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的电影导演本-阿弗莱克 下一站想当诺兰

2012年11月23日14:46  外滩画报 微博
阿弗莱克在片场 阿弗莱克在片场
本-阿弗莱克 本-阿弗莱克
阿弗莱克曾经主演的电影剧照 阿弗莱克曾经主演的电影剧照

  谁能想到,十年前八卦小报的热点人物本·阿弗莱克,如今居然成了严肃电影导演,还拍出了年度好莱坞制作中最有看头的严肃电影《逃离德黑兰》。在自己执导的《城中大盗》、《逃离德黑兰》里,阿弗莱克出演的角色也都不苟言笑。他的作品几乎都简化到只剩叙事。他的目标是成为克里斯托弗·诺兰那样的导演—既能让影评人追捧,又是票房保证。

  为严肃的成年人拍严肃的电影,这在好莱坞绝对算不上是精明之举,因为在电影院里,严肃的观众所剩无几。然而,本·阿弗莱克恰恰是一位真正把观众当成年人对待的导演。《逃离德黑兰》(Argo)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情节非常复杂:1979 年伊朗人质危机爆发后,美国中情局花钱投拍一部科幻电影,目的是将六名人质伪装成电影剧组成员,带他们逃离德黑兰。处理这部情节复杂的电影,本·阿弗莱克出人意料地避开了政治色彩渲染(比如影射美国支持独裁者结果却咎由自取),反而采用一种低调、冷静的方式讲故事,仿佛带着观众跟他一起重返校园,到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修读中东政治(本·阿弗莱克本人正是毕业于这所私立大学的中东研究系)。

  光天化日下的“敌后撤离”

  根据 1961 年签订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人员在所驻国家享有一定的外交特权,从而能在无恐惧、无胁迫、无骚扰的情况下履行外交职责。然而,1979 年的伊朗人质事件即是对该规则的挑衅和无视。

  1979 年 11 月 4 日,为响应新伊朗领导人阿亚图拉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的对美示威宣言,一群“学生”暴徒占领了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52 名工作人员和平民沦为人质。在被关押的 444 天里,这些人质被蒙眼、虐待,甚至被假装处决。

  与此同时,华盛顿方面发现在这起事件中,有六名工作人员幸免于难—他们在第一时间从使馆后门逃出,在一幢公寓中躲藏起来。后来,他们在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帮助下,在加拿大和瑞典大使馆获得庇护。不过,在当时革命卫队横行的德黑兰,这六名美国人的安全岌岌可危。于是中情局成立特别行动组,帮助这六名美国人逃离德黑兰,行动代号为 Argo。美国中情局官员托尼·门德斯是该行动的负责人,他是一位“敌后撤离”专家,曾多次帮助重要人士成功逃离老挝、苏联、伊朗等国。

  门德斯的“敌后撤离”方案极为大胆:他们假装去德黑兰拍摄一部好莱坞电影,那六名美国人则作为剧组人员一起回国。和以往竭尽全力躲避的策略不同,这次的逃离在“光天化日”下进行。“他们当时没有什么硬通货,”门德斯说,“如果你是从好莱坞来的,还带着现金,基本能在那边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由于在突尼斯取景拍摄的《星球大战》大获成功,去异地拍摄沙漠景观在好莱坞风靡一时。因此,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方案其实有其合理性。

  影片中,门德斯为了让骗局像样,找来一位真正的制片人雷斯·席格(艾伦·阿金饰)。编剧克里斯·特里奥说,席格这个角色是许多真实好莱坞大佬的综合体:“灵感来源既有我自己认识的制片人,也有好莱坞大腕级的传奇人物。这些人精明、世故、干练,总是有办法把电影搞大。席格要创造一部根本不存在、但能救下六条人命的电影,这可能是他在业界的最后一击。我很喜欢这个想法。”席格的扮演者艾伦·阿金则说:“他们面对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想到一个创意十足且不涉及暴力的解决办法。”

  本·阿弗莱克除了担任导演,还在《逃离德黑兰》中饰演门德斯。阿弗莱克曾向门德斯本人讨教。门德斯如今 71 岁,正逍遥地在马里兰州享受着退休生活。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门德斯是中情局历史上最优秀的五十位官员之一。”

  谈及在片中饰演他的阿弗莱克,门德斯面无表情地说:“我可不知道他有没有我那么帅。”

