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专题 >正文

宋子文:“传媒”的游戏玩过了火!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18:20 新浪娱乐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终于在一片喧嚣中热闹揭晓,2004年的功德牌坊也被我们的传媒人自信满满地重树了一块。作为一个在中国电影界新兴的盛事,我们的传媒大奖除了吸引了更多的明星与人气之外,仍旧没有改变他自身游戏有余、火候差劲的老样子。很显然,它所缔造的结果没有讨好我们这些低贱的影迷,同样也没讨好到一向被衙门保护得安好的“艺术”,那它最终的服务对象是谁呢?我想这个问题除了我们这些以喷点口水作为生存砝码的媒体朋友们之外,别人是无法乞讨到半点发言权的。

  媒体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在娱乐江湖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即便是头脑不健全,也能想得到省略号背后的答案。以这次看起来声势颇高的电影大奖为例,我们身边的媒体兄弟们,似乎只敢去对冯姓导演的“盲肠”言论发表点所谓观点,至于那个只被全中国百万分之一的“老资”群体们享用得到的最佳电影《德拉姆》,鬼才去管它的背后最佳的资本到底有多高。

  一个奖项的设立,首先要考量好自身的火候与定位,套句媒介最惯常使用一个词汇,就是独立特色。而我们的传媒朋友们是否真的有低气把自己的特色显摆出来,也让全中国这么多的老少爷们见识一下评论者的草标插在了哪儿,我想面对这样的疑问,还没有一个所谓的权威敢直面出来跟大家伙死磕。《德拉姆》是部不错的电影,但是不错归不错,做为媒体评选出的2004年年度最佳,我觉得这其中还是有着一定认同上的出入。作为一部记录片,田壮壮似乎已经把功课做到了家,让人不得不佩服他自身的功力与不懈追求的精神。但是对于当前中国电影的大环境而言,也或是整个2004年而言,《德拉姆》并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影像资本,它的产生没有在一潭死水似的市场格局中搅起什么波澜,同样也没有给摸索中爬行的中国电影人带来任何值得亢奋的希望。

  《德拉姆》的优秀,在于当前以田壮壮为首的一批电影人的敢于挑战自我的实践,但是它自身的实验色彩是涂抹不掉的,目的本没有什么功利成分,而且其自身也有着对一些海外优秀记录片临摹参照的痕迹,功课味道浓重。可以说,它作为电影人的试金石尚可,作为公众传播表彰的最佳,还有很多的不及之处。如果说非得拿它的水准去和去年整整一年公映的华语电影做个比较的话,它或许只能与陆川《可可西里》划上一个等于号。同样是电影人个人化的实践,同样有着需要更正的自身缺陷,但《德拉姆》略输一筹的地方在于,它所缔造的社会影响与传播效果还都远远不及《可可西里》。如果说十几二十年以后,还能有一些影迷去拿着陈旧发黄的《可可西里》去作为谈资讨论一番的话,那《德拉姆》也只能被搬到电影学院的教室里去做研讨教案。这就是所谓的定位差异,其结果不得不让人想起了当年零拷贝零发行的《兰陵王》。

  2004年年度的金马奖把最佳的荣誉给予了陆川,其原因是为了鼓励青年电影人早日成长挑起华语电影振兴的大梁。很显然,电影奖项在特定时期的风口,是需要给整个社会带来一些表率性的正面作用,毕竟它吸引了诸多影迷们的关注,也凝聚了无数电影人的一番祈望。以艺术的角度去讨论《德拉姆》与《可可西里》,那是电影学院以及专业人士要做的事,而我们的传媒人又能以如何标准能判断它们之间的优劣呢?看看这几年我们登在报刊上的所谓影评,除了一些掺杂个人感受的呓想,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的八卦拆解,横竖下来倒是文风套用大于过了评论内容,每每报刊上下美文翻飞、香唾四溅,哪里来的什么专业观点专业性。

