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电影的话语权真的大不如前了吗?

2012年11月16日16:11  外滩画报 微博
《广告狂人》剧照 《广告狂人》剧照

  电影的文化话语权已经大不如前。去电影院看“冲奥”热门片《大师》的人数,还不如美剧《广告狂人》一集的观众。在如今人们习惯“短平快”讯息的环境下,电影人想要再创作出《飘》、《教父》这样具有文化和历史双重意义的宏大作品,越来越难了。

  作为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会,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明年 2 月 24日举行。不过,眼下的气氛却有些伤感,如果你看过电影《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Show,1971),嗯,就是那种感觉。

  去年,美国本土的电影票房收入只有区区 12.8 亿美元,创 1995 年以来的新低,这给不少电影人当头一棒。尽管暗自着急,多数人仍不愿公开承认这个事实:电影的文化话语权已经大不如前。

  不少行业团体已经在私底下行动起来。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以及旨在“保护美国电影传统、培养下一代电影人”的美国电影学会,正试图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让观众意识到电影的文化影响力。

  电影对文化有影响力吗?如果早几年,这听起来会是一句不言自明的废话。不过,随着电视剧影响力的与日俱增,电影在观众心里还有多少分量可就不好说了。不信?看看明年奥斯卡的主持人是谁吧——著名制作人兼编剧塞思·麦克法兰,一位电视人。

  电影人尚未失去希望。“莎士比亚创作十四行诗的时候,这一诗歌体裁也早就落伍了。”焦点电影公司执行总裁、编剧兼制作人詹姆士·沙姆斯在接受采访时说。焦点电影曾出品过《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杀手没有假期》(In Bruges)、《机器人9号》(Nine)等电影。

  而获得今年奥斯卡荣誉奖(即终身成就奖)的美国电影学会创始人小乔治·斯蒂文斯,则向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在 12 月 1 日的荣誉奖颁奖晚宴上致领奖词时,谈及电影业的明天,不会表现得像希腊神话中“卡桑德拉”式的厄运预言家。

  “电影人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过必须承认,电影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斯蒂文斯看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是对电影文化的一种消解。斯蒂文斯以《四季之人》(A Man for All Seasons)、《八部半》(8½) 、《日落狂沙》( The Searchers)等电影为例,这些曾经的大银幕经典之作,其地位不啻一场文化事件。 然而眼下,当观众早已习惯“短平快”的讯息接受方式,其喜闻乐见的电影往往也具备快速消费品的特点。在这个环境里,电影人想要再创作出《飘》(Gone With the Wind)、《教父》(Godfather)这样具有文化和历史双重意义的宏大作品,恐怕很难。

  眼下正值好莱坞揭开一年一度的电影颁奖季,影市却没有因此热火起来。颇受评论界赞誉的电影《大师》(The Master)在上映一个半月后,仅吸引了 190 万名观众走入影院。要知道,像是《广告狂人》(Mad Men)、《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之类的热门美剧,每集的收看人数可远不止这些。另一部“冲奥”电影《逃离德黑兰》(Argo)的表现要稍好些,观众人数达到760万。要是再加把劲,说不定能赶上《欢乐合唱团》(Glee)一集的收看人数。

  电影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看电影要掏钱,而看电视只需每月支付一笔固定的有线电视费。其次,像《黑道家族》(The Sopranos)这样的剧集深谙如何在每集结尾吊住观众的胃口,电影就没有这一优势了,除非你想把《暮光之城》(Twilight)系列也算上。

  此外,家庭影碟这部分的收入减少了,其中也包括盗版的原因。钱包缩水的电影公司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开出诱人的薪酬。另一边,美剧演员片酬却水涨船高。看看有多少电影明星转战电视荧屏就知道了:阿尔·帕西诺、达斯汀·霍夫曼、劳拉·琳妮、克莱尔·丹尼斯、西格妮·韦弗……

  总体而言,类型电影的票房表现还算不错,《飓风营救2》(Taken 2)和《泰迪熊》(Ted)的票房收入都算可观,而像《复仇者联盟》(Avengers)和《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Dark Knight Rises)之类的动作英雄大片更是在全球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其中又以中国观众为首。

  相比之下,独立电影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了。一直以来,独立影片不乏佳作,例如由福克斯探照灯(20 世纪福克斯旗下的独立影片子公司)在 2008 年出品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就曾是第81届奥斯卡奖的大赢家。而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数据,各大电影公司旗下的独立影片子公司在去年一年只出产了37部电影,相比 2002 年的 82 部锐减了 55%。这让很多独立电影爱好者觉得很受伤。

  谁来拯救电影的明天?在《新共和》杂志发表的《好莱坞谋杀了电影吗?》一文,以及新书《电影还有未来吗?》(Do the Movies Have a Future?)中,影评人大卫·丹比指出,电影市场的发展取决于电影公司是否愿意将重心回归到那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小成本电影,“不然它们就是在自掘坟墓”。

  事实上,对于选择塞思·麦克法兰出任奥斯卡主持人,学院里有不少人在私底下表示震惊。在他们看来,这一选择正是在向电视观众示好——麦克法兰创作的《恶搞之家》(Family Guy)是美国电视荧屏长期热播的动画片,拥有一大批忠实拥趸。

  不过,这一选择得到了美国著名调查公司 Q Scores 的数据支持。Q Scores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公布电视观众对明星的支持率和反感度,公司执行副总裁亨利·谢佛表示:“如果主办方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那么选择麦克法兰是正确的。”

  而对麦克法兰主持奥斯卡有所保留的人,也可以在美国喜剧中心频道的节目《托什》(Tosh. O)里找到共鸣。某期节目里,主持人丹尼尔·托什播放了一段两个俄罗斯男子用手榴弹钓鱼不幸“自爆”的恶搞短片,继而揶揄道:“比起让麦克法兰主持奥斯卡,手榴弹炸鱼的主意还算不错了。”

  迄今为止,麦克法兰对电影行业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导演处女作《泰迪熊》(Teddy),他还亲自为片中的泰迪熊配音。如果说选他担任主持反映出主办方的某种妥协,那么显然,要唤回观众对经典奥斯卡大片的热爱,更是任重道远了。

  作为努力的一部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考虑邀请历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开展一场影院巡回宣传活动。另外,学院还在洛杉矶建造了一所电影历史博物馆,旨在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全面展现。无独有偶,美国剧院业主协会也正在策划类似的推广项目。

  美国电影学会主席鲍勃·皮萨诺表示,董事会成员也正在想办法提高电影的话语权。尽管皮萨诺称现在谈及细节还太早,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电影学会甚至考虑过动用政治家的影响力,例如聘请比尔·克林顿和希拉里·克林顿担任电影奖项的顾问,一切都旨在将流失的电影观众重新拉回大银幕前。

  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最近的一场研讨会上,一位名叫艾莉森·塞尔特的新闻系学生表示,奥斯卡评委在 2011 年将金像奖授予《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而非《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这让她这一代人感觉到,自己和所谓杰出电影之间的隔阂更大了。

  “如果有一天,好电影都消失了,这对我们的文化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塞尔特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皮萨诺主席。

  “那将会是一片巨大的文化真空,”皮萨诺答道,“电影记录了我们共同的心跳。”

  声明:本文由《外滩画报》http://www.bundpic.com(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