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长镜头拉出了大师与“闷片”
一部电影不可能完美无缺,就像一场运动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宝贵的黄金时代和美好瞬间。回忆起台湾新电影,即便小野等人还是会老泪纵横,然而,历史是残酷无情的,新电影在短暂的几年时间内集合了一大批热爱电影的年轻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然后迅速宣告失败。这些人试图通过电影去改变什么—改变时代或者改变台湾新电影本身,岂不知,起起落落,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文_木卫二
题材
成 台湾新电影的故事大多集中于青春故事、成长题材,关注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觉醒,这批电影同时还聚焦于家庭题材,大力表现城市化的进程,同时触及了几代人的历史回忆。简单来说,新电影是在写一些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它对眼前的台湾社会保持一种清醒的关注,有平易近人的通俗剧,也有艺术加工处理后的经典佳作。许多作者还提出了犀利的看法,感动并警醒着世人。
败 如果一定要说新电影在题材上有什么不利的话,大概它们的题材看起来往往不怎么卖座,至少在故事性上,新电影确实不属于好莱坞电影工业流水线上的那一类。然而,以台湾的家庭作坊环境来看,新电影的出现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风格
成 台湾新电影的风格以侯孝贤的长镜头最具成就,许多人谈论起《风柜来的人》,他们都表示立马被惊到,惊呼着划时代的、另一种电影的出现。即便杨德昌的叙事功力同样见长,然而在西方人看来,他的镜头的确不如侯孝贤那样具有东方的神韵,不够具有吸引力,不够特色。更何况,杨德昌的电影是一部比一部拍得好,直到后来的几部作品,他才完成了大成之作。
败 无论侯孝贤还是杨德昌,他们的风格都是值得褒奖的,可惜这些电影终归是属于少数人的电影,是需要一定鉴赏和鉴别能力的电影。在普通观众那里,他们会直观地以“闷片”来评价。
班底
成 台湾新电影培养了一大批固定的技术班底,从编剧的吴念真、朱天文到摄影的陈坤(微博)厚、李屏宾,从剪辑的廖庆松到声音的杜笃之……就连充当演员的钮承泽(微博)等人,这些人的名字到现在都是大名鼎鼎,一直改变并影响着今天的台湾电影。以台湾的电影环境,能出现这么一大批奉献自己青春、热爱事业的电影人,这也是新电影的一大功劳。
败 新电影的不利之处也在于它采用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这也导致后来台湾电影工业进入困境,新人难以进入圈内,后来技术人员断层严重,无以为继。
影响
成 三十年后,台湾新电影运动成为台湾电影史上最无法磨灭的一段记忆,同时在书写华语电影史的时候,它也无法避开,值得大书特写。台湾新电影运动推出了一群在国际影坛上都有知名度的导演,像杨德昌、侯孝贤等,它还留下了众多经典的华语电影,像《恐怖分子》和《童年往事》。新电影对内具有积极的启蒙影响,电影先于文学和音乐完成了蜕变。它用不一样的电影题材来吸引观众,电影语言也跟过去全然不同。对外,它代表了华语电影的高水平,令台湾再次获得了电影领域的国际关注度。
败 与此同时,从台湾新电影开始,外界一直对它有负面评价,这种声音发展到后面就是台湾新电影害死了台湾电影,许多新人开始模仿前辈的电影风格,并且最终走入了死胡同。
台湾新电影关键词
宣言
作为一场电影运动,台湾新电影的人马在1987年起草并发布了《台湾电影宣言》。这个宣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当众人竭尽全力,发出与外界作战的声音,呼吁拍摄并支持另外一种电影后,整个台湾新电影运动也宣告结束,杨德昌和侯孝贤的制作理念更是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决裂,不再有之前的亲密合作。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一场运动都避免不了失败,只不过,台湾新电影出现了一种比较戏剧化的结局—它想要开始的地方,正是它结束的地方。
国际
众所周知,台湾新电影的出现不仅有里里外外的合力推动,同时它和大陆的第五代导演、香港电影新浪潮产生了神奇的呼应。这也说明,华语电影的新浪潮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有着神奇的影响关联。当大陆政治局势发生巨大变化,这也让两岸关系得以正常化,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很多领域都会受到冲击影响。比较可惜的是台湾新电影始终落后大陆一步才登上国际舞台,像《海滩的一天》错失戛纳,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和《童年往事》也是平平淡淡,一直到1986年,《恐怖分子》和《恋恋风尘》才进军英法,算是真正打开了欧洲的局面。
观众
即便现在台湾的观众已经很少有人记得杨德昌,甚至提起台湾新电影,他们会觉得那是一个早已腐朽的名词。可以说,台湾新电影赢得了一部分的支持,同时于更多的人还是存在着误解。然而,新电影成功唤醒了更多人的记忆,并且呈现了一段变化中的时光。我们庆幸,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不是那些打打杀杀的爆米花片,新电影的经典佳作才是后来者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票房
除了早期《光阴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和《小毕的故事》等影片,多数台湾新电影是不大卖座的,或者说在票房上遭遇了失败,其中以《青梅竹马》的失败案例最为典型,影片令杨德昌和侯孝贤都遭遇重大打击。正因如此,在惟票房论的舆论环境下,新电影被等同票房毒药。然而,从没有一场电影运动是以票房成绩来考量的,许多电影大师的艺术成就也不在于他们拿得多少票房。
一直到1989年的《悲情城市》,侯孝贤才真正拿到了票房。而对杨德昌来说,他从未真正收获过飘红的票房。
产量
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电影一直维持着高产量,每年能出产一百多部电影,一直到1985年、1986年,台湾电影的产量依然令人乐观。这似乎也可以说明,在新电影最为蓬勃的那几年,台湾电影业还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势头里,然而,当新电影宣告失利后,台湾电影的产量逐年下降,观众也丧失了对台湾电影的信任度,一边倒地支持港片以及外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