  《逃离德黑兰》的剧本由克里斯·特里奥执笔,故事里充满了戏谑好莱坞的味道。而阿弗莱克在执掌导筒时,弱化了剧本里的幽默元素,打造出一部更真诚、更讲究叙事力量的作品。“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阿伦·阿金和约翰·古德曼(在影片中饰演好莱坞著名化妆师钱伯斯)来负责调节气氛。他们的表现在诚恳、认真之余,仍保有一定的幽默感,但观众绝不会曲解他们的信念。”

  阿弗莱克认为,表现这个故事的关键是“可信度”。从某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是一部没有枪战的间谍片。“只有在故事忠于现实时,英雄主义的精神才更震撼人心。”阿弗莱克说。

  又讨喜,又有“手段”

  本·阿弗莱克之所以执导这部电影,是因为几年前他曾经暗下决心,要当一名严肃电影导演。他说,正是当年身为明星的巨大压力,让他决心开始转移事业方向。我们都记得那段他与八卦小报难舍难分的过去。2002 年到 2003 年,他和詹妮弗·洛佩兹那段高调却无疾而终的恋情,让他成为全世界的笑柄,后来,他遇到了现在的妻子詹妮弗·加纳,他俩当时受到的是汤姆·克鲁斯与凯蒂·霍尔姆斯、布拉德·皮特与安吉丽娜·朱莉一般的待遇。

  “八卦小报如饥似渴,而且当时还不流行什么真人秀明星。”他说。阿弗莱克的人生低谷毫无疑问是他与时任女友詹妮弗·洛佩兹合作出演的电影《鸳鸯绑匪》(2003 年),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幸灾乐祸地看好戏,表达着对这部电影的厌恶。“根本摆脱不了!我读着那些跟我的真实生活没什么关系的杜撰故事,渐渐地,我也觉得那就是我,我就是这么做的,我也希望这样做。正因为当时一切太混乱,反而让我开始在工作中寻求秩序,在事业上寻求解脱。”阿弗莱克回忆道。

  就这样,这位曾经的才子(1997 年,他和好友马特·戴蒙凭借自己编剧并主演的《心灵捕手》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决心重新来过,自己编剧并执导了电影《失踪的宝贝》。他向曾经出品《世界末日》、《珍珠港》的迪士尼电影公司高层迪克·库克请求 1800 万美元的投资。

  “这部电影里有个吸食可卡因的娈童犯!”阿弗莱克说,“我想,哎,这可是迪士尼,他们绝对不肯为这样一部电影出钱的。没想到,他却说,‘太棒了!我支持!’我说,‘我知道我弟弟(凯西·阿弗莱克)从未演过男主角,但我希望请他担当主演。’

  迪克说,‘如果你觉得他是合适的人选,那他就是!’我说,‘啊!你不是在逗我吧?’”

  他当然不是。库克早在跟阿弗莱克谈《珍珠港》的合约时,就与他建立了深深的信任关系。在签署合同时,阿弗莱克拒绝参与剧本创作,因为他相信,如果他这么做,片中其他演员也会提出一样的要求。

  “你可以从他眼中看到,他想要拍出一部真正好电影的决心。”库克说,“你当然愿意跟一位想证明自己的人合作。”

  阿弗莱克的影响力比人们想象的更大。因为电影毕竟是个小圈子,圈中人彼此相识,而人们都想跟讨喜的人合作。而讨喜的人往往能得到老板们的宽容,得到更广阔的舞台。讨喜的人遇到困难时,别人也愿意伸出援手。讨喜的人将这些帮助称作“善举”;而不讨喜的人称之为“手段”。本·阿弗莱克恰恰是讨喜的人,他也很有“手段”。

  “在这行混久了,你见识过许许多多的事业起落。”乔治·克鲁尼说(他的制片公司 Smokehouse 是《逃离德黑兰》的出品公司),“可一旦你经受住了考验,你东山再起时会得到很多帮助。”

  《失踪的宝贝》 2007 年上映时,并没能彻底让本·阿弗莱克扬眉吐气。尽管它赢得了一定的业界口碑,还为在片中饰演母亲的女演员艾米·瑞恩赢得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但这些都没换来票房收入。“我想尽可能少地利用我的明星效应去宣传电影,”阿弗莱克说,“我不想出现在电影里。因为我一旦出现在银幕上,人们会首先认为我是个演员,只不过顺便‘导’了这部电影,好像很不严肃似的。”

