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陈嘉上:金像奖不往风光走要往诚意走

2013年04月13日09:54  金羊网-新快报
主席陈嘉上 主席陈嘉上

  新快报特派香港记者刘嫣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微博]将于今晚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昨天下午,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微博]在金像奖办公室接受了内地记者的群访。这几年在陈嘉上的主持下,金像风格飘忽,有时候肯定商业电影,有时候又鼓励艺术电影。和一向捧主旋律电影的金鸡百花奖、捧艺术电影的金马奖相比,金像奖从曾经喜欢肯定商业电影变得越来越没有特色。对此,陈嘉上回应说:“金像奖从来没有定位,也没有方向。我们就是一群不喜欢锦上添花的人。”

  ■分析今年

  香港电影回归本土是一种“现象”,不是潮流

  和过去很多个金像前夜一样,作为主席的陈嘉上一直呆在金像奖办公室里,每隔一个小时就接受一批媒体记者的采访。这样的状态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连午饭都要插空才能吃得上。每年都有很多第一次采访金像奖的内地记者,很多同样的问题陈嘉上也要一年又一年的回答。今年继续有记者问到关于金像奖经费的问题,陈嘉上也耐心地一一进行了解释,并表示自从起用了专业的公关团队后,金像奖的赞助已经一年比一年好。就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上,记者们看到很多香港本土制作开始抬头,出现了一批成本不高的香港电影,拍摄的题材也是无法通过内地审查制度的,但却能起用一些合拍片中用不到的香港新演员。这一度被认为是一种“潮流”,但陈嘉上却表示这只是一种“现象”。“大家看到有很多人去投资这些小成本电影,但实际上比例并不高。就好像我们有一百块钱,其中八十块钱都投资在了别的电影上,只有二十块钱是投资在香港本土电影上。正因为少,大家才觉得珍贵,才会去挺他们。可这并不是一种潮流,因为如果大家都去拍这样的电影,那早晚都撑不下去,因为香港市场实在太小了,回收不够,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有限。”去年香港票房最高电影《低俗喜剧》,在陈嘉上看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香港观众很久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是专门为他们而拍的。”

  事实上港产片回流大潮中也包括了陈嘉上本人,他在根据李碧华小说而改编的电影中导演了其中的一段小故事,是个鬼片。“我很开心,因为很久没有试过在写剧本的时候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也找了一些不是A咖的演员来演,整个过程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没有谈过片酬的事情。”陈嘉上表示,大家喜欢去“玩”,不计报酬地去“玩”,也正说明了市场活力正在越来越好。

  ■展望未来

  金像奖每一年风向都在变,我只是在旁边监督

  近年来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三地的电影奖项都展现出了相当不同的特色。内地的金鸡百花电影奖一向以肯定主旋律为主,而台湾的金马奖则一直锲而不舍地鼓励艺术电影。反而是在大家眼中本该大力支持商业电影的金像奖,在前几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摇摆,有的时候会选偏艺术的,有的时候则选偏商业的,没有自己的特色。

  对此,已经连续多年担任金像奖主席的陈嘉上直言:“这恰恰说明香港的电影工作者这几年没有绝望,所以他们才愿意去肯定那些艺术电影。早几年他们为生存,不得不去拍有钱的电影,现在生存没问题了,那也必须要挺一些未来的电影。其实你去看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金像奖,那些卖座的大片基本上都是没什么机会拿奖的,反而那些不怎么赚钱的但是很用心拍的电影却能拿奖。金像奖背后的这个群体,不喜欢锦上添花。赚大钱的电影已经有了票房,没必要再给奖了。”陈嘉上认为,正是因为这群人每年的喜好都不同,所以金像奖变成了一个没有定位、没有方向的奖,会根据不同年代电影的特色去改变。“有时政治、有时民生、有时商业。我做主席其实就是看着每一年风向在变,我只是在旁边监督,使结果没有违背大家的思路。我不是领导,我只是个服务者。”

  自从香港又多了一个亚洲电影大奖后,金像奖就把焦点对准在香港本地。今年的颁奖嘉宾中,几乎全是香港的明星,见不到内地影人的名字。陈嘉上解释:“亚洲电影大奖比起金像奖更需要一个星光闪闪的阵容,相比他们的对外,我们是对内的。金像奖是一个温馨、团结的盛会,我们主要是为了和大家分享香港电影人这一年都做了些什么。所以我们不往风光上走,而是要往诚意上走。”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