵美琪(《PTU》,3票)

  卢巧音(《六楼后座》,2票)

  何超仪(《豪情》,3票)

  关颖(《向左走向右走》,0票)

  惠英红(《妖夜回廊》,4票胜出)

  最佳女配角的讨论基本将关颖排除在外,因为各位评委都认为她的演出很难给人留下印象,所以她在这个奖项的评选中未能拿到选票。在讨论邵美琪的时候,评委舒琪认为邵美琪比较吃亏,“因为电影容许她可以去建立的空间很有限。有些演员很懂得去丰富角色,无论小动作或设计等方面,但邵美琪的角色却没有这个空间。其实一个控制得非常严谨的好导演,在这方面亦会很严谨,赋予一个小角色的空间亦很有限。”但即便如此,邵美琪最后还是拿到了3票。

  梁良认为:“若从角色分析,卢巧音几乎是主角,因影片是群戏,她是最有利的,戏份最多难度最大,片中两个警察一起追求她,从角色的立体性和完整性来看,她发挥得最好,也做到角色的要求。《六楼后座》众多的人物里,卢巧音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她与其他真正的配角相比更加突出。”卢巧音最后拿到了2票。

  在何超仪的表现问题上,汤祯兆说自己其实“不接受何超仪在《豪情》中的那种演绎”。“影片里她颇竭力表现一个‘骨女’的形象,但她的道德尺度守得很紧,很多东西避免去做,甚至‘避镜头’。我觉得她既然演出三级片,只是做出一些很吃力的动作,处理得过于形式化而且流于表面,而且只是交出一般人对‘骨女’的一种理所当然的认识的演出,比较突兀。如果演员真的只是用方法演技去演绎的话,那么起码应表现得更有真实感,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很夸张的漫画式演绎,并不太动人。”舒琪则认为,“在表现方面,你要确定哪些是属于导演的处理,哪些是演员赋予角色的;又或者演员欠缺些什么,其实是导演根本就不授予他们这样的权利。这都是较难决定的。比如汤祯兆认为何超仪演得不够放,道德尺度有保留,但我觉得这是电影本身的问题。《豪情》不足的地方在于它虽然开拓了一个探讨情色的范围,但实际上影片的观点以及道德尺度其实是保守的,或者说是有问题的。导演处理的立场表面似乎很开放,但其实却可能刚刚相反,有很多不敢去做的东西。这个问题应与演员无关,演员不可能去主动争取开放或奔放的演出。相反我自己是选何超仪,在选最佳演员时,我觉得演员本身的形象与其附带的背景是很难分离的。何超仪有趣的地方在于,我们都知道她有个富贵家庭,来自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她在银幕上的形象一直都是很抗拒这个背景,算是一个叛逆的形象,我觉得她在这部影片中发挥到这一点,她的演出有一种‘gleefulness’(兴高采烈),她简直是雀跃的,同时带着一种叛逆的快感。这让我感到痛快,她也演出了这种兴奋,我觉得这是很巧妙的配合。我不觉得她处处在避,即使有也是电影本身的问题,而不是演员本身的局限。我相信若要求她更大胆或更奔放地演出,她更加会求之不得。”何超仪最后获得了3位评委的支持。

  汤祯兆认为《妖夜回廊》“由于心理描写较多,增加了她(惠英红)个人发挥的空间,特别是那种歇斯底里,和儿子及男朋友之间的角力纠缠。导演要用她较偏锋的演绎,同时加入了许多心理层面的描述。惠英红面对这种角色可以将自己融入去”。但舒琪指出:“惠英红饰演的角色则很cliché(陈腔滥调),很理所当然,若谈到道德,问题更多,如歧视等等。任何一个演员去演这个角色都不会有好效果,我认为那是一个很令人讨厌的角色。惠英红演得好,是因为她用很认真的态度去演,给角色赋予很多尊严,只可惜受角色本身的限制,她始终很难将局面扭转。相对于《幽灵人间》,其实她也在重复这种戏路,很奇怪,可能也是香港电影很大的问题,女演员一到中年就好像无可避免地去演绎一些歇斯底里、非理性、极端化、不受人可怜的角色。我觉得惠英红无论在电视还是电影,都离不开这种角色,所以我觉得她不算特别有新鲜感。不过对这个演员本身我是尊敬的。因为她有一种尊严,连《妖夜回廊》这么令人讨厌的戏,连里面这个这么令人讨厌的角色,她演绎出来仍是令人尊敬。”惠英红最后拿到了4票,以一票优势险胜。

  最佳新导演评选——

  拍电影,用直觉好还是思考好?