  到了他第二部导演的作品《城中大盗》,阿弗莱克自己走到镜头前,也在片中加入不少枪战戏以增加影片卖点。“我知道,要是这次不成功,那我的导演事业就玩完了。”他说。

  这部电影于 2010 年上映,北美票房为 9200 万美元,这让他的钱包鼓得足够拍摄下一部作品《逃离德黑兰》。

  片场是他的导演课堂

  无论在《城中大盗》还是《逃离德黑兰》中,阿弗莱克出演的角色都不苟言笑。他的作品几乎都简化到只剩叙事的地步。阿弗莱克在片场没少“偷师”其他导演的工作方式。

  “片场就是我的学校。每次作为演员出现在片场时,我都抱着重返学堂的态度。”电视童星出身的阿弗莱克说,“有的时候,我会因为太注重这些而分心,甚至危及我的表演事业—‘嘿,现在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体会这个角色失去母亲的悲痛心情上啊!’”

  “我相信这家伙自打一开始就想要当导演!”导演凯文·史密斯说。史密斯曾让阿弗莱克在独立电影《猜·情·寻》(Chasing Amy)中出演男主角,这也是阿弗莱克人生第一个主要角色。“这家伙八岁就拍电视了,是在片场长大的。他就像贾森·伯恩。只要程序一启动,他就能不要命地与敌人作战,因为他是个静静训练了多年的忍者。”

  拍《猜·情·寻》时,阿弗莱克几乎不在自己房车里休息,因为他忙着跟剧组工作人员讨教。“他跟我的摄影师交流的时间比我还多!”史密斯说。

  为了让导演技巧精益求精,阿弗莱克说他采取了“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式的下苦功方法”—他指的是商业怪才格拉德维尔的畅销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写到的“花一万小时磨练、掌握一门技能”的方法。“这意味着我得牺牲个人生活。”阿弗莱克补充说,自从他开拍《逃离德黑兰》起,他就很少能见到妻子詹妮弗·加纳和他们的三个孩子,“但我也懂得适可而止,我知道,就算某个周日加班加点也未必能对作品有多大帮助”。

  《逃离德黑兰》是阿弗莱克的第一部时代片。阿弗莱克牺牲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把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在打造 1970 年代的感觉上—从服装到布景。“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我们特别收集来一些老式打字机、电话机、传真机,那些古董已经很难找到了。”他说。影片结束时的片尾字幕上,当真实的“加拿大计划”成员照片与片中角色同时出现时,观众纷纷惊叹“难辨真伪”。为了能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阿弗莱克将正常尺寸的胶片一切为二拍摄,让画面放大一倍,制造出复古的颗粒感。他还学习了亚伦·J·帕库拉执导的《总统班底》(1976 年)里的镜头运动方式,表现中情局总部里的戏分;而洛杉矶的外景部分,他又向约翰·萨卡维茨的《谋杀地下老板》(1976年)取经。

  自多伦多电影节首映以来,《逃离德黑兰》收获好评无数,本·阿弗莱克成功奠定了自己的导演地位。华纳兄弟影业甚至抛来绣球—华纳总裁杰夫·罗宾诺夫将每一部他心目中未来的重头剧本都请阿弗莱克过目。“我们考虑的是大制作。”罗宾诺夫说。克里斯托弗·诺兰那样的导演正是本·阿弗莱克的目标—既能让影评人追捧,又是票房保证。阿弗莱克也表示他的确有意执导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我对使用大量器材、花大价钱打造视觉效果的想法很感兴趣,但如果剧本不够好,那肯定不行。”

  他的下一部作品可能是一部有关去年落网的波士顿传奇黑帮大佬惠特尼·博古乐的电影。HBO 剧集《大西洋帝国》的编剧特伦斯·温特正操刀剧本,马特·戴蒙已经答应出演男主角。戴蒙和阿弗莱克都在波士顿长大,曾是从小玩到大的街坊邻居。最近,戴蒙举家搬至洛杉矶,跟老朋友阿弗莱克住在同一条街上。两位老友的再度联手,影迷都满怀期待。

  阿弗莱克接下来还有两部表演的新片,包括有关地下德州扑克网站的惊悚片《在线德州扑克》和著名导演泰伦斯·马里克的新片《通往仙境》。“我的戏份不多总是在片场闲逛。”在谈及《通往仙境》时,他说,“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这部电影非比寻常。如果你手边有大麻,边抽边看吧!”

  声明:本文由《外滩画报》http://www.bundpic.com(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