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残忍中难掩暖色幽默

2012年11月26日18:20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主创人员集体亮相发布会 主创人员集体亮相发布会
徐帆与冯小刚 徐帆与冯小刚
 陈道明与张国立  陈道明与张国立
 《一九四二》试图站在不同群体的角度去描述那场灾难  《一九四二》试图站在不同群体的角度去描述那场灾难

  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  在李安奉献了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冯小刚[微博]讲述河南饥荒的《一九四二》昨日在全国媒体和6061名观众面前亮相;今日,将与《一九四二》在11月29日同天上映的陆川[微博][微博]电影《王的盛宴》也紧接着举行首映礼———描述极端状态下的人性抉择,在这个年底似乎成了华语导演们不约而同的时髦选择。

  毋庸置疑,《一九四二》是冯小刚从影以来最具野心的作品,过去的“贺岁喜剧片导演”在经过数年的转型之后首次同时挑战大制作、多线索和历史反思题材这三项目前中国电影的高难度标杆。从昨日首映之前举行的媒体场来看,反响不坏,不少记者都认同这是冯小刚电影中最值得瞩目的一部。但是,这也注定是一部争议之作,冯小刚在客观与主观、历史与现实、死亡与生存这些宏大命题中所体现的“态度”,已成为这个岁末的热门话题。

  【态度·电影】

  从未出现过的结构

  《一九四二》的结构是最让很多记者感到困惑的,因为它颠覆了以往对电影的习惯性认知。电影的前半段拥有多条线索:刚刚踏上逃荒之路的河南灾民、奋力传播教义的牧师、试图在战争中得到西方帮助的蒋介石、在中国采访的美国记者白修德……到了后半段,大部分线索都戛然而止,剩下的只有在无望中继续跋涉的灾民。

  在冯小刚看来,线索的中断是因为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942年那场饿死300万人的大灾难,除了老天爷的捉弄,还来自当时中国复杂的形势。但对于习惯了“善始善终”的观众来说,或许有些难以接受。昨日就有不少记者问冯小刚:“后来呢?”还有记者认为,叙事宏大是这部电影的优点,也是缺憾,倒是像《手机》这样从小角度切入的现实主义题材更适合冯小刚,“《一九四二》中的讲述者太多了,他想站在所有人的立场,却反而让人觉得没了立场”。

  被精心设计的残忍

  从影片开始筹拍,很多人便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预备接受超级残酷、血腥、虐心的剧情。到了预告片公布,那饿殍遍野的场景和衣衫褴褛、满面尘土、难以辨认的明星,也印证了这个结论。但看完成片,关于影片的残忍度,人们的看法却分成了两极:一半说“还好”,毕竟除了少量日军轰炸灾民的场面,以及张默扮演的长工被一刀刺穿脑袋的镜头,所谓“血肉横飞”的景象并不多;一半却说“过了”,因为仅婆婆掀开刚刚饿死的儿媳妇的衣襟,企图让出生未几天的孙儿再吸啜两口其实并不存在的乳汁,这一幕已触痛了不少人的神经。

  而人吃人的传说,被代之以狗食尸;灾民之间也显得比较有序,地主一路带着的粮食没遭到任何灾民的哄抢……这些精心设计过的善意,温暖了整部电影的偏冷基调,却也被部分观影者认为削弱了真实的力度。

  冷峻叙事中的幽默

  《温故一九四二》小说作者和电影《一九四二》编剧刘震云曾说,他和冯小刚在19年间找到了将小说拍成电影的立足点———中国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一种幽默感。当然,看完《一九四二》你不会觉得这是一部喜剧片,但确实,片中的亮点都是让你想笑又笑不出来,过后还留下些余痛。逃难中,原本只抱着“躲几天灾就回家”念头的地主失了马车和粮食,不得不求助昔日的长工,长工老婆一口答应,因为“他也有求着我们的一天,解气”。地主家的女儿被选到妓院,终于脱离了无粮的绝境,第一晚给恩客洗脚时她俯不下身,笑眯眯地说:“我不是不愿意,我是吃太撑了。”逃难途中,重病老母亲哭喊着要“上吊”,不给儿子一家增加负担,儿子怒吼:“上吊?你头顶有房梁吗?”地主舍不得借更多的粮食给长工,待被游兵抢去,方心痛哀叹:“早知道该借你一斗……”

