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环”——歌舞音乐片:
香港国际电影节曾经出版过一本《国语片与时代曲:四十至六十年代》的特刊,介绍了国语歌舞片在这三十年间的潮起潮落;而有人评论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时也说到,“无泪不成片,无歌也不成片。文艺片必加动听插曲,因为诗(歌)言志,抒发心中情感,令片子更为感动,早在三十年代周璇的《马路天使》已如此,到一九五六年钟情的《桃花江》更成泛滥,插曲多如歌舞片,却大受欢迎,造成无歌不成(文艺)片的影坛怪现象”。周璇的《长相思》、《歌女之歌》,白光的《小凤仙》,王天林的《野玫瑰之恋》等是代表,而后来居上的邵氏公司在六十年代也出品了不少的歌舞片佳作,像陶秦的《千娇百媚》、《花团锦簇》、《万花迎春》等三部曲,此外,也是更加重要的是,邵氏公司在这个时期不但让自己的导演学习日本的电影技术等然后拍片子,而且还引进了不少的日本人才,而井上梅次就是被邵逸夫重金聘请到香港来拍片的,并推出了不少的歌舞片的佳作,《春江花月夜》、《花月良宵》、《钓金龟》都是他的代表作,也是邵氏歌舞片的后期代表作。而像张彻之类的原本是拍摄其它类型影片出身的导演也尝试过歌舞片的拍摄,如张彻的《大盗歌王》、卜万苍的《一夜风流》、李翰祥的《江山美人》等。
而五六十年代在香港非常流行的黄梅调电影,也可以说是歌舞音乐片的一种衍生,因为黄梅戏本身就是从歌唱中衍生出来的。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内地的黄梅调电影《天仙配》在香港上映,受到极大的欢迎,这启发了刚到香港执掌邵氏兄弟公司不久的邵逸夫的注意,于是,他投资由李翰祥拍摄黄梅调影片《貂禅》而也取得不俗的口碑与票房,随后再接再厉,继续推出《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昭君》等作品,奠定了黄梅调影片在邵氏电影中的重要地位——从1957年李翰祥导演的《貂禅》开始到1977年李翰祥导演的《金玉良缘红楼梦》截止,邵氏公司的黄梅调电影就经历了“前古典时期”、“第一个实验时期”、“第一个古典时期”、“第二个实验时期”、“第二个古典时期”、“没落期”、“尾声”等七个阶段,几乎也贯穿了邵氏公司的起步与逐渐的腾飞到沉寂的时期,也除了知名的李翰祥之外,还有张彻、何梦华等导演也拍摄过黄梅调影片。
而黄梅调电影的受欢迎,主要原因在于当时邵氏公司集中了香港一流的音乐人才来创作并聘请了一流的歌唱家(其中不少也是《江山美人》等影片的幕后的代唱者),并糅合了京剧昆曲、山歌民谣甚至是时代流行曲等元素,使得黄梅调电影尽可能的非地区化、现代化、大中华化等,以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再加上黄梅调本身的秀丽婉雅琅琅上口,自然受到当时不少人的喜欢,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的时候,据说是万人空巷、水泄不通,因为凌波到台湾宣传这部作品。
其实,国语歌舞片的流行也跟这些来自于上海流行曲、中国民歌、地方戏曲、外国流行曲或者作曲家创作的流行曲有很大的关系,也难怪香港电影一度被评为“无歌不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