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飞机票一样,电影票价在我国也属于贵族身段。关于电影票价在各国消费者月收入的比例统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不过,这些直观、生动的比较对电影票价的制订者都没有意义,结果,消费者只能以最消极的方式进行抵制——不进电影院。
有调查显示,我国观众每人平均5年才进一次影院。虽然自1989年电影票价从平均0.25元迅速发展壮大到今天的100多倍。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电影票房
收入却从当年的27亿元萎缩到如今的11亿元。
本来质量就不高的中国电影,再加上没有价格的竞争力,落到如此凄惨地步,完全是顺理成章。电影票价过高,不仅严重地抑制了电影消费的巨大需求,更让盗版业蓬勃兴旺地发展起来。一方面号召民众拒绝购买盗版影碟,另一方面又用昂贵的票价逼走电影观众,真好比一边鼓励农民积极种粮,一边却急忙哄抬种子、化肥的售价和降低购价一样。
昔日靠党政部门命令、工会组织集体观看电影的时代基本已经结束,靠公款维系的电影院大部分纷纷改为展销会、家具城和游艺室;另一部分则装修、翻建成“豪华”、“超豪华”放映厅,前者虽然创收了,但失去了大众文化消费的属性,后者曲高和寡地艰难维持,远离广大消费者,孤独地不断喊冤叫屈……
事实上,在“活着还是死去”的当口,众多城市的众多影院早跟许多坚持不住的航空公司一样,开始放下身段、进行打折销售了。比如几年前成都的“伍元票价”和南京的让“电影票价大众化”的半价措施以及上海为低收入者提供的低票价“长效机制”,都鲜明地印证了电影票价畸高是死路一条。
每逢涨价都喜欢以“与国际接轨”为借口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人口不到3亿的美国,年票房轻松超过90亿美元,即便是仅拥有4千多万人口的近邻韩国,其年票房总收入也是我国的好几倍。
现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等终于都绷不住劲儿了,最近联合发出倡议,呼吁全国电影院在每周二将电影票价降为半价。随即便有22个省市44个城市的168家影院闻风而动、积极响应。显然,终结昔日高贵身段的电影票价已初见曙光! 伊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