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筏重洋》:故事逊于同风格少年派

2013年04月22日18:06  深圳晚报
  《孤筏重洋》 又名:《康提基号海上飘流记》 导演:乔阿吉姆·罗恩尼 艾斯彭·山德伯格 主演:帕尔·斯维尔·瓦海姆·哈根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挪威/丹麦 打分:★★★   《孤筏重洋》 又名:《康提基号海上飘流记》 导演:乔阿吉姆·罗恩尼 艾斯彭·山德伯格 主演:帕尔·斯维尔·瓦海姆·哈根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挪威/丹麦 打分:★★★

  严絮

  挪威电影《孤筏重洋》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巧合的是,它与奥斯卡的最大赢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几乎是类似的题材。置身于汪洋大海的漂流记,只是少年派的风格是奇幻,而本片的风格是写实。虽然风格无谓高下,在故事的做局方面,本片大大逊色了。

  电影是观看的艺术,不是解释的艺术。就像黑泽明与宫崎骏在一次对话中无奈地说,最怕被记者问到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我想说的都在电影了。”如何拿捏好解释的尺度,端看导演的功力。比如李安就深谙个中奥妙,少年派的最后他抛出了另一个故事的版本,顿时令电影的内涵像π一样无穷大。无论信哪个故事,观众看电影时都能得到一种乐趣。不过分解释很重要。

  之所以说到解释的问题,是因为这也是本片的一大败笔。所有的故事都需要先限定一个矛盾的困境,再仔细阐述,在过程中不断设局才精彩。所谓的高潮迭起,不外乎人工设置,这才是戏。但本片背离了这一原则。从故事本身来说,本片有足够看点。它根据挪威著名探险家索尔·海尔达尔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他在1947年与5位朋友乘坐木筏漂流,穿越太平洋的传奇冒险故事。冒险是本片的眼,如何“画龙点睛”需要煞费苦心。

  在这样的故事里,把简单行为复杂化、魅力化方能做局,危机时刻的处理方式折射人的不同性格与气质。但显然导演意不在此,他花了40分钟讲前期准备航行,索尔如何兴起航海,他的队友如何召集。全片的落脚点在人与自然的斗争,而非在这一过程中塑造人物,因此看上去更像是BBC或者Discovery的自然纪录片。虽然拍得圆熟流畅,加上蓝天白云的风景,执着信仰与理想的励志精神,然而却无法弥补故事的单调乏味,缺乏戏剧冲突和一针见血的锐利。

  片子还有一致命伤,便是人物塑造的太过纸片化。索尔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冒险的目的是为了证实他的科学论断。这一人物并不丰满,他的动机、性格以及价值观被弱化,其他5人更显苍白。

  不过,本片有些段落拍得惊心动魄,比如徒手擒鲨那幕。故事是好故事,但不擅长做局,只能沦为二流的故事。电影里不必过分解释,导演解释过多,只剩下事,无趣;一点都不解释,观众连寻找的乐趣都丧失,更不算高妙。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