  在这些戏剧化的荒诞中,演员并没有给出过度煽情的表演,这一点得到了记者们基本一致的赞赏。

  【态度·演员】

  张国立:人的尊严从肚子开始

  相比众多“打酱油”的职业演员和群众演员,张国立在《一九四二》中的“存在感”是最为强烈的———他扮演的“东家”是贯穿全片的中心人物;他是唯一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减肥的演员;他还在电影分线拍摄的时候担纲了东北片场某些戏份的执行导演。昨日,当一位记者质询冯小刚请来阿德里安·布洛迪和蒂姆·罗宾斯两位好莱坞演员却只拍了很少戏份是否有点“浪费”,张国立表现得比冯小刚更为态度激烈:“你的意思是中国演员就更‘廉价’?!”

  无法真正体会饥饿

  “说实话,我们对‘饥饿’这两个字是没办法体会的,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感受到灾民那种恐惧的感觉。我们只是对吃很有欲望,但知道后面有吃的在等着我们;而灾民的恐惧,是因为不但眼前没有吃的,还知道明天也不会有吃的。你想象一下,比如今天,如果说一个城市的水都污染了,所有人去抢矿泉水的那种残酷和紧张。人最大的尊严从肚子开始。”

  代入到出现了幻觉

  “导演从一开始就说,不希望我带着任何个人情感去演。其实这不难,因为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穿上难民的衣服开始走啊走,慢慢地,你就觉得你是其中一个难民。对表演上的情感控制根本不用刻意,因为你的感觉已经出现质的不同。有时候我面对漫山遍野的帐篷会想,如果今天早上起来,看到的是乌泱泱一片死尸,怎么办?都出现幻觉了。“

  最后一场泪流满面

  “我演老地主,有场戏是他宰了女儿的猫,给怀孕的儿媳妇熬汤。这场戏我跟导演讨论,他为什么要难受,毕竟天天死人,而这只是一只猫。导演说,他难受不是因为猫,而是因为堂堂一个地主竟然沦落成这样了。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是他了,直到最后一场戏,大雪中我牵着一个小女孩走。我知道这是全片的最后一场戏,看着前面的雪山,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流,但我知道拍着背影呢,不敢去擦。只有在那一刻,我的眼泪是属于张国立的。”

  【态度·编剧】

  刘震云:最好的态度是没态度

  如果19年前拍这个电影,中国电影肯定特别有态度、特别煽情、特别激愤。因为那时我、小刚、王朔都是愤青,而愤青一定会拍愤怒的电影。但19年后我们发生了很多变化,中间我写了很多东西,冯小刚也拍了《夜宴》、《非诚勿扰》[微博]、《唐山大地震》。我觉得原来最重要的应该是1942年里的人面对1942年这个事实的态度,而不是作者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你的态度去哪了?你开始加在灾民身上了,灾民的态度就是你的态度。从创作上来讲,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们经常说“不合理”,这就是因为导演们有态度。演员也是,如果说某个演员有自己的表演风格,那么他还不是大演员。创作最好的态度就是没态度。

  时间切回到1942年,灾民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幽默。面对死亡,如果是一个欧洲人、或者美国人,会问:我为什么会死?谁把我饿死的?但是我的乡亲不会追问,而是给世界留下了最后一丝幽默———老张要死了,临死前,他想起了自己的朋友老李,而老李在三天前已经饿死了,老张觉得:我比老李多活了三天,我值了!当你用幽默对付严峻的时候,幽默是大海,严峻是一块冰,它掉进大海之后就融化了。当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它对我的震撼超过了1942年有300万人死亡这个事实。放到电影里,这些幽默就像滴进油锅的热水,发着滋滋的热气。

