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18日,星期日,《卧虎藏龙》的北美票房突破了1亿美元门槛,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超过1亿美元票房的外语片诞生,此时,距离第73届奥斯卡颁奖还有一周。此前的纪录由罗伯特·贝尼尼的《美丽人生》保持,最终成绩是5760万美元。而《卧虎藏龙》的最终成绩是2.05亿美元。
负责发行《卧虎藏龙》的索尼电影公司副总裁迈克尔·贝克表示,以他的家乡得克萨
斯州的克尔维里为例,过去从来没有一部外语片在这个偏僻地区的小影院上映,而《卧虎藏龙》却打破了这个纪录。他认为,如果该片没有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这种盛况就不会发生。
2000年10月9日,《纽约时报》的一篇影评说出了西方观众痴迷于这部片子的原因:“李安用这种常使银幕充满能量和运动的体裁,创造出一种宁静的表面,从而展现武侠片通常没有的一种新景象和精神。表演者们飞檐走壁,轻得像在空中飞舞的秋叶。李安已经找到了甚至能使动作片带有诗意和精神意义的途径。”
在西方观众看来,这是一部摆脱了地心引力的玄妙电影。一个充满弗洛伊德情愫的故事,被东方手段重新讲述。
2001年3月,《纽约时报》在特别为奥斯卡开辟的专栏中,大幅刊登了李安的专访。报道指出,《卧虎藏龙》在香港只卖出200万元,在内地130万元,远远落后美国的《碟中谍Ⅱ》。两岸三地,只有李安故乡台湾地区市场反应热烈。
《卧虎藏龙》哪里不同?
作为武侠电影的“名门正派”,徐克对《卧虎藏龙》的看法还有些意味。
2004年初,被国内媒体问到“怎么看《卧虎藏龙》”时,徐克有一段有趣回答,他说:“李安很成功,《卧虎藏龙》完完全全是他喜欢的那种武侠。我曾经问李安,周润发不像武林好汉嘛。李安回答说,周润发演的那个人就是我,我就是那种闷闷的人。然后我就问,你的爱情是不是影片中周润发这样的。他就说是的。李安这个人就是这么闷,他完完全全把这种感觉拍出来了。有一次香港特首请香港电影人吃饭,座中有周润发,有人问周润发,‘《卧虎藏龙》里你到底是喜欢章子怡还是杨紫琼?’周润发没有说,就是笑。于是我说:李慕白不喜欢女人,喜欢男人。众人就大吃一惊,我说:这么一把珍贵的宝剑,两个女人为了它拼命地抢来抢去,结果他随随便便却送给一个糟老头子。他跟杨紫琼啊,那么多年了都没有结婚,两个人年纪都不小了,又没有结婚,干吗那么困难,搞不懂了。”
其后他正色道:“李安的《卧虎藏龙》是个很传统的武侠片,惟一的超越是它在武侠片里首次把一个女性刻画得那么鲜活、那么圆满。”
当被问到如何看《卧虎藏龙》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徐克说:“我知道李安他们是想以亚洲市场为主的,连他们也没有想到市场会在国外。没有一个电影人在拍戏时会给自己预设以哪里的观众为对象。对他们来说也是个很妙的现象,他们绝不想放弃中国人的市场,去拍一部给外国人看的电影。当然,讨好外国人的因素是有的,李安自己也承认,比如像电影里杨紫琼和周润发那样的关系在传统的中国武侠片里是没有的,在电影里他运用了一些西方的手段,把浪漫等一些元素放到了中国传统的武侠世界中去,让西方人看懂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但我理解是因为这部电影本钱大的缘故,他们想打开外国市场,一做推广,才发现欧美的市场比亚洲好得多,无心插柳柳成荫。”
所谓“本钱大”,是《卧虎藏龙》在武侠电影史上最令人望尘莫及的原因之一。2001年暑期上映的徐克魔幻武侠集大成之作《蜀山传》投资大制作到8000万港币,此前常规港产武侠片的投资是2000万港币,而《卧虎藏龙》1999年的投资是1500万美元。
尽管如此,在600人庞大剧组转战南北的过程中资金还是显得捉襟见肘。李安找马友友和谭盾时都说了一句:“我们没钱。”
《卧虎藏龙》还遇对了发行方,索尼公司摸准了奥斯卡的脉门,一开始便把《卧虎藏龙》定位为奥斯卡级大制作。影片从前一年10月上档到公关策略全部指向奥斯卡评委。李安说:“奥斯卡是秀,我要全力以赴。”
在好莱坞从制片到评奖这条完整的工业链条上,《卧虎藏龙》成了票房和奥斯卡互为因果的成功案例。李安的成功也被很多人归结为台湾“儒家资本主义”文化的成果。
每个男孩都有一个武侠梦
2002年8月,《时代周刊》专访了《英雄》封镜后的张艺谋。当被问到“拍这部电影是否让你感到有《卧虎藏龙》的压力”时,张艺谋说:“首先,我对李安能把这部电影拍得如此成功深表敬意,我喜欢《卧虎藏龙》,这部电影的成功使全世界都对中国电影和中国功夫发生了浓厚兴趣。但我也认为我们不会因为谁拍了一部成功电影而使自己有深深的压力感。每个人的想象力是不同的,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审美标准以及对剧情激情的把握。跟李安一样,我也是中国功夫片的影迷,我从孩提时就开始看,看这类电影乐此不疲,我十分认可李安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述的观点‘每个男导演的梦想都是拍摄一部功夫片’,这也是我孩提时期的愿望。”
