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代之争:张艺谋挑战时代?亦或违背时代?(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21:25  新浪娱乐

  挑战时代说:放下身段,抛弃崇高

  资深评论人韩浩月认为:“《三枪》在‘枪声’未响之前,便提前宣布了它的胜利,这不简单是张艺谋张伟平的胜利,小沈阳孙红雷闫妮的胜利,影片宣传推广的胜利,准确地说,这是对大众娱乐进行彻底迎合的一次技术上的胜利,是现在的娱乐消费环境促生了这样一部电影。”

  张艺谋这样降低身段是否影响个人品牌,影评人杨劲松认为不会有任何影响,“本来这个片子就是临时起意,他其实一直在做《金陵十三钗》的剧本,严歌苓回来就是为了改刘恒的本子。张艺谋《三枪》是翻拍的科恩兄弟的,就坦白了,不像年轻导演哪怕抄了别人的,也不敢承认,这一点很值得钦佩。”

  同样有一些影评人对张艺谋和二人转的携手表示赞扬和崇拜,司马平邦在报纸上撰文“奥运会之后在许多人心目中上位“国师”的张艺谋,用《三枪》证明自己还保持着这个可爱的原始的电影冲动,这部电影或者正代表了他在那个坚硬的百炼钢外壳里做着绕骨柔一样的柔软挣扎。张艺谋替赵本山完成了二人转的审美升级,赵本山也替张艺谋做到了宏大叙事的诙谐意趣”

  影评人谭飞也赞同《三枪》“不适合用对待文艺片或大场面商业片的思路评价,它本来就只是想做平价的陕西油泼面,想展示正当红的二人转明星跟笑料,看的人觉得掏钱之后值回票价,张艺谋就成功了,电影也就成功了。除此之外都将是——过度阐释。”

  这正是二张制作《三枪》的初衷,,就是要卖给观众“油泼面”,而且是心甘情愿当这种厨子。张艺谋的黄金搭档张伟平在接受访问时,对于“张导之前拍艺术片那么多年,并不见得是自己真正喜欢拍,而是当时流行拍艺术片?”的疑问时,这位“卖萝卜的”营销高手一语道出了天机,“是被动的。不管是为了迎合某些精英还是为了迎合评委,我觉得当时对艺谋来说是被动的,并不一定是他自己特别想拍的。我就对艺谋说,现在我们都这把年纪了,还没活明白?还装啊?累了。”

  除了卖给观众一碗“油泼面”,张艺谋是否还有别的野心?一向以麻辣著称的影评人麻绳似乎窥探到玄机:“《三枪》确实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很多影评人也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失望甚至愤慨,这个事情我觉得有点可笑,张艺谋毕竟不是王岳伦,这些缺陷你都能看出来,张艺谋自己会不知道吗?你当他这么多年是白混的?这个解释只有一个,张艺谋根本就没有把你当做他的目标观众。这电影所要讨好的观众群是那些长期浸淫在电视庸俗文化中、能够轻易被流行偶像所捕获的人们,他们一年可能只进一两次电影院,他们在看《三枪》的过程中所能得到的乐趣和满足才是这部电影存在的真正价值。”

  影评人麻绳之所以有上述感慨来自亲身经历:“我昨天去了一个小电影院,四个厅,一个厅放《刺陵》,剩下三个厅放《三枪》,我在那里呆了一会儿,就看到一个中年妇女领着一个老年妇女买了两张三枪的票进去看了,你说哪部片子有群众基础?我觉得中国电影现在需要的产业规模,别管好片赖片,能卖出钱去就是在为中国的电影产业做贡献,先把观众拉回电影院了,然后我们再做观众细分和精品工程。”

  事实上,张伟平和张艺谋的商业考量也正是如此,《三枪》主演孙红雷、闫妮、小沈阳都是当前电视荧屏最炙手可热的红星,凭借他们的人气和张艺谋的强大品牌,吸引更多常年不进电影院的大众,扩大电影受众的范围基数,真正形成内地电影的市场规模,才是好莱坞侵袭将至前的当务之急。

  面对影评界和精英阶层的质疑,张艺谋依然底气十足,因为他的下一部戏是《山楂树之恋》,注定是好评如潮的文艺佳作,但对中国电影市场又有什么影响呢?面对即将大规模杀来的好莱坞,我们的市场还没有迅速增长到足以应付的地步。在这个时刻,张艺谋肯放下身段,用最通俗化的娱乐手法,吸收最广泛的观众走入影院,无疑是一次挑战时代的勇气,毕竟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大可不必如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