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金马50讲堂谈《甜蜜蜜》拍摄往事

2013年11月22日22:05  新浪娱乐 微博
陈可辛 陈可辛
陈可辛 陈可辛

  新浪娱乐讯 曾以《如果·爱》、《投名状》两度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的陈可辛,昨晚(22日)出席金马50“大师讲堂”《甜蜜蜜》映后座谈,可容纳500人的厅内座无虚席,陈可辛跟影迷分享了许多不為人知的拍片趣事,以及他创作2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听得影迷如痴如醉,提问踊跃,欲罢不能。昨晚也是威尼斯影展后,《甜蜜蜜》数位修复版首场亚洲放映,金马影展抢得头香,台湾的影迷可说是相当有福气!

  今年7月《甜蜜蜜》在台北电影节放映时,陈可辛就透露,为了符合片中角色是大陆新移民的背景,最早相中王菲和黎明配对,然而王菲连剧本都没看就辞演,后来才想到找张曼玉。主持人闻天祥问是否很欣赏黎明才找他演出?向来率直的他坦言当时不是很喜欢黎明,仍然找他演出,是因黎明出身北京,符合角色设定,“黎小军这个很单纯又有点土的角色,他没演过,我觉得他应该可以发挥得不错,而且男性观众也不会太讨厌这个角色。”结果拍完《甜蜜蜜》后两人成了好友,2002年再度合作《叁更之回家》,黎明还因此拿下第39届金马奖影帝,说陈可辛是黎明的伯乐,一点都不为过。

  陈可辛拍片总喜欢带点即兴的氛围,他透露,本来片名不叫《甜蜜蜜》,也没打算用邓丽君的歌,但岸西开始写剧本不久后,便传来邓丽君过世的消息,“岸西很爱邓丽君,放演华人世界,有谁能跨越文化、地域的隔阂,令所有人推崇?当时只有邓丽君,所以岸西说一定要写进去。”结果无论是片名或歌曲都成为经典。

  陈可辛也透露,当年即使找了老师教张曼玉说普通话,她仍说不好,已影响到拍戏,他当机立断决定停拍一周,请岸西把她的角色改成广东人,这样一来张曼玉就可顺理成章讲广东话,“结果这样一改反而更好,来自广东的背景让张曼玉在片中可假扮成香港人的大陆人,反而多了一个层次。”陈可辛说:“拍片这么多年来,我一再地印证,所有最好的东西都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反而是即兴而来的。”闻天祥则幽默地说:“还是您比较厉害,直接改剧本,像侯孝贤导演找张曼玉拍《海上花》,要讲上海话,就把张曼玉吓跑了。”

  让影迷更吃惊的是,最原本陈可辛想拍的是像《午夜牛郎》那样比较灰暗的题材,“我想拍两个低下阶层的新移民,黎明那个角色有很多有钱女人给他钱,挑战一下尺度。”但岸西开始写剧本后,还是回到了比较温暖的笔触,“我也接受了,毕竟每部电影都有

  自己的生命。”闻天祥问陈可辛為何会想为《甜蜜蜜》做数位修复?过去通常是有数十年历史的老片才做,而《甜蜜蜜》上映今才17年。陈可辛坦承这是他的私心,虽然只有17年,但《甜蜜蜜》的拷贝部分却已残破不堪,每回拿出来放映他看了都很不忍,这回是威尼斯影展主动提出想放映,才趁此机会终于完成数位修复。昨晚陈可辛在讲座前特别进影厅看了一段,对修复后的拷贝非常满意,不过他也透露张曼玉几天前在香港才跟他重提,觉得片尾的音乐声音太大一事,他也一度考虑是否将声音压低,“我最后还是决定维持原貌,还原到20年前的自己。”

  陈可辛从影20多年来,历经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赴美拍片、泛亚洲电影合作,以及大陆香港合拍片等多个时期,在华人影坛中成就非凡,作品质量兼具,备受尊崇。谈及创作历程,陈可辛坦言在《甜蜜蜜》之后,许多港片卖座不佳,导演纷纷出走。此时他有个机会去美国拍片,但美国严格的片厂制度、不容许随兴、百分百事前准备的拍片方式,却让他无法适应。此时他看到泰国、韩国也许多年轻的新导演,对创作充满热情,因此他开始和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台湾等地的新导演们合作,开启“泛亚洲电影”制作的先驱,把华语电影的市场往外扩展,成功制作出《晚娘》、《春逝》、《见鬼》、《三更》等高品质的电影。

  2005年他开始投入合拍片行列,《如果爱》、《投名状》皆叫好叫座,但陈可辛说《投名状》在大陆和港台都大卖,却在欧美碰壁,主因是当时欧美观眾想看的华语片还是更动作、花俏、奇观式的类型,因这群观眾大部分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

  今年他的《海阔天空》在大陆大卖5.5亿人民币,但这种“接地气”(即本土味浓厚)的电影却很难走出海外市场。同时身兼导演和监製,陈可辛坦言拍片时他不可能不去想到市场,毕竟电影要能卖钱才能有下一部片的资金,但儘管在重重的限制下,他仍能拍出有品质的佳片,他说:“拍电影没有什麼诀窍,就是一颗真心,拍出你想讲的故事,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所有我拍的电影,都是我喜欢的电影。”他也鼓励年轻创作者,不要惧怕面对市场和票房的压力,“如何在这样重重的限制和规则下,还能拍出自己喜欢的电影,才是最厉害的。”

(责编: 云会)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