据说《英雄》构思诞生于2000年的一天晚上,张艺谋、李冯和《英雄》编剧之一王斌转悠到团结湖附近的一家豆浆店,又谈起了“刺秦”。说着说着张艺谋恍然大悟:“咱们自己编的故事就行呀!”此后三人经过反复讨论完成了剧本初创。据李冯说:“所有的故事框架,包括很多情节,都是张导想出来的。”
除了借武侠的新瓶装自己的旧酒、用足了章子怡的狠劲、找谭盾做音乐,《卧虎藏龙》和《英雄》还有一个共同的制片人。13岁踏入电影业的江志强早年跟随做电影发行人的父亲去了丹麦,买下了从惊险片到色情电影无所不包的各种影片。后来成了亚洲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独立影片发行人之一。《卧虎藏龙》的发行成功,使江志强成为亚洲最成功的制片人。多年来,江志强与张伟平一直互称“好友”,张艺谋电影发行始终维持江主外张主内。
有了《卧虎藏龙》的探底,江志强把《英雄》的制作预算增加了一倍,至3000万美元。索尼原打算借《英雄》再创《卧虎藏龙》的佳绩,但米拉麦克斯最后夺得《英雄》。“米拉麦克斯更积极,而且和李连杰的关系不错”,江志强说。
李连杰这次没有错失良机,他的官方网站上还有一段动情的故事讲述为何当初未能接拍《卧虎藏龙》。1989年他和利智在《龙在天涯》片场第一次相遇,马上强烈地爱上对方。有一天李连杰对利智说:“我们先不要急着做任何事,我的意思是,如果从现在起到十年后,我们对彼此的感觉依旧不变,我想我们就应当结婚。”利智回答:“好吧,如果你那时再问我,我保证我的回答一定是愿意。”李连杰又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再对你承诺一件事。如果我们决定一起共组家庭,我会暂时停下我的工作,从你怀孕的第一个月,我向你保证,那几个月我不会拍电影,直到小孩出生为止,我会一直待在你身边。这是一个男人的承诺。”1999年,他们开始筹备婚礼,刚巧,利智“有喜”了。为了保守承诺,李连杰推掉了《卧虎藏龙》。据说,在开拍《致命罗密欧》之前,他有12个月没拍任何电影,专门在家里陪妻子。不过紧跟着这段动人故事,马上有网友发表评论说:“李连杰没演李慕白,不是利智的造化,而是《卧虎藏龙》的造化。”
李连杰在《英雄》中的表演中规中矩,以往在徐克电影中发挥的喜剧能力完全搁置。尽管取名做《英雄》,但人并非张艺谋故事的核心。电影更像一部宏大叙事的革命样板史诗,几大高手抛头颅洒热血全心全意为天下。徐克电影中,武是超脱体制束缚的能量,也是催化欲望的心魔,侠是那些体制外探索自由边界的血肉之躯,有着喷薄而出的爱恨情仇。到了《卧虎藏龙》,侠义精神少了匡扶正义的大道,多了水墨格调的文人雅趣,俞秀莲一句“无论如何,真诚地对待自己”就概括了全片主旨。到了《英雄》,侠义从反叛被招安,但导演试图重新解释侠义精神的努力并未使观众信服。倒是张伟平控制盗版和媒体炒作的一系列原创手法,给中国电影留下了里程碑。
对于《英雄》,徐克有一番评价:“我自己不太喜欢《英雄》的故事内容,因为它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但《英雄》的画面感发展得很有趣,从武打层面看,如果使用那么多技术的话,应该比它在电影里呈现的东西有超越。它还是停留在过去的一些形式上面,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徐克把《七剑》做成了色调灰暗的“古代侠客生活纪录片”。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贾磊磊在电影审查时看了全片,他高度评价了徐克这次的全新探索,他说:“徐克从来就不是一个跟在历史的巨流后面的追随者,而是一个力图站在电影的历史前列、引领时代的电影作者。”
贾磊磊认为:“《七剑》是徐克在朝着一个与《英雄》、《十面埋伏》这些武侠电影完全相反方向寻找自己的历史地位。这就是说徐克彻底远离那种通过表面的影像魅力来建构所谓‘视觉盛宴’的美学道路,同时他也放弃了自己在《蜀山传》里面那种对数字技术的痴迷。《七剑》以一种近似于实战的武术技击动作把曾经被张艺谋所改变的中国武侠电影的动作美学又重新改变回来,使武侠电影又回到了李小龙、张彻、胡金铨、刘家良所崇尚的‘技击武侠’的历史传统之上。(感谢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李道新副教授对本文的帮助)郭娜/文
相关链接:三联生活周刊:《七剑》下了天山奔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