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爱》:自恋症候群的危险关系

2012年10月30日10:26  新浪娱乐 微博
《诡爱》电影海报《诡爱》电影海报

  对于死亡的布局以及恐怖氛围的营造,《诡爱》有着独特的“诡丽”气质,镜头的运用让视觉效果在华丽唯美的同时又精致准确,影片不但在技术呈现上属于上乘水准,即使在故事的编织设计上,也避开了怪力乱神的干扰,以入情合理的情感线索层层递进,制造杀机,也为迷局缝补漏洞。

  《诡爱》是以死亡作为开场的,高空坠落的恐怖与红色浴缸的凄厉交相呼应,就此设定谜团,或许和女主人公萧潇雅电台播音主持的职业有关,在之后的解密的过程中,一度以为这只是一个由她讲述的鬼故事而已,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死亡,谜底也变的越来越难以猜测。

  好在和大多数的恐怖片不同,《诡爱》在注重技术画面的同时,也为故事的发生做了周密的部署,它并不是单纯的,用生冷僵硬的噪声或者猛然发生的动作去恐吓观众,恐怖沉浸在故事和环境里,是用情绪去培育和营造恐怖,进而用更为直观的画面做补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有些和情节割裂的画面,在最后结尾时,也能找到足够合理的解释,这就能让坐在现场的观众一步步跟着看下去,尽管心慌慌,却仍然愿意陪着局中人一起寻找答案。

  大概是因为要照顾凶手的“身份”,所以故事很多时候都在生活细节里打转,镜头会停留在工作的播音间,停在女主人公的卧室,停在约会的餐桌上――用封闭的场所来禁止事件的恶性发展,一方面是怕过多的线索把故事打散,一方面也在为凶手量身打造可行的实施条件,这对影片的制作者也是一项考验,因为发散的线索会一直使节奏处于紧张状态,但最后反倒会影响作品的完整性,而不为凶手设身处地的着想,往往会让最后的真相难以使人信服。

  在结局渐渐成型时,真正的凶手浮出水面,有人会在这个过程中捕捉到一丝真相,但在一个以爱情为基调的恐怖片中,这种对人物的设定无疑是折中的一个方法――在现有的审查制度下,更为怪异的行为模式或者只是单纯的杀戮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人在取悦制度时都无法再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凶手”。

  所以,创作者用了一种情感的状态来替凶手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与其说这是凶手一种病态,不如更像是一种“自恋”到极致的危险表现,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失去亲人,被所有人漠然对待,再遭遇情人的背叛,以及朋友的趁虚而入,那么除了自己发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最爱,已经再也没有人可以完成对自我的拯救。

  幻想中,一个自己倾心的人总是会对自己义无反顾的爱着,在现实中这最多只是一场无伤大雅的意淫,而在恐怖片中,则是会致人死地的危险关系。

(责编: 温馨)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