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王正昱
备受瞩目的冯氏贺岁喜剧片《私人订制》日前公映,立即掀起“全民讨论”热潮。就电影本身,《私人订制》凭借片中的三个“小品”,被影评人称为是冯小刚[微博]执导的“马年春晚前传”;但另一方面,虽然有人骂《私人订制》是烂片,但它首日却斩获超过8000万元的票房,仅次于《西游·降魔篇》,位列华语电影开画纪录第二名。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华谊兄弟[微博]的股票价格在《私人订制》遭遇差评后一度大跌,市值蒸发超过62亿元,这中间的资本市场运作内幕遭到网友热议。《私人订制》已不仅仅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有关它的影评除了能影响观众的观影选择,还可能成为股票涨跌的导火索。
《私人订制》在12月19日公映后,关于这部电影的口碑也呈现两极化。有人说这不是一部电影,只是三个小品段子加上一个谢幕组成的“马年春晚前传”;也有人说看这电影就为图一乐,不用太挑剔。
口碑两极
贺岁喜剧,还是春晚小品?
骂
——小品杂烩段子太老
“张艺谋当年执导奥运,拿《满城尽带黄金甲》练手;冯小刚今年执导春晚,拿《私人订制》练手,练了仨小品一朗诵,三俗一雅,终归一烂。”微博影评人“大奇特”这样评价《私人订制》。
《私人订制》由三个独立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帮助一个主角圆一个“白日梦”,而三个故事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被指为“朗诵”的部分是指整部电影的结尾,“圆梦团队”的四位主角葛优、白百何[微博]、李小璐[微博]和郑恺[微博]分别以抒情的方式,向被雾霾包围的城市、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和被糟蹋的草原进行道歉,影片的风格立马从小品转向环保宣传片。
这样的结构不免让人联想到春晚,观众看小品逗乐,同时也要看汇报式文艺表演。有观众总结道:“终于明白为什么冯小刚要执导春晚了,原来他才是最了解春晚的人。”
作为冯小刚向自己1997年旧作《甲方乙方》“致敬”的电影,《私人订制》中的笑料显然有些“OUT”了。比如葛优在影片结尾处的那段与冯小刚的幽默对话,就来自于网络段子。影评人“magasa”批评道:“过去是冯小刚为大家制造流行语,现在沦落到抄老段子和网络俗话。”有观众表示,看《私人订制》,就像在比比看哪个小品演员会最先说出过去一年里的网络流行语。
另外,冯小刚这次排演的“三个小品”总想借用角色去反讽社会的某些荒诞。虽然乍一看,这样的笑料编排好像比较“高端”,但每一个讽刺却又只是点到为止,正如“春晚的小品不能演得太过”。这样一来,观众只能在这种笑和不笑的表情中别扭地切换着。
网友意见
邵雪城:我觉得《私人订制》是冯氏喜剧的追悼会,对冯氏喜剧有感情的,可以去悼念一下,电影票就算是敬献的鲜花了。
法兰西胶片:这部电影最有良心的地方就是他没做成3D。
托尼-王大拿:这片子有句台词是怎么说的来着:“以前挺接地气的一导演,现在两脚不沾地了。”打包原封不动就送给冯小刚,换两字能原封不动转送给王朔。
赞
——贺岁档就要看喜剧
就像春晚一样,有人骂也有人爱。虽然有人嫌《私人订制》的段子太老,但也有许多人被同样的段子逗得前俯后仰。
有观众在微博评论称:“大家对冯小刚的期待值太高了,电影就是图一乐,就算是小品也好,观众看开心了最重要,并不是每个观众的审美标准都像专业级影评人那样挑剔。”
一位看过影片的媒体人则表示:“在《私人订制》公映之前,今年的贺岁档全是枪战片,银幕上的阵亡人数也达到了巅峰,这显然不是贺岁档期的节奏。《私人订制》给观众带来了欢乐,这就是一部贺岁喜剧片。”
网友意见
于音绕梁:之前一直觉得《私人订制》走《甲方乙方》的老路,太老套,但片子在这个贺岁档出来还过得去。比不了前作经典是一定的,但那些骂烂片的都出于什么居心,真是猜不透。
俞海鸥:幸亏今天来了,现在网络水军太恶毒,差点被蒙蔽。现场一片笑声,冯导的贺岁片无可替代。
仲氏之地:冲着王朔的台词,葛大爷的表演,冯小刚的编排,不管是”好梦公司“还是“私人订制”,也不管到底是雅是俗,荒诞之中有感动,自嘲之中有温暖,体会善良最可贵!
导演回应
冯小刚:负面评论 早有准备
对电影的负面评价,冯小刚早有心理准备。他昨日公开作出回应:“我自己的作品,我特别清楚问题在哪儿,也对观众的反应有准备。我觉得我应该尊重观众,电影是商品,敢拿出来卖就不怕大家评头论足,所有的评论,真的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他还自嘲说:“我现在就担心,大家骂得太厉害了,反而让更多的观众愿意去电影院看看,这到底是部什么样的电影啊!”
资本运作
股价震荡,几十亿上下!
《私人订制》在19日上映,而在18日和19日这两天,影片投资方华谊兄弟公司的股票大跌超过15%,蒸发市值超过47亿元。有人将这归咎于电影的差评,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这中间是不是存在黑幕?
●猜测:股价或与影评有关?
本来,许多股民认为《私人订制》的上映对于华谊兄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12月18日开盘不久,华谊兄弟便惨遭跌停,翌日再跌5.78%,报收于29元/股。据统计,按照12.1亿的总股本计算,两日之内华谊兄弟的股价从34.2元跌到29元,市值蒸发超过62亿元。
同时,网络有消息称,在17日当晚,华谊公司为一些机构投资人举行了看片会,因为对影片质量不满意,这些投资人在第二天股市开盘时抛售华谊股票,最终导致跌停。少数人的影评就能操纵股市?有阴谋论者猜测,这其实是一盘很大的棋:“这可能是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手段,一方面通过负面消息唱空股价,某些人能通过融券等方式赚钱;另一方面,在股票非理性大跌后,再重新买入拉动股票,最后也能赚钱。这一次,某些负面影评可能是机构做空股票的道具。”
不过,据深交所统计数据显示,12月18日华谊跌停背后源于主力资金大量出逃,卖出前三席均为机构,总计出逃4.8亿元。而在昨日,上证指数继续大跌超过2%,但华谊兄弟却逆市反弹,上涨4.93%。
●分析:票房才是最终标准
在以前,负面的影评顶多能影响观众买票入场,影响票房,利益受损的只是片方。而近几年,随着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影视大鳄在A股上市,影片的质量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被“黑”之后,《私人订制》官方微博前日紧急公布了十位“首席证劵分析师”的评论,其中中信文化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皮舜表示:“这部片子契合贺岁档期,在市场需求下和发行组织下,《私人订制》都在整个档期中处在遥遥领先地位。”还有分析师认为:“《私人订制》的植入广告就已经收回了成本,市场在最初的反应可能有些过于敏感。”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媒体:“我觉得《私人订制》本身还是有票房号召力的,现在我们谈的是商业,不是艺术价值,这是两码事。”对于股民来说,票房或许才更有参考价值。当《私人订制》首日票房豪取8000多万元后,昨日华谊兄弟的股票立即反弹接近5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