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七点,淫雨霏霏,但合肥路上一家小咖啡吧里却热腾腾的。小小的咖啡厅似乎成了一个电影放映厅。20多名顾客挤在一排排座位上,一边品咖啡一边看电影。打听后才知道这原来是上海纪实频道和上海电视节发起的MIDA世界顶级纪录片展映活动。采访中记者发现,此番展映的影片都是银幕上并不多见的非商业纪录片。小小的咖啡馆能否给非商业纪录片一个春天,不少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小小咖啡馆里的电影世界
昨晚七点,记者路过这家名为埃斯普马克的咖啡馆,里面热闹的情景让人意外。这一北欧风格的咖啡馆不大,大概20多平方米,但咖啡馆的尽头却竖起了一块白幕,上面投影放映着一部纪录片。咖啡馆的沙发和雅座也被布置成影院的成排式样。记者发现,不少观众坐在座位上,捧着一杯咖啡,看着白幕上的纪录片。
一位工作了六年的财务工作者Sandy告诉记者,这原来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搞的一个活动,在这家咖啡厅展映一些经典的纪录片,而这部纪录片正是自己喜欢的,所以下了班就和朋友一起过来看看,“一边可以喝咖啡,一边可以看自己喜欢的纪录片,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氛围。”而她的朋友Mandy是一位刚刚工作一年的女白领,从事的是金融方面的工作。她也直言,自己是看到微博上有关该活动的介绍,然后发现这部纪录片很合自己的胃口,所以就过来了。记者很好奇,为什么不去电影院看电影,Mandy笑言:“电影院虽然放映条件好,但放的大多是商业电影,很少有这样的纪录片。而且不能随便讲话;而在这里,我可以和朋友边看边讨论,还可以体验到和电影院不同的感觉。”带着朋友一起来的高中女教师张小姐坦言,这里放映的一些纪录片自己已经看过,“我记得这部片子应该在之前MIDA(白玉兰纪录片奖展映)活动中展映过,我特别喜欢,所以带朋友过来。”她强调,“我来这边不仅仅是看纪录片,更看重的是可以交到一些同样喜欢看纪录片的朋友,也可以和有同样兴趣的人交流。”
记者特别数了一下,大概20多平米的咖啡厅里聚拢了24位观众。观众中,大部分都是Sandy和Mandy这样的女性白领。
排片表已经排到十周以后
记者在活动现场见到了该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副总监干超。他给记者介绍了这个活动的具体情况。从一月下旬开始,每周一晚的7点半,该咖啡厅都将会选择放映一部世界级的纪录片。记者也从排片表上看到了即将上映的纪录片名单:《横滨玛莉》、《皮娜》、《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记录》、《白钻石》、《永远》、《生于妓院》、《逝——上海的爱与死》,不少都是在圈里小有名气的纪录片。
这些影片其实都在两年前的MIDA展映活动中放映过。对此,干超强调,的确如此,但他也坦言这次的展映活动没想到仍然很受欢迎,差不多80%的票都已经被网友预定了,“本来我们是先网上预约,然后到了放映的时间现场来领票就行,后来发现预定的人太多,所以就只有要求这些网友要提前半小时来领票。”
在一些特别的节日里,主办方也悉心安排了特别的纪录片,比如2月14日的情人节,选择放映的影片就是荷兰著名纪录片导演海蒂·霍尼格曼的《永远》;3月24日的最后一场,安排则是一部讲述沪上小有名气甚至曾登上去年火爆荧屏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的爵士歌手赵可(Coco)的纪录片。主办方透露,每次展映后,还将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演讲,甚至还考虑邀请这些纪录片的一些主创或者主角亮相和观众见面互动。“会邀请导演或者摄影师来,还有Coco到时候应该会来这边和观众见面。”
给非商业纪录片一个舞台
记者也发现,这些纪录片中大部分都获得过不少奖项,但并不是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式样,拥有众多拥泵的商业纪录片,是偏文艺的非商业纪录片。这其实也正是干超选择这些影片放映的原因。他坦言,如今这些优秀的非商业纪录片其实缺乏放映的途径。“首先电影院肯定不太可能,一方面是必要的行政手段流程很长很繁复,另一方面院线不得不考虑票房,所以不敢冒风险。事实上,这些非商业纪录片你的确不能希望它像商业大片那样吸引很多人去观影。”
此外,干超坦言,如今中国观众在荧屏上看到的大多是商业纪录片,大量的非商业纪录片没有机会接触观众,但他认为,这也并不能怪电视台,“电视台有收视率的考核,显然‘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这些机构拍摄的纪录片已经有很多观众缘。”但中国观众想看的纪录片绝不仅仅是商业纪录片,“虽然这部分的观众不像商业纪录片这么多,但不能说没有,我们希望能够丰富年轻人的观影习惯,也觉得应该给这些优秀的非商业纪录片有一个放映的平台。”
记者调查
放映可有版权?
