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我同情这些人 不想他们陷入绝望

2012年11月26日07:19  信息时报
冯小刚在《一九四二》拍片现场。冯小刚在《一九四二》拍片现场。

  《一九四二》昨日在京举行首次媒体看片,不少观众都疑惑,片中的灾民面对这样深重的灾难,表情麻木,没有明显的情感释放,没有那些想象中卖儿卖女时撕心裂肺的表演,难道冯小刚[微博]刻意去掉煽情戏,营造压抑感?冯小刚表示,没有刻意去掉戏剧性的场面,他的创作原则是影片要真实、尽可能还原灾民当下的反应。他指出《一九四二》情感上的内敛,和《唐山大地震》、《集结号》是一脉相承的。“我作为创作者,有这么一种悲悯的情怀。第一我同情这些人,第二我希望他们最后还是要有希望的,不能完全陷入绝望里头。我认为这是客观的。如果完全绝望到底的话,这民族怎么走到今天?”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微博]记者 陈慧

  拍摄历程

  5个月,顺着拍,艰辛!

  《一九四二》是顺着拍的,经历了抢大户、儿子被杀、房子被烧的开场混战之后,“老东家”带着家人和长工开始漫漫逃荒路,剧组也启动了长达5个多月拍摄期。张国立说走了5个多月,胡子越来越长、人也越来越瘦,除了减肥一事不敢忘,这一切事情的自然发展,也令大家更像灾民了。

  冯小刚庆幸当时做了这个决定,尽管路上艰难的时候,闪现过放弃的念头。“制片主任跟我说,大大超支了,周期也超了。摄制组的人员,人困马乏,简直崩溃,那也得咬牙这么做,这部戏就要求这样做。老实说,顺着拍,给我的拍摄造成了很大难度。比如说,我可以集中在一个地方把这个戏都拍了,但意味着开拍就演了结尾的戏。我觉得角色状态不对,胡子长的长短,人逐渐的消瘦程度,精神的垮掉等等。必须要让他经历这个(迁徙),走在寒风里,饿着肚子,他们节衣缩食背着沉重的东西,5个月拍摄全部在野外,到拍结尾的时候,这种状态才能出来。可以说我保证了演员有了灾民的体会。那会多拍两条(镜头),他们腿都发软,在寒冷的冬天里熬着,让他们把(表演)技术扔掉了。人到那时候,怎么去表演啊?”

  不哭天抢地,是真实情况

  让演员有灾民的体会,冯小刚认为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他顺势解答不少人看片之后的疑惑:为什么灾民这么麻木,和亲人生死离别时没有想象中的哭天抢地?完全不像他之前《唐山大地震》、《集结号》那样的煽情?冯小刚解释:“刘震云的剧本给了我足够的自信,不需要盘外招,它本身的力量足够大,也特别站得住脚。当然这也是不同的人物,李元妮(《唐山大地震》的角色)和谷子地(《集结号》的角色)他们都没有面临生存的危机,《一九四二》就不一样,死就在前面等着你。你想,真实的情况是,都发生了很多人吃人的事,这样的人物关系会达到什么样的紧张程度。在这样的紧张程度下,哪里还有什么忧伤。”

  冯小刚不认为,《一九四二》的灾民没有哭天抢地,就和他之前的创作有区别,反而是一脉相承的:“这三部电影的结局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向世界做和解。《一九四二》里老东家从潼关往回走,想死得离家近点,但遇到了妮,这个孙女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表面是他捡了这个女孩,其实这个女孩也打捞了他。这就是人性黑暗里面特别温暖的东西。我认为一脉相承的地方在于,身为创作者的我有一种悲悯的情怀。第一我同情这些人,第二我希望他们最后还是要有希望,不能完全陷入绝望里头。我认为这种安排是客观的。如果完全绝望到底的话,这民族怎么走到今天?(这种温暖的结局是观众需要的吗?)不管观众需要不需要,我需要。”

  此前有消息说,刘震云希望影片结尾,是老东家牵着妮的手,消失在漫山遍野的桃花里。冯小刚就说结尾要展现温暖,但这个想法过于浪漫:“我跟震云说,首先找不到漫山遍野开满桃花的地方,如果用电脑做出来,他是否接受?后来还是算了,有些场景,用文字阅读很有韵味,若变成画面就格外跳。

  不想挑战观众 弃掉“人吃人”

  《一九四二》除了没有想象中煽情,也少了小说中许多残酷的描写,比如人吃人。冯小刚坦言不想过度挑战观众:“人吃人这种事,放在小说里你会觉得它触目惊心,放在电影里,就会让人产生生理上的排斥,文字阅读的刺激跟画面对观众的生理刺激很不一样,不止观众,我本人也难以接受。”

  不过片中几个镜头相信会让女性观众感到残忍,比如张默被日本兵刺死、儿媳妇死了地主婆还抱着孙子要奶喝,冯小刚对此强调,把握好分寸很重要,记者提到的几个画面,是经过其他电影反复检阅,“观众是可以接受这些画面的。”

  刘震云:把压抑的事情弄成不压抑就是伪创作

  张国立:饥饿带来麻木 真觉得自己是灾民了

  张默:接演跟爹没关系 努力卸掉父子相似处

  布洛迪:这部电影和《钢琴师》有很多共同点

 

(责编: 子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