  以当前国内媒体人选择评论的角度而言,是和我们的电影人别无二致的。电影需要商业包装才能卖出个满堂红,而电影评论自然也需要美丽外衣才能轰出个碰头彩。电影人们需要在宣传词里、言行举止中用尽花样去卖弄炒作的伎俩,以赢得票房红火。而媒体朋友们也往往都在标题上大做周章,不惜狠评、恶评、甚至破口动粗对某些风口浪尖上的倒霉鬼下刀子,以换来你我瞠目结舌之后的惋尔一笑。如果翻腾出整个2004年媒体版面上充斥的成千上万电影评论,你会发觉发觉自己整整一年里都被人当作傻瓜一样糊弄着。什么伟大、什么不朽、什么史诗、什么眼泪、什么……都似乎象精神毒品一样祸害着你自身的思考能力。以往看王家卫的电影,知道什么凤梨罐头、什么感情了的都会过期,原来不曾想我们的媒体评论也都是会过期的,保鲜期一般都在某电影的发行阶段,而事后则连进厕所当无聊读物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这就是我们的媒体长久以来所一直继续着的伟大事业,一面是缠绵悱恻地“帮闲”,而另一面则是义愤填膺地“闲棒”。就在这般的“帮闲”与“闲棒”的两个极端角色的轮换之中,又祭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创造一个评选最佳的游戏让大家伙参考参考。就是这样,《德拉姆》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然地荣登上至尊王座,即便是田壮壮自己也都搞不明白,眼前这些为自己欢呼的人们到底明白自己的电影好在哪?如果早就知道自己的电影这样那样好,那去年整整一年都干吗去了?如果每家媒体都肯施舍出一点点宝贵的豆腐块位置给予关注报声好的话,那最终的票房结果是不是也能卖过《十面埋伏》

  当然,开了个玩笑,但是玩笑的背后,却是我们当前最应该给予的思考。传媒大奖要玩艺术品位,就急不可待地抓住了《德拉姆》做救命稻草。而有了艺术之外同样也得照顾一下市场,就这样,冯小刚刘德华们都纷纷粉墨登场,凑成了2004年最具有戏剧效应的一次集团性表彰。《天下无贼》成了传媒主编所一致推荐的年度杰出电影,刘德华成了年度杰出演员,刘若英成了最佳女主角,而冯小刚则更获得了中国电影特别贡献大奖……

  冯小刚荣膺中国电影特别贡献大奖,是让我最感到荒诞不羁的一个意外。此君在中国电影中的分量,不说大家也心里有数。单拿十二年光景来说,论赚票子尚不及大导张艺谋来得实在,论艺术尚不及前辈陈凯歌也或是陆川这样的后生扎实,戴上了这么个特别贡献的大帽子,倒是真有点让人看不清所以然了。中国电影十几年以来娱乐风不胜,冯小刚则抓住了贺岁片这根稻草玩个不停。电影语言尚为初级水平,插科打诨的功夫尚可的他,如今成不成功倒是很难说,如果不是去年动了脑子请到刘德华这个金鸡给自己下金蛋,也许至今仍旧只算是北方“娱乐大王”的份,这个中国的大帽子,是万万扣不瓷实了。

  有了帽子的冯小刚则变本加厉,适时地抛出了“盲肠论”。大意是讲,商业片才是中国电影的出路,而艺术片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盲肠……这话说得可够巧妙的,很清晰地与艺术划清了界限,开始急不可待往自个儿身上插草标了。话说到这里,我倒想回头问问冯小刚导演,电影到底是一种工具还是一门艺术?如果以前没有老师教过,那现在补上这一课是否还来得及?如果单纯把电影看做是一种传播工具的话,那么它明显没有电视更具有大众优势,选择大银幕就是选择了一种对戏剧形式的艺术表现,这个道理只要是认识电影是什么概念的人都该清楚,尔又何来如此高论?

  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区别,只在于观众的视觉习惯与接受能力。几十年以前,人们可以痴迷地对着一部沉闷的文艺片流泪,《一江春水向东流》与《万家灯火》这样的文艺经典在当年的商业魅力不见得比现在的什么贺岁片差。而时下,不仅这些电影成了所谓的艺术电影,即便是现在一系列的大众文艺片,也都被扣上了艺术片的大帽子。这样的现实在提醒我们,我们的影迷开始主观地排斥一些东西,一种文化的拒绝与人文观念的缺失,导致了文艺片全面溃败成了我们眼中所谓的艺术片。这个责任在谁?我想这需要我们所有的电影人来负,电影人从事电影的最初目的与最终目的,都是要让观众动脑子理解自己的电影,否则,就不配提电影二字,更不用说什么艺术不艺术。

