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11月2日,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京举行发布会,导演李安出席了活动。李安表示,这是自己最难拍的一部电影,而为了表现出故事的精髓,3D技术是表现这个电影最好的方式。在交流过程中,李安时不时用“天人合一”、“老天爷”、“圆满”这样具有东方禅意的概念解构西方文化,他强调,这部电影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哲学。
“最难拍”的一部电影 “所有复杂的东西我都碰了”
李安已经四年半没有来北京了,他一上来就说,“这部电影折腾了我三年半,不仅是在工程上最困难,两个礼拜之前才交货,在精神上也是很折磨人的。”
“拍电影有几条‘定律’,不要碰小孩、不要碰动物、不要碰水,这部电影里我都占了,还用到了3D。”李安说,“电影很贵,但是电影的哲理性和辩证启发性很强,对我来讲这是重要的挑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海上故事,一个名叫“派”的少年遭遇海难,与一只孟加拉虎一同在海上漂流227天,最终获救。
李安还表示,这部电影非用3D才可以完成,“对于我喜欢冒险的个性来说,还是一种新的挑战。很多人都用3D拍摄动作片,但对我来说3D是一个新的媒体。”
谈到拍摄最大的困难,李安说,主要还是水,“大量的水,让人觉得很无奈。我在台湾找了一个废弃的机场,盖了一个75米×35米的大水池,这边造浪、那边消浪,营造不同的浪型和起伏。”
庆幸找到合适演员 “他像是一个小活佛,需要点醒”
出演片中男主角“派”的扮演者苏拉-沙玛是一个没有表演经验的新人,但李安非常欣赏他的表演,“我遇到这个小孩很有福气,他很有灵气,甚至不做什么也会让你好奇。他像是一个小活佛,需要你把他点醒。”李安还说,“这个角色要去逐渐地变瘦,所以我们是顺序拍摄的,而拍摄的历程就是漂流的历程。这个小演员三个月没有发过脾气、没有受伤、没有生病,资深的演员很难有这样的表现。”
谈到片中的老虎,李安坦言,“动物的确比较难,我们有四只老虎在片场,但很多镜头是用数码制作的。”李安表示,“我还学习了这些老虎的个性、行为和举止。我怕特效公司的人把人的意志注入到里面,按照中国人的思维,要他们学会‘天人合一’的思维,尊重老虎的样子。”
结合东西方文化精髓 “信仰很像我们讲得老天爷”
“四、五年前福克斯找到我,我也很有兴趣。”李安说,“Pi是无理数,你怎么在这个无解释的东西里看到这个圆,我觉得东方人拍摄西方人的哲学作品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希望可以把东西方好的东西都拍出来。”李安坦言,小说改编成剧本很难,“虽然只有小孩和老虎,但这个高度戏剧化的东西,越是拍不出来,我就越想拍。”
原著的结尾有一些血腥的成分,有人类自相残杀的描写,但李安明确表示,电影中会有所删减这些段落,“因为书是读的,电影是看的。我是忠于原著,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我在电影上不好做这个东西,感情上没有办法(处理),于是我用一个现代的‘派’来和作者讲这个故事,作为辩证。”
李安继续说,“在结尾的时候,成年的‘派’把故事讲出来后,其实已经无所谓了,故事讲出来就是你的了。怎么演都是在观众的脑子里。电影里讲到的信仰很像我们讲得老天爷,人们认识的物质世界很有限,人需要相信不可相信的东西,否则存在很没有意义。与不相信的东西怎么相处,‘GOD’(神)是一种超过你控制力量,你不但在知识上,在情感上也有兴趣,这是一个辩证思索性很强的题材。就好像我们看电影,最虚幻的事情又是最真实的东西,小说中的贾宝玉可能比现在坐在你身边的人更永恒。”
将本能和信仰进行辩证 “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
谈到故事的发展,李安说,“电影前半段是讲求生的本能,这个我们都有。整个旅程有一个成长的寓意在里面,他的父亲教了他很多的能力,让他不要相信幻觉,他的爸爸是用唯物的方式来看待世界,教给他求生的本能,让他从小孩变成了一个男人。很多没有解的事情,他利用经验找到了很多方法。他从素食理想的平和男孩,变成了一个个性激烈的男孩。”
李安继续介绍,“到了故事后半期平和之后,他要面对自己的信仰,在海上漂泊,精神上要不要发疯,这个就是信仰的状态。最后他还有一个面对作者的辩证。”
如何做到商业和艺术共存 “让观众做他的思想游戏”
“这部电影最难的就是商业和艺术共存,不光是平衡那么简单。就像是Pi这个数一样,常常感觉是无解的,但大家看完之后有兴奋感,做他的思想游戏,我希望这是一个有普遍性和思想性的电影,可以让家人可以讨论。”李安强调,“结尾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发人深省,你分享故事的时候,让人觉得人生很有意义。我是拍电影的人,也是说故事的人,希望可以把这个感觉传达给大家,希望分享更多的思想和可贵的情感。”
(王玉年/文 夏祺/摄影 陈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