  提名:李康生(《不见》)  获奖:李康生(《不见》)

  舒琪指出:“其实新导演的提名有个灰色地带。黄真真之前拍过一部纪录片,新导演提名没有标明是纪录片或剧情片。因此《不见》如今成为唯一的提名,即使只它有一票也可以得奖。而且看过这部片子的港台评审不多,是不是因为这样就可以让他顺理成章得到这个奖?这点值得商榷。”

  岑朗天说:“《不见》开头有一段在公园寻孙的‘real time’(真实时间)场面,这在蔡明亮的《爱情万岁》是放在最后的,是将情绪‘build up’(累积)到最后,用‘real time’来让它爆发,让观众可以投入杨贵媚的情绪状态。但《不见》一开始就没有给你这个时间,突然要观众进入这种绝望的状态。一开始十多分钟的中长镜头,令观众看得很不耐烦。我发现他(李康生)是一个非常直觉的导演,他没有怎样思考自己为什么用某种方式去拍,而是看了很多电影,很直觉地觉得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做,而没有通过自觉或反思。”李焯桃接着说道:“朗天你提到《不见》用直觉去拍,那他就很厉害,作为一个新导演,用直觉比用思考好,思考太多其实不好看。”

  港台部分

  (明日将推出内地部分评审内幕,敬请关注。)

  - 评委简介

  一、香港评委

  舒琪,电影导演及编剧,现任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系导演科高级讲师。电影作品有《虎度门》及《基佬四十》等。创办创造社,发行艺术电影超过二百部。

  李焯桃,影评人,现任香港国际电影节总经理。曾任《电影双周刊》总编辑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著有影评结集共八册。

  单志民,影评人,笔名登徒。影评散见于各大报章,并主持电台影评节目,现任香港评论学会副会长。

  汤祯兆,全方位写作人,近著有《乱步东洋》及《讲演日本映画》,即将出版香港文化分析《杂踏香港》。

  岑朗天,资深编辑、记者、影评人,也从事文字、剧场、影像、装置创作,撰写剧评、书评,于大学及牛棚书院等多处讲学授课,亦策划多项文化活动。著作有《基督教之贫乏》及《后九七与香港电影》等十六部。 

  王庆锵,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

  王勋,编剧及影评人。曾任职记者及大学电影科助教,现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何思颖,往返香港及休斯敦的写作人,曾任香港国际电影节英文编辑,现任大学电影课程兼任讲师及香港电影资料馆特约编辑。编著《剑啸江湖:徐克与香港电影》。

  李照兴,香港作家、出版人及影评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合编《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和《王家卫的映画世界》等电影书籍。

  文隽,香港资深影视、广播、出版人,曾参与香港及内地影视作品超过一百部。监制及策划作品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风云》、《古惑仔》系列、《百分百感觉》系列及《我的兄弟姐妹》等。现为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亦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创会董事。

  二、台湾评委

  老嘉华,专职影评人。曾任职报纸、周刊、杂志等平面媒体及电视台,曾担任舞台剧编剧、导演及演员,并参与电影工作。

  李亚梅,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部门总监、辅仁大学影像传播学系兼任教师。研究兴趣包括电影史、类型电影、台湾新电影、侯孝贤电影、韩国电影、纪录片、各国电影政策比较。译著《好莱坞类型电影》一书。

  王玮,影评人、编剧、作家,曾任传讯电视监制、三届金马奖评审。著有影评集《香港电影壹观点》。

  梁良,香港出生,现居台湾。先后从事影视幕后创作、电影评论、教学及出版工作,曾任台湾影评人协会副秘书长及金马奖评审,并在内地创办汉电影网站。现任亚太出版社策划、电影沙龙总策划。撰述《论两岸三地电影》及《中国电影我见我思》等著作十多部。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