  我一见小刚就知道他是个伟大的人。人有两类:一类是鸡,目光不是太长远,看看附近有小米吗,有就跑过来啄;还有一类是鹰,喜欢追着奔跑的兔子,冯小刚就是鹰,我喜欢鹰。《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我最终打99分,失掉的1分是因为片长不足,很多东西容纳不了,这部电影应该拍成上下集。

  【态度·导演】

  冯小刚:从“巷子”里走出来

  自称已经“连续二十天接受采访”的冯小刚,表现得比刚拍完《一九四二》更疲累。他已经无法充满激情地讲述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因为你真诚地讲了一百遍之后,它竟然显得像句假话,这是最恐怖的一件事,因为到最后你完全都不相信自己说的话”。于是他这天所做的,便是对记者提出的一些疑问作出回答———像他这次拍的电影一样,不带任何个人情绪。

  记者:为什么要用内敛的表演方式去要求演员———不哭不笑不多说话?

  冯小刚:因为逃荒不是像地震那样只在瞬间发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里,所有人的感情会变得粗糙和麻木。就像女人把自己卖了换粮食,留下给孩子,自己走了———如果是正常状态,母亲肯定非常难过,但在逃荒的时候,饥饿战胜了一切,能把自己救了也把两个孩子救了,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一件事?

  记者:据说原来的结局有漫山遍野的桃花,怎么没有了?

  冯小刚:一来那个季节找不到漫山遍野的桃花,二来这虽然是个特别浪漫的想法,但放在这个电影里头不太合适。我跟刘震云说,要么就用电脑做个桃花吧,他说,那算了。其实有些东西在文学上显得很有韵味,但如果它变成一个画面之后就会显得格外“跳”。

  记者:为什么有些记载中残忍的事,到最后没有拍出来?

  冯小刚:文学阅读跟它变成画面,给人的那种刺激不一样。我担心观众会对一些过于残忍的镜头产生本能的生理排斥,而且拍那样的东西也不可能通过审查,再说,电影的重点并不是展览残忍。现在的镜头是经过反复检验的,是大部分观众可以忍受的,剩下的东西大家可以通过内心来想象,不用那么直白。

  记者:你觉得这是你最好的一部电影吗?

  冯小刚:我没法说这是我最好的一部电影,但我很用心。这是我最辛苦、准备时间最长、也是我最在乎的一部电影。至于它是不是一部最好的电影,还是由观众去说。

  记者:今后你还会继续做这样的电影吗?

  冯小刚:目前来说,我太累了,很想逃避一下。但是我觉得自己喜欢这样,像偶尔从巷子里走出去一样。过去拍电影,你就像在巷子里长跑,一个接一个,看不到终点。问题是,你越跑,感觉视野越狭窄。作为一个创作者,你应该接触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过去我们跟生活隔离了,拍着拍着就口干舌燥,因为把过去的积蓄都用完了。我去年没拍贺岁片,今年也没有,明年可能会拍一部吧。

  【链接】

  分账纠纷告一段落

  昨日,《一九四二》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制片人王中磊[微博]以及主演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微博]健、张涵予[微博]、冯远征[微博]、范伟[微博]、徐帆、李倩[微博]、张默、王子文[微博]和阿德里安·布洛迪共同亮相北京首映发布会。会上,中影南方新干线负责人赵军代表全国30家主力院线,宣布《一九四二》将按照3亿元票房之内发行方43%、院线57%,超过3亿元票房部分发行方45%、院线55%,超过8亿元发行方47%、院线53%的比例进行分账。至此,纠缠近半月的中国电影分账纠纷以双方各退一步的方式暂告落幕。赵军透露,其他大片是否照此比例分账尚在沟通之中。

  院线还表示,他们将全力以赴以宣传、排期、场次来支持《一九四二》等优秀国产影片,树立新的市场标杆。

  相比之下,《王的盛宴》似乎未争取到跟《一九四二》同等的胜利。片方星美似要凭减低分账比例博得院线好感,与《一九四二》一拼高下。

(责编: 水门汀)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