  在早前的旧社会乃至于现在,戏剧也有着三六九等之分,歌剧芭蕾交响乐都被称为高雅艺术,是殿堂级演出,优秀的演员们可以享受贵族般的社会待遇,出入上层社会,拿着一等的酬金。而东北二人转与安徽的黄梅调等等地方戏,则被称为是不入流或是下九流,只有民间艺人执此为生,出入街头巷尾与苫布棚。而现在呢!两种不同的戏剧形式似乎早已经没有了阶级区别,都可以堂堂正正地享用艺术这个称呼。不同的只是一个是高雅艺术,一个则是民间艺术。这些那么两般相比较起来,高雅艺术虽然被所有人羡慕,毕竟还属于小众流传范围,是实实在在的小众艺术。而民间艺术更贴近生活,喜大于哀,更容易被老百姓所欢迎,这就是所谓的大众艺术。

  冯小刚不应该不明白这个道理,说白了如果不是搭上了电影这个不争气的族群,你也只能混在电视圈里攒一个《冯大帅》,去跟赵本山争抢个春节期间的金饭碗。如果你有本事也创造个象《马大帅》那样火暴的收视率,那我们也不会抹杀你的功德,称呼您所进行的伟大娱乐事业为“民间艺术”或“大众艺术”。在电影圈里也一样,玩大众艺术的别排斥玩小众艺术的,丢了艺术的外包装,大家则什么也不是,仅为一张白纸而已,根本就没资格吆三喝四再戴个中国电影特别贡献的大帽子。如果真觉得自己功德无量天下无敌,那我们不妨较真一下,投比资金让赵本山也拍电影、拍贺岁片,看看作为纯粹大众艺术代表的他能为中国电影带来多大的商业效应,能拿到怎样的特殊贡献奖,能为中国电影做到怎样的贡献吧!

  本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除了设有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等常规奖项之外,还为迎接中国电影百年评选出“百大影片”、“百大导演”、“百大演员”等奖,并评选刘德华为中国电影百年形象大使。其中王为一、胡炳榴、张彻、李翰祥等入选百大导演,张国荣梅艳芳葛优陈道明等入选百大演员。

  这样的结果都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先说珠影的老导演王为一,入选百大导演,但是其代表作品《七十二家房客》却没能凑上百大影片的榜单,而取而代之的则是《背靠背,脸对脸》、《找乐》、《妈妈》、《绝响》、《盗马贼》。中国三十年代电影的颠峰之作《渔光曲》居然也没半点江湖地位,取而代之的则是《败家仔》、《龙虎风云》、《无间道》

  最让人头疼还在后面,张国荣、梅艳芳、陈道明居然也冲进中国电影百大演员的排行。按照正常逻辑来说,张国荣与梅艳芳作为全能艺人,演唱的功力也是顶级,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但是单纯以电影而言,两人还无法用这么高的殊荣来装点。毕竟两人在电影表现出的功力,还无法赶超同时代的一大批同行同业,论艺术成就平平,论商业号召力平平,冲进这一百大演员的榜单,真是有点勉为人强了。另外,陈道明入围中国电影一百大演员,那我不妨致询一下他可有什么能够进一百大的电影代表作品?除了在他刚出道的时候,看了《今夜有暴风雪》时记得了他的几个镜头,那最清晰的就是前几年的《我的1919》《英雄》了。可否告知伟大在何处?而最佳在何处?是不是要把电视剧转换成每秒24格的胶片,凑个电视电影,也排到这个榜单上做资本呢?

  我们的评选者,也就是通常以权威发言者自居的媒体人们,在这个奖项评选的背后,疯狂地曝露着自身的弱点。既无常识、也无标准,开出了这么多引人啼笑皆非的玩笑,真让人在咧嘴之余不得不再皱上一皱眉头。严肃地想一想,我们无辜的影迷们就是被这样的一群人摆布着视线、左右着思想,真够悲哀的。如果我们在及时清醒之后还能反省一下自身的分析能力的话,那我们的孩子们,在看到这样的结果之后,是不是也会象我们一样只当作一场游戏而已一笑了之了呢?

  当前的中国电影,并不缺什么奖项的表彰,也并不缺少什么一百大,只是缺少一些可以永久传扬下去的好电影而已。几十年的内外战乱,几十年的红色风暴,我们自身仅有的那点传统早已经随着那些遗失的胶片作了历史。很多优秀的画面我们当前已无几人能记得清,很多记得纪念的人我们至今都记不起。但愿我们的传媒人们能够摆正自己的心态,用心地补补功课,在中国电影一百周年纪念的期间里多多发掘一些宝贵的人文资源,更正一些由于政治波及而流传下来的错误,为我们的影迷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做一番严肃姿态去搞这么荒诞不羁的所谓大奖。宋子文/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娱乐立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