纪录片导演非常支持
虽然观众热情很大,但这些放映的影片是否有版权许可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对此干超坦言,这些纪录片绝对都有版权,“一方面这些影片都是我们MIDA展映活动中曾经放映过的影片。这些影片有很多观众喜欢,我们也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这次和这些纪录片版权持有者谈,他们都很支持。”
对于版权是否很贵,干超否认道:“这些版权持有者也很高兴有人喜欢他们的纪录片,展映的影片一般都是对方免费提供给我们。”他坦言,因为在咖啡馆播放这些影片的活动几乎是完全免费,如果要版权费就比较难,所以目前挑选的主要是那些“又好又便宜”的纪录片。
干超更坦言,其实纪录片导演对自己的影片能有放映的渠道都非常开心,“记得两年前我们在新天地的影院做展映活动,当时我们包了300人的一个厅,一开始担心人不多。谁知道后来竟然人都坐满,到得晚的观众甚至没有座位,导演们主动坐到旁边的台阶上为观众让出位置。我们很过意不去,但他们说没关系,他们说自己看到自己的片子这么受欢迎也很意外,很高兴。”
只是昙花一现?
接下来还要做成连锁
正如干超所说,第一次展映的影片主要都是之前的MIDA展映活动中曾展映过的纪录片,但如果要把这样的活动继续举办下去,不仅有版权的问题,更有翻译等问题。而观众只要买杯咖啡就能看片的免费模式是否可以持续还是个问题。此类“纪录片沙龙放映活动”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对此,干超明确否认。他强调,做这个活动并不是为了盈利。他表示做这个事一方面是为未来尝试专门纪录片院线的可能性进行一次实验;另外,借助这个展映,可以把亚洲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导演作品聚集在一起,从而丰富观众的观影视野。记者看到现场大部分是女性观众,他也笑言,这次挑选的的确大部分是女性喜欢的题材,但之后考虑做连锁,也会吸纳一些其他的咖啡馆,或者在其他时间,组织专门放给更多观众看的看片沙龙活。
纪录片太小众?
电影文化成熟观众需求多元化
对于为何选择咖啡馆里举办放纪录片的沙龙。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葛颖认为,这事不适合在电影院里做,“咖啡馆一直是和先锋文化挂钩的。”
葛颖更举例,法国巴黎左岸的咖啡馆留下很多传奇,“比如海明威等都喜欢在咖啡馆写东西,上海的物质文化也发展到这个程度。现在我们有很多白领需要的是一种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他们白天成天都在忙着上班和业务,但到了晚上,肯定不能让他们还是整天讨论去哪里吃东西,或者去哪里唱歌或者看电影。这样的纪录片沙龙放映活动正好满足了这部分网友的多元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他也坦言,上海的电影市场日趋成熟,有了观众群的细分——喜欢商业电影的、喜欢文艺片的、喜欢纪录片的,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需求,但现在喜欢纪录片的观众要看到一些好的纪录片确实太难。事实上,昨天现场观看影片的Mandy也直言,虽然自己从事的是金融工作,但自己平时喜欢纪录片,“上班归上班,不能让我下班了还围着数字转吧。”
国外纪录片唱主角?
一直在为扶持青年导演做工作
此次展映的纪录片中,国外影片较多。事实上,纪实频道近几年一直在做一个MIDA导演计划,该计划的前身是“真实中国·导演计划”,是SMG纪实频道于2006年起推出的一项支持中国青年纪录片导演的计划。为什么不多放一些这些青年导演的纪录片呢?干超表示,这次因为是第一场活动,所以主要是推一些经典的纪录片,之后的确会考虑更多机会给这些青年的导演。
干超认为,这些青年纪录片导演其实也需要引导,“现在很多人觉得一些青年导演拍的纪录片都是从国外的视角来看中国。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都是国外的一些投资方在投钱,当然就变成从国外视角来拍了。我们的‘导演计划’不仅仅是给了青年导演拍的机会,更有放映的机会。这就是最好的引导。”在干超看来,中国需要更多有品质的纪录片,这些青年导演需要成长的土壤,而如今一个小小的咖啡馆,便是他们最好的试验田。干超透露,广电总局对扶持青年纪录片导演也非常重视,此前相关领导来纪实频道调研后,他们对这个青年导演计划也给予了肯定。
新报记者 茅中元 实习生 曹倩雯 文 朱良城 实习生 展 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