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德米(1931—1990)的《天使湾》(La Baie des anges,1962)讲述了一出发生在法国海滨城市尼斯的悲剧,表现了主人公对游戏的迷恋。这是一部尚未被当代人普遍认识的杰作,卓越的导演手法与优美的黑白摄影堪与布莱松的影片媲美(皮埃尔-穆拉主编《家庭影像收藏指南》,法国广播影视杂志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98页)。1960年,德米在南特拍摄的第一部长片《劳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他也因此被卷入了新浪潮导演的行列中。此片讲述了三个女人三天内的生活,表现了爱情与欲望的痛苦,这个主题屡屡出现在德米以后
的影片中,比如我国观众熟悉的《瑟堡的雨伞》(获1964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德米大概是新浪潮导演中唯一的“外地人”,他的家乡南特自1979年起成为三大洲电影节的总部,我国许多导演的影片都在那里放映过。
莫里斯-皮亚拉(1925—2003)连新浪潮的表亲都算不上,与这位大器晚成的导演终生相伴的是永远的孤独。本次影展将放映他的两部影片:《梵高》(Van Gogh,1991)是一部关于绘画创作的激动人心的影片,表现了画家梵高生命中最后67天的非常经历,剖析了画家自伤自杀的异常行为,正是在精神疾病的严重困扰中他完成了《向日葵》等惊世之作;《在撒旦的阳光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1987)改编自法国著名天主教作家乔治-贝尔纳诺斯的同名小说,阐释了“人类禁不住世俗的诱惑”的主题。在198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这部影片在强烈的争议声中获得金棕榈奖。这个奖对当时的法国电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上一次法国电影获得这个奖是1966年的事了。
克劳德-勒鲁什(1937年—)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Un homme et une femme,1966)是一出感伤而优美的情节剧,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的浪漫情缘。这部脍炙人口的名片佳作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196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6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更获得了观众的赞誉,影片中甜蜜温馨的旋律早已成为随处可闻的“电梯音乐”。勒鲁什比新浪潮的导演们略小几岁,跟这个运动并没有什么关系,将他的影片放在“新浪潮之果”单元,纯粹是由于影片编组的需要。
第四单元:狂野的青春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青年电影”反对“爸爸电影”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儿子反对老子的结果。儿子的到来就是为了反对老子,否则要儿子干什么?假如历史上的儿子们都顺从老子们的意愿,当今的人类也许仍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甚至围着树叶吃生肉(文雅的说法是“茹毛饮血”)。本单元的影片以青少年的反叛为主题,其他单元的有些影片也是以此为主题的,只是由于影片编组的需要,无法被全部编入本单元。
让-维果(1905—1934)素有“电影界的兰波”之誉,让-维果的电影也经常被比作兰波的诗歌。兰波的诗歌充满对动荡不安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以及对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的反抗精神,艺术上追求形式完美,具有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以“明确与含糊相结合”的手法深刻揭示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1982年版,第582页)。让-维果的电影既注重准确地捕捉现实生活影像,又不满足于机械地摹写现实,而是力争将现实影像升华到诗的境界,同时将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转化为可见的视像。让-维果电影的这些特征,可以说既得益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感的诗人气质,也得益于他既拍纪录片又拍故事片的经历。本次影展放映他的两部故事片。
《操行零分》(Zéro de conduite,1933)具有明显的和激进的反对甚至颠覆资产阶级社会的意图,试映时曾激起轩然大波,资产阶级人士纷纷以学生家长的身份攻击此片的“反法国”性质,电影审查机构发布了禁映令(1946年解禁)。二战后,这部批判意义锋芒毕露的影片几乎成了表达反叛精神的电影作品的“新约全书”,甚至一些天主教人士也从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比如一位神甫曾经撰文反对当局禁映此片的做法,他的辩解是:这部影片攻击的是世俗学校!此片可以说是电影史上表现青少年反叛主题的先驱,不仅启发了法国新浪潮电影旗手的开山之作《四百下》(弗朗索瓦-特吕弗,1959)和英国自由电影主将的著名作品《如果》(林德赛-安德森,1969),而且在美国影片《无因的反叛》(尼古拉斯-雷伊,1955)和《死亡诗社》(彼得-威尔,1989)中也不难找到它的影子。
《驳船阿塔兰特号》(L’Atalante,1934)问世之后经历了悲惨的命运。1934年4月25日,在为放映商举行的放映会上,这部影片被认为毫无商业价值。为了保证票房收入,负责发行此片的法国高蒙电影公司强行地把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驳船驶过》加进影片,甚至把片名也改成了《驳船驶过》,并且野蛮地删去了许多被认为多余的画面。然而,发行商的愚蠢删改不仅没有提高票房收入,反而招来了观众的嘘声。1945年,这部影片终于以原来的片名再度上映,原来的音乐和被删去的部分画面也得到了恢复,但是距离原版影片仍然有很大差距。直到1950年,电影资料专家和电影史专家才根据原始素材重新剪接了一个据称相当接近原作的版本。然而,所有这些对维果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在这部影片横遭删改和票房彻底失败的惨境中,让-维果于1934年10月5日去世。
雷奥-卡拉克斯(1960年—,原名阿莱克斯-杜蓬)二十四岁时就拍出了广受好评的《男孩遇到女孩》,并被认为是新浪潮的年轻继承人。然而,他的影片摆脱了六十年代作者电影的自传体风格和七十年代作者电影的单一类型,具有风格重叠、类型交叉的特点。这个特点在他的下一部影片《坏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1988年,他着手拍摄《新桥恋人》,因超支而被迫中断,后经长期搁置才恢复拍摄,于1991年公映。这次拍摄经历使人觉得他是一个不好合作的导演。直到1999年,他才拍出第四部影片《波拉X》。在法国电影史上,很少有导演像卡拉克斯这样突然闯入影坛,然后以如此之长的间隔拍片。
《男孩遇到女孩》(Boy Meets Girl,1984)是卡拉克斯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轻松愉快和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如果只用一句话复述这个故事,那就是:一天夜里,一个刚刚被女孩抛弃的男孩遇到了一个刚刚抛弃男孩的女孩。此片的独特创造性在于拒绝模仿别人的风格,导演手法简洁明快,两位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此片令人想起了新浪潮时期的电影作品,因为它新颖独特,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手法,导演认为创造不是模仿。影片中的不少优美场面证明卡拉克斯具有卓越的视觉表达才能,如果换成别的导演拍摄,也许得借助大量的对话进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